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2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6:21
见了骆驼说马肿,少见多怪。
后一句:少见多怪
释义:见了胳驼不认得,以为是马肿了背。指见识少,遇事就感到奇怪。
出处:叶一青 《脉案风波》:“见了骆驼说是马肿背,真是少见多怪,我和 他老夫老妻,切皮连肉,一个锅里吃饭,一个枕头上睡觉。”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中间要用----来分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分类
谐音类
如: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喻事类
如: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喻物类
如: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故事类
如: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类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拓展
半天云里跑马--露马脚
没笼头的马--乱套了
马尾穿豆腐--提不起
马背上挂掌--离题(蹄)太远
红楼梦里的贾府—— 大有大的难处
贾宝玉爱林妹妹—— 好梦难圆
贾宝玉出家—— 看破红尘
贾宝玉的通灵玉—— 命根子
贾宝玉结婚—— 不是心上人
贾宝玉看《西厢记》—— 戏中有戏
贾宝玉看林妹妹—— 一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6:21
见了骆驼说马肿:少见多怪。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6:22
见了骆驼说马骆驼说马肿——少见多怪(或没见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6:22
见了骆驼说马肿:少见多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6:23
少见多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