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3:4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2:49
展开3全部
《四库全书》并不是指哪四本,而是按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基本上包括了清乾隆以前我国重要的古籍,特别是元代以前的书籍更完备。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册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
该书著录了清乾隆以前包括哲学、史学、文学以及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文化典籍一万多种,为我国收书最多的目录,而且写有内容提要和评论,为学者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历史,提供了一部翔实的书目。
扩展资料:
《四库全书》的成因:
1、安定的社会环境
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
2、统治者的重视
《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弘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
3、雄厚的资金来源
《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
4、严密的组织系统
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
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
5、破格录用人才
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入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四库全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2:49
经——主要是四书五经
史——主要是史记、汉书等史书(正史)
子——主要是诸子百家
集——主要是历史上名家的诗歌散文集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传世的经典文献,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结与总汇。可以说,“中国的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四库全书》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
“四库”是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而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四库全书》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扩展资料: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中期由朝廷组织当时在各学科领域最有成就的学者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性质的丛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基本囊括了到那时为止的各学科领域的优秀典籍。《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
《四库全书》由乾隆亲自组织编纂,由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任总纂官,历任正、副总裁官、总阅官41人。从1772年《四库全书》工程启动起,历时十年于1782年完成首部丛书。
《四库全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按照经、史、子、集划分为4部44类66属。经是指儒家经典和语言文字方面的书籍;史是指历代史书和地理方面的书籍;子是诸子百家的著作;集则是诗词歌赋类的作品。
(一)经部
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二)史部
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
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三)子部
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
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四)集部
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库全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2:50
这是分四类:经、史、子、集
经——主要是四书五经
史——主要是史记、汉书等史书(正史)
子——主要是诸子百家
集——主要是历史上名家的诗歌散文集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 。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扩展资料
一、焚毁
《四库全书》收录全文的图书一共有3461种,成书79000卷,近7.7亿字。编修中明令禁焚的书籍就有3000多种(估计禁毁6766部,93556卷),禁毁数超出收入的总数,这还不算上因当时诏令上缴违*籍在民间造成的恐怖氛围,百姓偷偷焚毁的书籍,合计起来被毁掉的书籍恐怕不止万部,这实在是空前绝后一场文化大浩劫。
二、删削
只举几例,据黄裳先生考证: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诏令:书籍内如有只须删改的字句,就不必因此而废掉全书;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禁网已注意到地方志;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注意力伸到野史诗、演戏曲本、小说等俗文学领域;乾隆五十年(1785年),改《明末纪事本末》中“吴三桂击走李自成”为“清军击走李自成”。
三、错讹
戊戌变法时支持新法的陕西进士李岳瑞,在其笔记《悔逸斋笔乘》中提到乾隆御制、四库馆臣校订的武英殿版《二十四史》。“曩读武英殿本《二十四史》,惟《史》、《汉》、《国志》校勘无愧精审,《晋书》以次,则讹字不可枚举。”是四库馆臣的疏忽吗?
不是。这是四库馆臣、内府*、太监共同表演的取悦皇帝的“哑剧”——故意留下些容易看出的错误,等待喜欢校书的乾隆看到后标出,再对馆臣的“不学”降旨申斥,从而“龙心大悦”,觉得自己的学问也在“皆海内一流,一时博雅之彦”的四库馆臣之上。“然上虽喜校书,不过偶尔批阅,初非逐字雠校,且久而益厌。每样本进呈,并不开视,辄以朱笔大书校过无误,照本发印。司事者虽明知其讹误,亦不敢擅行改刊矣。”
从上述可以看出,毁、删、改,包括留下的大量错讹,都是蓄意而为。深究缘由,就不得不剖析乾隆编修《四库全书》的真实意图了。在费正清的名著《美国与中国》中,他鲜明地指出了清朝统治者编纂《四库全书》的真实用意:“通过这项庞大工程,清廷实际上进行了一次文字清查(文学上的“宗教裁判”)工作,其目的之一是取缔一切非议外来统治者的著作。
编纂人在搜求珍本和全整文本以编入这一大文库时,也就能够查出那些应予取缔或销毁的一切异端著作。正如L.C.古德里奇所论证的,这是最大规模的思想统治。”
参考资料
四库全书_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2:50
古代的四库全书是指经、史、子、集四部。
1、《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由纪昀等360多位*、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
2、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
扩展资料:
1、《四库全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2、《四库全书》的底本有六个来源:内府本,即*藏书,包括武英殿等内廷各处藏书;赞撰本,即清初至乾隆时奉旨编纂的书。
3、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4、乾隆三十年至六十年,文化事业也很发达,清朝进入了人们赞称为文治武功兼备、疆域空前辽阔、社会繁荣、文化发达的“康乾盛世”时期,强大的中国屹立于东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四库全书 百度百科_乾隆皇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2:51
四库全书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
经——主要是四书五经
史——主要是史记、汉书等史书(正史)
子——主要是诸子百家
集——主要是历史上名家的诗歌散文集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在“*”的背景下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由纪昀等360多位*、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册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
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
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扩展资料: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以“稽古右文”为名,推行文化**的产物,乾隆借纂修《四库全书》之机向全国征集图书,贯彻“寓禁于征”的*,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分别采取全毁、抽毁和删改的办法,销毁和篡改了大批文献。
《四库全书》突出了儒家文献和反映清朝统治者“文治武功”的文献,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排斥了有民主色彩或敢于批评儒家思想的文献及戏曲和通俗小说如宋元杂剧、话本小说、明代传奇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