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位不保?辉煌40年的合资车企,何去何从

2024-11-04 来源:一二三四网

很长一段时间,相较于自主品牌或是纯进口车,合资车既有成熟的技术,又有相对亲民的价格,是很多购车用户的首选。

然而,伴随着汽车产业整体向新能源转型,以及自主品牌的飞速发展,近两年,合资车在中国市场愈发低迷,只能不断降价换取销量。那么,合资车还值得购买吗?这篇文章,将带大家走进合资车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1.80年代:中国合资汽车产业的萌芽

中国汽车工业的现代化始于改革开放,市场对汽车的需求突然增加,但由于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国内的汽车制造能力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果只是从国外进口汽车,又不能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于是,外国汽车公司和中国汽车公司合作,在中国生产最新的车型,这种合资模式应运而生。

1984年,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Beijing Jeep Corporation)成立,这是中国汽车行业走向国际化的标志性事件。这家合资企业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后被克莱斯勒收购)合作成立,生产当年最新的切诺基车型。

北京吉普的成立,为后来更多的合资企业提供了蓝本和经验,也打破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闭塞状态。

中国最早的合资车企,北京吉普

1985年,中国另一家重要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成立,是德国大众汽车与上汽集团合作的产物。早在合资公司成立之前,上海汽车厂就已将桑塔纳轿车引入国内组装,上海大众成立后,桑塔纳迅速风靡大江南北,成为当时的“国民轿车”。

经典的桑塔纳,生产了30年

此后,广州羊城汽车厂与标致合作创立了广州标致、一汽与大众合作创立了一汽大众、东风汽车公司和雪铁龙合作创立了神龙汽车。

标致505、大众捷达、神龙富康等车型陆续进入市场,捷达、富康、桑塔纳组成的“老三样”,是很多人对汽车的启蒙。

老三样之一的捷达驶下生产线

与此同时,这些合资企业帮助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管理、生产等方面全面提升,一步步迈入正规。

2.21世纪初:合资豪华品牌的引入

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豪华品牌汽车的需求也逐渐上升。政府的进口车关税政策,促使更多的豪华品牌选择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市场竞争力。

2003年,宝马与华晨汽车合作成立了华晨宝马汽车公司。两年后,奔驰与北京汽车签署协议,开始在中国生产和销售奔驰汽车。至此,德国三大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和奥迪均在中国成立了合资企业。

奥迪是最早为中国市场进行加长的豪华品牌

这些豪华品牌的引入,丰富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产品线,并带动了汽车消费的升级。

宝马5系和3系、奔驰E级和C级、奥迪A6和A4等车型都陆续实现了国产,让更多中国消费者接触到了德系豪华车的高端设计、先进技术与品牌文化。

华晨宝马3系是当年很多人的梦想之车

为了满足中国市场对空间的需求,这些豪华品牌还打造了加长版车型,字母“L”不仅代表Long加长,还是Luxury豪华的象征。

只不过,对于驾驶爱好者而言,加长版车型确实少了一些驾驶乐趣,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L代表加长

3.合资品牌的辉煌时期(2010年代)

2010年代,合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合资企业凭借着成熟的技术和品牌积淀,加上中国市场的广阔需求,销量逐年上涨。

全球主流的汽车品牌,无论是日系德系,还是法系美系,都有在中国设立合资工厂。

一汽大众的工厂

此时的中国汽车市场也更加多元化:从搭载V8发动机的奥迪A6L,到性能钢炮高尔夫GTI,可谓是百花齐放。

除了轿车,SUV车型也大受欢迎,、大众途观、丰田汉兰达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选择。

国产钢炮的代表作,高尔夫GTI

很多家庭用户在购车时,首选就是合资车。无论是大众的DSG+TSI黄金动力组合,还是丰田的VVT-i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常被津津乐道。

凭借技术和口碑的积累,这一时期,合资品牌几乎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自主品牌只能在低端市场与其竞争。

4.近年来的困境

然而,合资品牌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伴随着汽车产业向着新能源方向转型,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新的竞争阶段。自主品牌在技术、质量、设计等方面取得了飞速进步,对传统合资品牌的地位造成了冲击。一些没有亮点的合资品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退出了中国市场。

蔚来、理想、小鹏等国产新势力厂商在技术研发上不断投入,并推出了具有竞争力的豪华新能源车,在市场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在中国市场的品牌价值甚至要高于绝大多数合资品牌。

国产新势力的品牌价值逐步提高

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凭借自主品牌极强的整合能力,价格战正式打响,比亚迪凭借超高的性价比,成为了多个细分市场的销量王者。

虽然坊间常说:感谢比亚迪,让消费者能够买到这么便宜的大众、丰田。但事实上,哪怕接连降价,也改变不了合资品牌销量走低的趋势,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基本被国产品牌所占据。

比亚迪打响了价格战

针对这一困境,一些合资品牌选择转型,大众和通用开始在中国市场推出纯电动汽车,以求在中国的电动车市场中分一杯羹。

然而,和自主品牌相比,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转型速度和性价比方面仍存在差距。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更多曾经如日中天的合资品牌退出中国市场。

5.写在最后

从20世纪80年代的萌芽到2010年代的辉煌,再到如今的销量困境,中国的合资汽车品牌经历了起伏。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合资品牌在中国汽车产业的成长过程中,有力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现代化,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

然而,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和新能源车的普及,合资品牌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上面临更多挑战,如果没有存在的意义,最终的结果只有离开。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