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5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24 11:36
教师关心学生表现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
1、尊重学生
教师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既可密切联系师生感情,又是可焕发学生创造热情,激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心理。但是,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思想活,对人生、思想、前途、事业、社会等,都有所思考。
真正的尊重,应当体现因人制宜,体现个性的原则。
2、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口说的,明白学生手中干的。正确的态度应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教师细心、细致、不懈地扶持。
3、信任学生
信任学生可解释为“信而任之”,即相信敢于托付。在对待全体学生上,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要努力做到以信任之心待之;在对待后进生上,同样要以信任为前提,不能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能抱有成见,学生犯错误,应当心平气和地让他坐下来,想方设法让他开口说话。
学生对待老师:
1、孩子对老师的态度要端正:
不要出现对老师不尊重的语言和行为,家长在家不要说老师的坏话,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没有一个老师愿意关注、帮助对自己有敌意的学生的。
2、让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
每个班级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应该让孩子积极参加活动。
3、让孩子主动和老师沟通:
有些问题鼓励孩子自己和老师说,这样既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感,也能让老师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老师会根据孩子的实际设计教育方案。
4、课上积极思考、举手发言:
有时老师因家长的拜托,会对孩子给予关注,比如上课常叫孩子问题等,但是如果孩子总是不积极,老师也不好每天都只给他机会,那样怕引起其他同学的非议和不满。所以老师可能在孩子不积极的情况下,减少对孩子的关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24 11:36
第一,要关爱全体学生
学生成绩有优劣,家境有*,性格也各异,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自然是人间一大乐事,但教师除了关爱班上的“小天鹅”,也要把关爱倾注给“丑小鸭”。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泛泛流动,爱不能平均也不止一种,不同学生要给予不同形式的爱:优生需尊其自尊心,给以严峻的爱;有情感障碍和心理伤害的差生需要细腻的爱;对情感强烈的学生要以温柔的爱;对热情冲动的学生却要以明智的爱……这样,让各种性格、各种心态、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得到他需要的爱。同时学生也能在不断的大大小小的进步中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进而发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体验到人格发展过程中的快乐。诚然,面对一个拖全班成绩后腿的学生,面对一个每天都在班里制造问题的学生,要爱他又谈何容易?但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爱他们 ,而且要偏爱他们 。我们要找出引起“差生”差的因素,一般而言“差生”的差,多是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社会影响)造成的,同时还要分析“差生”差在哪方面(是品行、是成绩、是习惯……)掌握了这些情况,给予他们需要的爱及帮助,情况是可变化的。再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差生”身上也有某些闪光的东西。就看你用什么尺子去衡量。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说过:只用分数来评判一个人,会深深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做人尊严。他认为学生可以表现自己的领域是很多的,如道德的,劳动的,体育的和创作活动方面的,应在这些领域的某一方面使他们达到某种完美的高度,从而树立起自己的力量和信心,维护自己的做人尊严,他因此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事实上我们也应理解差生,他们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却不得不听,做不好作业却不得不做,这已经够难为他们的了。如果我们此时稍有不慎,忽略了对他们的特别关爱,就可能熄灭他们“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
第二,要全面关爱学生
如果说关爱学生要面向全体,不要忽视“差生”,那么全面关爱学生,就尤其不应忘记对优生们的关注,因为优生虽然一般具有思想较纯正、求知欲较旺盛、组织能力较强等优点,但往往也有心胸不够宽广,脆弱,受挫能力不及一般普通学生的缺陷。因此,从爱心出发,引导优生树立志向,正确认识自己,能经受挫折,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第三,走出爱的误区教
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应该是有明确目的、理智的、纯洁的和稳固的,师爱应像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不是夏天的风和雨,来得猛,去得快,反复无常。从伦理道德的意义上说,师爱是基于对学生的高尚的人道性关怀;就教育学意义而言,它可以满足受教育者渴望得到别人尊重、信任、同情、关心、帮助等的需要,激发他们对教育者的尊敬、爱戴之情;就师爱的本质而言,则是教师对祖国对事业的爱。因此,师爱比父母兄长之爱具有更高的社会道德性和社会影响的系统性、全面性。教师可以像父母爱儿女那样爱学生,但又不能仅仅满足于此,如果我们在平**的工作中,对学生抱有对儿女那样“恨铁不成钢”或“宁给好心,不给好脸”,“黄金条子出好人”的情绪和苛刻做法;或者说把对学生变成了溺爱,或者只把爱留于形式,甚至为了爱而抛弃正常的教育管理学生,那么,可以肯定地说我们还没有真正懂得师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