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1:5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30 19:30
二者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只是音译所用汉字不同,瑜伽和瑜珈都是指同一个东西。现在通用的翻译是使用“瑜伽”两个字。
瑜伽(英文:Yoga,印地语:योग)是一个汉语词汇,最早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
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
1、瑜伽的由来
瑜伽”(英文:Yoga,印地语)这个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
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圣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英文:Patanjali,印地语)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订为完整的八支体系。
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
2、瑜伽的益处
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
瑜伽能消除烦恼——减压养心,释放身心,全身舒畅,心绪平静,冷静思考,达到修心养性的目的;
瑜伽能提高免疫力——增加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组织,使身体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
瑜伽能集中注意力——是学生及压力人群提高学习及工作效率的最佳休息法、锻炼法;
瑜伽能让你跳出心灵的*,从而更好地回归角色,并坦然迎接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3、瑜伽的*
为了实现“对心的控制”,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在《瑜伽经》中提出了瑜伽修行所必须的八个阶段的修法,称为“八支行法”。这些*是:
1、持戒(yama) :指必须遵守的戒律,包括不杀生、诚实、不盗、不淫、不贪等。《瑜伽经》认为,在做瑜伽功之前,一个人必须要有充分的道德修养,否则的话,他的心是不会平静的。
2、尊行(niyama):指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包括
(1)清净(对身体和食物的清净,为“外净”;对内心污浊的清净,为“内净”)(2)知足(不求自己分外之物)
(3)苦行(忍受饥、渴、寒、暑、坐、立等痛苦,遵守斋食、巡礼、苦行等等誓戒)
(4)读诵(学习经典、念诵圣音)
(5)敬神(敬信自在天大神,为神奉献一切)等。
3、体位(asana):指保持身体平稳、轻松自如、精神放松。包括莲花坐、英雄坐、吉祥坐、金刚坐、至善坐等等。
4、调息(pranayama):指调整和控制呼吸。《瑜伽经》指出,调息时首先要注意呼吸的三种作用:向内吸气的作用、向外吐气的作用、不吐不吸长长将气储于胸腹之中的作用。
此外,还要注意四件事:
(1)“处”,指气息吸入后,气息在胸腹之内所到达的范围;气息吐出以后,气息在宇宙中达到什么地方。
(2)“时”,指呼吸的时间。要求在呼气吐气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速度适中、间隔和节奏合宜。
(3)“数”,指呼吸的次数。要求出气入气一定要徐缓而轻长,切忌短促、粗急。
(4)“专注一境”,指调心的问题,在呼吸时,要将意念专注在某一点上,不能分散。
5、摄心(Pratyahar):指抑制各种感觉感官,使感官的活动完全置于心的控制之下。
6、凝神(dharana):是使心专注于身体内的一处,如肚脐、鼻尖、舌端等;也可以专注于外界的一种对象,如月亮、神像等。
7、入定(Dhyan):亦称静虑,是使专注一处的心与所专注的对象相统一、使主客观相融合。
8、三摩地(samadhi):就是真正达到了心与其专注的对象冥合为一。三摩地又分为两种:“有想三摩地”和“无想三摩地”。前者,指达到三摩地后,仍然带有一定思虑情感的状态。后者,指心的一切变化和作用都已经断灭,完全达到与专注对象合一的状态,即瑜伽的最高境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瑜伽(健身运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30 19:31
没有区别,是同一种东西,瑜珈只是瑜伽的误写而已。
瑜伽最早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
扩展资料:
派别分类:
1、智瑜伽
提倡培养知识理念,从无明中解脱出来,达到神圣知识,以期待与梵合一。智瑜伽认为,知识有低等和高等之别。平常人所说的知识仅仅局限于生命和物质的外在表现。这种低等知识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获得。
然而智瑜伽所寻求的的知识,则要求瑜伽者转眼内在,透过一切外在事物的本质,去体验和理解创造万物之神-梵。通过朗读古老的、被认为是天启的经典,理解书中那些真正的奥义,获得神圣的真谛。瑜伽师凭借瑜伽实践提升生命之气,打开头顶的梵穴轮,让梵进入身体获得无上智慧。
2、业瑜伽
业是行为的意思。业瑜伽认为,行为是生命的第一表现,比如衣食、起居、言谈、举止等等。业瑜伽倡导将精力集中于内心的世界,通过内性的精神活动,引导更加完善的的行为。瑜伽师通常采取极度克制的苦行,历尽善行,崇神律己,执着苦行,净心寡欲。
他们认为人最好的朋友和最坏的敌人都是他本身,这全由他自己的行为决定。只有完全的奉献和皈依,才能使自己的精神、情操、行为达到与梵合一的最终境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30 19:31
瑜珈和瑜伽是有区别的。
瑜珈和瑜伽都是音译。你去看≤大藏经≥里面就是瑜珈两个字。瑜珈不是瑜伽,在佛学里这两个有时读成一样,但不一样(就象“蔬”和“疏”在中文中意思不同但如音译成外文却都读SHUP,瑜珈和瑜伽在印度梵语中也是近音不同形的字,在译经书时才会这样区别)。
瑜珈就是现在流行的你们正在练那个瑜珈。
而瑜伽呢?修瑜珈、修道的人叫瑜伽士。你看佛经里唯识学有一部重要的经典叫≤瑜伽师地论≥。学佛修行就是修瑜珈,打座修禅的人就是瑜伽师。“地论”是说学佛修行,成佛证果。
≤瑜伽师地论≥把学佛修证的道理分成五道,先学做人开始,先修人道、人道修好了修天道,就是我们中国儒家讲的“天人之际”、天道修好了修声闻道,小乘
的,出家修行是声闻道、声闻道修好了修缘觉道、缘觉道修好了修菩萨道,成佛
。
其实打座也是瑜珈。少林寺的工夫《易筋经》、《洗髓经》也就是瑜珈,是达摩
祖师带到中国的。你们练的,做动作是身瑜珈;修密宗的念咒子是声瑜珈;参禅
、静座修道是心瑜珈,心元一物那个心。
现在流行的是印度的瑜珈是身瑜珈,跟我们中国练佛门的武功不同,我认为合于
老子的道理,“专气柔,能婴儿乎”。太极拳有句话“心气配合为一”,最后练
到身体一百岁还像婴儿一样柔软,可以长生也是这个道理。嘿嘿,所以打座修安
那般那也就是瑜珈。
古今汉语变化太大,以致读音和人心一样不古。例如“癹”,咒语常用字,现在
一般读pan。但梵文中发音为“ba”。佛读bo、也、夜读ya(古音)、誐读e、垤
恎(侄)读die、蔢(婆)读bo、葛、噶、伽读ga、纥读he或ge、哑读a,
闽南语、客家语,它们属于 唐朝官话,最接近古汉语。
参考资料:≤大藏经≥、≤瑜伽师地论≥、南怀瑾大师的讲座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30 19:32
不一样哦,瑜伽是指这门*的方法法门,瑜珈是指*这个方法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30 19:32
我国的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尤其汉字是我国文化中为显著的特征。我们的古人真的是非常的有智慧,能创造出古汉字。并且是同音不同字,同一个汉字却有不同的解释。就像现在比较流行的瑜伽行业吧,就有瑜珈与瑜伽。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两者的区别:
瑜珈和瑜伽是有区别的。瑜珈和瑜伽都是音译。你去看≤大藏经≥里面就是瑜珈两个字。瑜珈不是瑜伽,在佛学里这两个有时读成一样,但不一样(就象“蔬”和“疏”在中文中意思不同但如音译成外文却都读SHUP,瑜珈和瑜伽在印度梵语中也是近音不同形的字,在译经书时才会这样区别)。
瑜珈就是现在流行的你们正在练那个瑜珈。而瑜伽呢?修瑜珈、修道的人叫瑜伽士。你看佛经里唯识学有一部重要的经典叫≤瑜伽师地论≥。学佛修行就是修瑜珈,打坐修禅的人就是瑜伽师。“地论”是说学佛修行,成佛证果。≤瑜伽师地论≥把学佛修证的道理分成五道,先学做人开始,先修人道、人道修好了修天道,就是我们中国儒家讲的“天人之际”、天道修好了修声闻道,小乘的,出家修行是声闻道、声闻道修好了修缘觉道、缘觉道修好了修菩萨道,成佛。其实打坐也是瑜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