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诗人之间的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16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02:35

孟浩然和李白以及王维都是好朋友,李白还和杜甫、王昌龄、高适都是好朋友,王维比较孤独,但他又很推崇张九龄;再如中唐时期,白居易和元稹、刘禹锡都是知己,和韩愈关系也不错,而韩愈呢,对贾岛还有提携之恩,也很欣赏和同情李贺。

当年李白辞职离京,畅游天下,经洛阳时与杜甫不期而遇,遂受宋州单父尉陶沔、单父主簿族弟李凝邀请,来单父游玩。被陶沔重修后的琴台前方后圆,形似半月,故又名“半月台”。744年李白、杜甫、高适、陶沔共登琴台,吟咏唱和,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后人称为“半月台四君子“

初唐诗人: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

陈子昂:659年—702年。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

盛唐诗人:

张九龄:678年—740年。

孟浩然:6年—740年。

王昌龄:698年—757年。

王维:701年-761年,或699年—761年。

李白:701年-762年。

高适:704年—765年。

杜甫:712年—770年。

岑参:约715年—770年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

韦应物:737年—792年。

中唐诗人:

孟郊:751年—814年。

韩愈:768年—824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

刘禹锡:772年—842年。

元稹:779年—831年。

贾岛:779年—843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扩展资料:

李白、杜甫、高适因什么而绝交。

杜甫和李白比较有意思。当杜甫遇到李白时,杜甫还是个名不经经传的小渣渣,李白已经是怼过唐明皇,让高力士伺候过的大腕了......

当时他们两人还有一个高适组了一个组合。三个人白天在云梦泽到处乱转,打了兔子什么的,晚上就回去煮来吃了,再一起去逛窑子。这个搞了几年大家厌了就散了,杜甫又去了长安,高适去了边疆,李白继续流浪。

安史之乱时,大家打成一团,文人也不得不站队。李白站在了永王李磷一边,杜甫跟了李隆基,但安史之乱结束李隆基就被架空了,高适最有*觉悟跟了太子,郭子仪李光弼也是太子的西北军。

先说杜甫。杜甫去四川是安史之乱以后。杜甫跟李白分手后去了长安,呆了十年的时间,考试遇到李林甫搞的野无贤遗,全部考生取消考试成绩。到处找关系求官,结果到处都没关系。这十年,杜甫真的过得很惨。

后来安史之乱前,才讨了个外地小官。安史之乱时,杜甫去投靠太子李亨,结果被叛军抓住了,关在长安。因为官太小,也没怎么看管,结果郭子仪收复长安之前跑了出来,在陕西找到太子,才给了个官做。

再说高适。安史之乱时高适在守潼关。玩过三国志的应该知道,潼关过了就是长安了。叛军攻破了潼关,高适就跟皇帝一起跑,一起跑到了成都。后来讨伐永王叛乱和安史叛军,高适都参加过。等安史之乱过去,高适已经是一方大员了。

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李白被下狱,找高适脱身,结果可能遇到了假的高适,被婉拒了。最后在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的郭子仪给李白保出来了,据记载李白曾在郭子仪年轻的时候救过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陶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02:36

李白对杜甫的感情,远不及杜甫对李白的深?白居易才是唐诗圈里“大V”中的战斗机?除了吟诗作对,数据侠告诉你,关于唐诗我们还可以用数据分析来激扬文字,寻找那些流散在字里行间的人物关系。

用CBDB数据库,打开分析唐朝诗人关系的大门
前段时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全国人民掀起了读唐诗的浪潮。在我还念中学的时候,每当心情不好,就靠读诗词来排遣。作为一名古典诗词爱好者,慢慢读得多了,就发现唐朝诗人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
比如杜甫非常喜欢李白,到了做梦都想见李白的地步: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梦李白》)。而李白向孟浩然表过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孟浩然的好基友则是王昌龄: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送王昌龄之岭南》)。
出于好奇心,我一度想理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件事主要有两个非常棘手的点:
全唐诗数量太多了,一共有四万多首。
诗人的别称太多,比如杜甫:按字称为子美,按排行称为杜二,按官职称为杜工部。整理起来非常麻烦。

针对第一点,我现在用计算机来做,即使数量再多也无所谓。
第二点则稍微费事一点,我们使用了哈佛大学编纂的《中国历代人物专辑资料库》(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Project 以下简称CBDB)。CBDB记录了中国历代名人的传记资料,并保存在关系型数据库中。
CBDB由很多张表组成,每张表记录了人物的不同信息。在我们这次的分析中,只用到了其中两张表,人物的主要信息表:BIOG_MAIN和人物的别名表:ALTNAME_DATA。首先从BIOG_MAIN中查询出人物编号c_personid,接着用c_personid从ALTNAME_DATA中查询出别名,如下图所示:

图中能够看到杜甫有三个别称:子美、杜二、杜工部。
当然也有很多重名的现象。比如我们查询王维时,会找出一堆叫王维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使用生卒年来判定:这个人物到底是不是唐朝的。这次要从数据库中查询人物的生卒年。

唐朝建立于618年,灭亡于907年。对比后立刻发现,第二个王维才是我们要找的诗人王维。
查询别名核实一下:

看到了熟悉的王右丞和摩诘,没错,这正是王维同学。
由于CBDB收罗的历史人物太多,重名现象非常严重。经过一番探索,我最终设置了如下的排除重名策略:
如果人物生卒年俱全,那么只要生卒区间和唐朝持续时间有交集即可。如果存在这样的诗人,那么直接把这个人作为全唐诗中的作者。
如果人物只有生年或者卒年,那么生年或卒年必须在唐朝的持续时间内。将这样的人加入候选人列表。
如果人物生卒年都不详,那么舍弃之。
经过这三条判断之后:
如果候选人列表为空,那么说明CBDB中没有目标人选,舍弃这位诗人。
如果候选人多于一个,则说明排除重名失败,舍弃这位诗人。
这种策略并不完美,存在部分注明诗人被舍弃的情况。为此我手动添加了他们:

还有部分诗人的别称比较尴尬,属于唐诗中的常用词,需要手动去除。如下:

经过这一番筛选,全唐诗中原本的2609位作者,只剩下了762位。这就够了,著名的诗人都在这个列表当中,接下来我们只关心这762位诗人之间的关系。
李白不如杜甫重情义,白居易才是真“大V”
利用上面的诗人及别称列表,我们在全唐诗中来搜索诗人之间的引用关系。规则是:诗的标题和正文中只要提到过对方,那么两者之间的引用关系加1。一首诗如果提到多次对方,只算一次引用。
经过计算机一番运转,最终得到了引用关系表。
首先来检查一下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引用关系:

不错,杜甫写了12首与李白有关的诗,李白则只有3首与杜甫有关的诗。李白这种朋友,确实差劲了一点啊......
从这张图也可以看出,我们的程序能够识别出诗人的别名,比如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和李白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都没有直接提到对方的名字。
除此之外,我还给诗人之间的引用关系排了个座次,下面显示了排名前三十的引用关系:

我们看到,全唐诗中排名第一的好基友绝对是陆龟蒙和皮日休。这两位互相提到对方的次数都在百次以上,这是因为陆龟蒙和皮日休特别喜欢唱和,你写一首送我,我再回一首赠你,跟现在微博大V之间的互动差不多。这两位常年唱和,最后将往来的唱和诗作编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唱和诗集:《松陵集》。为了不辜负他们之间的友谊,文学史上通常将两者合称为“皮陆”。
并列第二的则是白居易和刘禹锡、白居易和元稹。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年(772年)出生,从政道路都是各种被贬谪。两人都很长寿,刘禹锡71岁时去世,白居易则活了75岁。白居易在得知刘禹锡去世的消息时,写下了千古名句: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白居易和元稹我不想多写了,大家只要知道二人在文学史上被合称为“元白”,就能想见二者的亲密关系了。从排名前三十的引用关系来看,白居易绝对是唐朝诗人朋友圈中的明星,是大V中的大V。
唐朝诗人引用关系的社交网络
只有引用关系列表岂不是有些干巴巴的,接下来才是本文的重头戏。我将使用ECharts来可视化诗人之间的引用关系,最终得到诗人们的社交网络。
因为我们的样本中一共有762位诗人,为了避免画出的图太拥挤,看不清,我只将前一百的引用关系图示化,如下图:

箭头表示诗人们之间的引用关系。比如说白居易引用了元稹,那么就有白居易指向元稹的箭头,元稹引用了白居易,相应的也有元稹指向白居易的箭头。
箭头的粗细程度则表示了诗人们之间引用关系的强弱。白居易引用元稹的数量为167次,元稹引用白居易的数量为88次,那么白居易指向元稹的箭头就要粗一些。
图中清晰的显示除了唐朝诗人的两个大型朋友圈:杜甫-李白朋友圈、白居易朋友圈。没错,他们分别是盛唐和中唐两个时期的核心诗人。
虽然只画出了排名前一百的引用关系,但还是很拥挤。文学史上将唐诗根据时间划分为4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接下来我们就分别画出这四个阶段的社交网络图。
初唐诗人

从箭头的粗细来看,初唐诗人中关系最好的是宋之问和沈铨期。这两位正是宫廷诗人的代表,他们两位确定了近体诗的格律,对仗等规则。粗略的说,近体诗的规则就是他们俩发明出来的。对了,他们俩在文学史上一般也合成“沈宋”哦,看来要成为好基友,没有文学史的认证是不行的。
盛唐诗人

(图片说明:为了制图清晰,盛唐诗人社交网络只画出了引用数大于等于2的关系。)
盛唐诗人的核心无疑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提到的李白和杜甫了。我们再次看到,杜甫指向李白的箭头比李白指向杜甫的箭头要粗得多。而且盛唐的诗人们明显分为两群,一群以李白-杜甫为核心,一群以皇甫冉和刘长卿为核心,为什么有这样的局面?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对文学史比较了解的朋友,请在评论里赐教。
中唐诗人

(图片说明:为了制图清晰,中唐诗人社交网络只画出了引用数大于等于2的关系。)
中唐诗人社交网的特征很明显,各位诗人紧紧团结在以白居易、元稹、刘禹锡为核心的“文坛*局”周围,勠力同心,同舟共济,为唐诗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伟大转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晚唐诗人

晚唐诗人的社交网络比较散乱,没有明显的核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李商隐和杜牧了,他俩得到了文学史认证的“小李杜”好基友称号。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即使一个人对唐诗没有任何了解,他只要看这些社交网络图,就能立刻发现哪位诗人是同时代诗人的核心,哪位诗人的影响最大。这些都是很有用的信息。
而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来分析任何时代的人物关系。中国恰好是历史文献最全的国家,如果能对这些文献统一做系统的分析,岂不是可以做出随着时间变化的历史人物关系图?
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古典文献的数字化进程,逐渐有可能了。这当然是很大的工作量,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实现。我想,有没有可能参考linux的开发过程,用开源的方式,大家一起来完成这件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02:36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在这个时期活跃并相互交往。以下是一些唐代著名诗人之间的关系:

杜甫和李白:杜甫和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两位诗人,被誉为"李杜之际"。他们是同时代的诗人,有时互相赞美,有时也有一些竞争。尽管他们的风格和人生观有所不同,但他们都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刻的感悟在唐代诗坛上占据重要地位。

白居易和元稹:白居易和元稹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之间有着师徒关系。白居易是元稹的老师,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稹在白居易的指导下,发展了自己的诗风,并成为唐代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

王之涣和王之焕:王之涣和王之焕是唐代的两位兄弟诗人,被称为"王氏二杰"。他们都是王维的后辈,继承了王维的诗歌传统,并在唐代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两位兄弟的诗歌风格各具特色,但都以清新明丽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

这些诗人之间的关系是多样而复杂的,他们相互影响、切磋和赞美,共同为唐代的文学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享有盛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