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2 15:14

我来回答

1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6:43

在唐朝之前,人们因寒食节与清明节仅相隔一两天,往往同时过节,所以清明节亦称寒食节。唐朝之后,寒食节就逐渐被清明节所取代,鲜有人延续寒食这项习俗。

寒食节的起源,记载于《左传》。关于清明节的真正缘起,历来众说纷纭,只有介子推的故事流传得最普遍。

从表扬介子推的忠义和气节,到后来注入更多的深层内涵,寒食清明的人文精神色彩浓烈,经千百年时间发酵,成为崇尚高洁、自尊自责、常怀感恩的道德追求。

虽然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被淡忘及至遗忘,但盛唐时代却极为重视寒食节的意义,还有数量可观的唐诗为证。这一段已被取代的民俗,蕴含忠贞、刚毅、隐忍、奉献、不求回报、淡泊、宽容、自省、悔改、感恩以及知恩图报的民族精神和情感。

清明节每年以阳历4月4日或4月5日为准。农历除了有十二个月,还有廿四节气,就是将阳历的365天,划分为24个阶段,“清明”是其中一个节气,所以每年固定落在阳历4月4日或5日,另一个节气“冬至”也是同样原因。

至于清明何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原因和气候有关。廿四节气里的“清明”是在冬至之后的105天,“清”是百草重生翠绿一片的景象,“明”是春光明媚风景好之意。

冬天之后的初春,气候还是有点寒冷,到了清明时节,亦即每年的阳历4月4日或5日,是气节转暖的时候,百花齐放,候鸟回归,大地生机蓬勃,象征大自然万物生命生生不息、代代繁衍的环境,后来就渐渐将这一天定为扫墓祭祖的日子。

唐朝之前,清明节也是女性“踏青”的日子。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上古时候,仲春月是“男女相会”日,可以自由恋爱的日子。

汉代之后,每年春天三月初上巳节,则是少女们可从闺房中暂时,出街外游的日子。唐代时,上巳和清明渐合为一体,虽然春天出游并不一定要在清明,但气候回暖的清明却最适合出游,踏青也渐渐成风。

《晋书》记载,自魏晋以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三,人们就会出外踏青。宋代文风盛行,文人墨客更在春游踏青时留下不少名诗丽章。

后来,由于礼教越来越严格,自由恋爱的时代告终,踏青不再是女士春游的日子,而是结合礼教意识,人们到郊外扫墓祭祖的日子。后来的宗祠及会馆等社团组织,也是利用这样的节气时机,举行春祭。

无论时代演变,岁月变迁,清明自被固定为扫墓祭祖的重要日子,就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质,成为提倡“慎终追远”的民族精神内涵的媒介和载体,华夏民族借扫墓、上坟和祭祖等仪式,提醒后人不要忘本。《论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种对祖先崇敬,家族团聚的方式,也形成一种祖先信仰,沿承至今,更成为加强家庭伦理观,巩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仪式。

在清明这个民俗漫长的传承过程,还穿插一段“插柳”的过去。“插柳”是唐代时期在一些地区流传的一种风俗。根据《岁时记》记载:“唐朝取榆柳之火赐近臣,以顺阳气”,而唐人段成式《酉观杂俎》则说,唐中宗在农历三月三赐侍臣柳圈,以免染毒。

民间还有流传一段客籍谚语“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又说“清明要戴青,免得鸟蝇遮眼睛”。

此外,在以前医药未发达的年代,清明节也是保健日,中国各地流行以花草洗浴,或在清明时节吃草药、采草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8:01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如下:

1、在感恩祭祀的活动中,包含有许多知识和文化要点,需要整体掌握,才能建立起完整系统的文化认知。

2、中国的祭祀文化是祀神供祖的仪式,需要备办相应的贡品,然后再对道、德、天、地、神、佛、先烈、祖先行礼、献祭,表示崇敬、感恩、缅怀、酬谢,并祈求保佑,具备系统的礼仪形式与行为要求。

心中的礼德,分为礼仪与礼德两部分,现代人只讲外在的礼仪,而很少型之于内,把心里面的礼德真正培养出来,这是目前教育当中最缺失的部分。虽然名之为所谓“德育”,却而只知道育于表,打造外在的形式,并不知道怎样去育于内,不知道如何真正触动心灵,使心灵产生变化。                

3、古代文化所诞生的礼仪,实际上是为了通过外在形式来反馈到心内,使心里面产生礼德能量的变化。所以,我们对于祭祀文化所表述的内涵,要提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明白祭祀不是单一的形式表现,而重点是要表述崇敬、感恩、缅怀、酬谢之意。

4、现在每到清明节,很多子女都会到父母或祖先的坟上去转一圈,但由于并没有把身心融入到祭祀文化的精神框架里去,没有真正在坟前表述出对先人的崇敬,所以只是一种盲目的信,的确是有点迷信的色彩。

我们是否能够真正静静地站在坟头前默思几分钟,感念一番:“我的身体来源于你们,你们生养了我,但是我这一生忙于生活,忙于生存,对你们甚少关怀,对不起你们。”

能够回想和缅怀吗?能够真正对父母和祖先的恩情、恩德进行慎终追远的反思和感应吗?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心里就会非常自然地升起一种感念,深切地感觉到时间太容易逝去了,自己已经失去了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机会,那么就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进行感恩回报,继承先人们的志愿、誓愿,把这一颗心承传下去,要做得更好,不再给自己留下遗憾。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19:36

求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概括说说清明节的文化内涵,100字左右! 谢谢了
展开
我来答
cunbaozhang123
LV.7 2020-04-03聊聊
在唐朝之前,人们因寒食节与清明节仅相隔一两天,往往同时过节,所以清明节亦称寒食节。唐朝之后,寒食节就逐渐被清明节所取代,鲜有人延续寒食这项习俗。
寒食节的起源,记载于《左传》。关于清明节的真正缘起,历来众说纷纭,只有介子推的故事流传得最普遍。
从表扬介子推的忠义和气节,到后来注入更多的深层内涵,寒食清明的人文精神色彩浓烈,经千百年时间发酵,成为崇尚高洁、自尊自责、常怀感恩的道德追求。
虽然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被淡忘及至遗忘,但盛唐时代却极为重视寒食节的意义,还有数量可观的唐诗为证。这一段已被取代的民俗,蕴含忠贞、刚毅、隐忍、奉献、不求回报、淡泊、宽容、自省、悔改、感恩以及知恩图报的民族精神和情感。
清明节每年以阳历4月4日或4月5日为准。农历除了有十二个月,还有廿四节气,就是将阳历的365天,划分为24个阶段,“清明”是其中一个节气,所以每年固定落在阳历4月4日或5日,另一个节气“冬至”也是同样原因。
至于清明何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原因和气候有关。廿四节气里的“清明”是在冬至之后的105天,“清”是百草重生翠绿一片的景象,“明”是春光明媚风景好之意。
冬天之后的初春,气候还是有点寒冷,到了清明时节,亦即每年的阳历4月4日或5日,是气节转暖的时候,百花齐放,候鸟回归,大地生机蓬勃,象征大自然万物生命生生不息、代代繁衍的环境,后来就渐渐将这一天定为扫墓祭祖的日子。
唐朝之前,清明节也是女性“踏青”的日子。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上古时候,仲春月是“男女相会”日,可以自由恋爱的日子。
汉代之后,每年春天三月初上巳节,则是少女们可从闺房中暂时,出街外游的日子。唐代时,上巳和清明渐合为一体,虽然春天出游并不一定要在清明,但气候回暖的清明却最适合出游,踏青也渐渐成风。
《晋书》记载,自魏晋以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三,人们就会出外踏青。宋代文风盛行,文人墨客更在春游踏青时留下不少名诗丽章。
后来,由于礼教越来越严格,自由恋爱的时代告终,踏青不再是女士春游的日子,而是结合礼教意识,人们到郊外扫墓祭祖的日子。后来的宗祠及会馆等社团组织,也是利用这样的节气时机,举行春祭。
无论时代演变,岁月变迁,清明自被固定为扫墓祭祖的重要日子,就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质,成为提倡“慎终追远”的民族精神内涵的媒介和载体,华夏民族借扫墓、上坟和祭祖等仪式,提醒后人不要忘本。《论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种对祖先崇敬,家族团聚的方式,也形成一种祖先信仰,沿承至今,更成为加强家庭伦理观,巩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仪式。
在清明这个民俗漫长的传承过程,还穿插一段“插柳”的过去。“插柳”是唐代时期在一些地区流传的一种风俗。根据《岁时记》记载:“唐朝取榆柳之火赐近臣,以顺阳气”,而唐人段成式《酉观杂俎》则说,唐中宗在农历三月三赐侍臣柳圈,以免染毒。
民间还有流传一段客籍谚语“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又说“清明要戴青,免得鸟蝇遮眼睛”。
此外,在以前医药未发达的年代,清明节也是保健日,中国各地流行以花草洗浴,或在清明时节吃草药、采草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21:27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出走。在*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2 23:35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出走。在*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02:00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在于习俗的传承,其中最重要的习俗便是扫墓,过寒食节,踏青,此外,还有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等。然而,我认为其中不乏有其糟粕所在,对于好的我们应该保留传承,对于不好的我们应该摒弃。
清明扫墓有着其独特的内涵和意义所在,适时摒弃一些不和文明进步的落后文化,才是我们理智和正确的选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现代社会的人越来越忙,过于看重物质世界,从而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浮躁。
清明正是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拉近我们与亲人间的那份亲情纽带,拉近我们与自然的距离,培养我们的感恩之情,激起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使我们明白生命的深度,知晓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加珍惜生命,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04:58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08:12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咏清明诗极多,杜牧《清明》诗最为著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11:44

清明节与许多传统节日一样是我国农耕时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节日。诸如除夕、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十月一、腊八等,是岁时的重要标志。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阐释与表达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民众生活。

以清明节为例,它的最早起源应该是远古时期宗教活动祓禊之一的水禊,神话传说中曦和浴日故事是其踪影,即上巳节晨起,人们到河边沐浴、求得清新的娱乐活动。讴歌春天,尽情欢乐,身心健康,是其重要的文化主体。后来,在社会发展中,它融进了祭祀祖先、怀念故人、种植树木等内容,既有原始信仰后土崇拜等内容,又有灵魂崇拜和农耕生产的内容;其中,春秋时期晋文公与介之推的故事,形成清明日不举火而寒食、插柳戴柳的具体阐释,流传最广泛。

刘铁梁(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首先我们看待任何一个节日,要放到整个民族节日体系当中去看,它不是单独的一个节日,而是整个传统节日的一个环节。其次,要把它放到整个社会整体当中去理解。从清明本身来看,它的最重要的主题就是扫墓,缅怀先人和家人。这样的一个文化它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一个核心价值观。与其他文化类型比较,中国的家庭文化的特征非常明显。特别是在传统社会里,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家族,在社会建功立业,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首先要感谢他的父母和家人。细细想起来,几乎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个家族情结,期望首先在家族或家庭得到认同,然后在社会上得到认可。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自己家族里面先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然后找到在社会中的位置。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当我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时,最高兴的首先是我们的长辈。人的价值的实现跟整个家族或者家庭密切相关。所以,清明扫墓不仅是从感情上与祖先相联系,也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人对社会负责,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家族和家庭负责。对自己的家族、自己的祖先永远的缅怀的情感,是我们应该提倡的,也是应值得发扬的。

郑强胜(《寻根》杂志常务副主编):自古以来,无论是公祭人文初祖,还是民祭已逝的亲人、祖先;无论是国家祀典,还是民间的扫墓上坟,都在庄重地对先人、先祖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传承了中华文明“礼仪”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宗法文明传承史的国家。古人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和躯壳相分离,躯壳可以腐烂消失,而灵魂却会永生不朽。为了得到自小哺育、养育和教育自己已经去世的父母、祖辈、历代列祖的保佑,故人们往往用供品,十分虔诚地去向神主行礼,这种社会活动就是祭祀。祭祀作为人类一种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被看作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我们知道,国史和国家文明史的传承,是靠个人和家庭的传续来完成的,无个人和家庭的传续,历史将是苍白的、抽象的,且是无人情味的。逢年过节特别是清明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才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圣。清明时节对祖先“祭之以礼”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

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寻根谒祖的心愿满足。人们之所以缅怀先人,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天下之人皆有本源,公民各有祖先,民族亦似同理。个体之祖先赖于血缘所系,民族之祖先显于象征血缘。虽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交融时代,“我是谁”的心灵追问的寻根意识仍不可避免,或招之聚于华夏,或去之散于五洲,公祭人文初祖或回家扫墓上坟谒祖,这种祭祀礼仪正好满足了海内外华夏赤子的心愿。

清明祭祖是中国文化教化的重要形式。清明祭祖活动是无形的心理感受活动和有形的礼仪行为活动相结合的礼仪形式。我们对祖先的祭祀并非相信“灵魂不死”,而是一种道德信仰,是表达情感的礼仪之举。不仅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而且更为重要的还在于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继承先人遗志,发扬光大其精神的积极举措,更具有民德归厚的教化意义。正如冯友兰说的:“行祭礼并不是因为灵魂真正存在,只是祭祀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仪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谁都清楚,祭奠的酒馔、香烛,一滴何曾到九泉,但我们却相信亲人、先祖领受了我们的情意和祭奠。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情感的、礼仪的、道德意义上的真实。还有《礼记·祭法》:“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今天我们通过祭祀活动,营造祭祖敬宗,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以和为美,以和为善,以和为贵,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欣欣向荣。敬宗祭祖、缅怀先贤必将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

清明节的主体内容并不仅仅是去扫墓

高有鹏:清明节的主体内容其实并不仅仅是去扫墓,而是丰富多彩的春日活动。当然,如果我们常常记取祖先们的辛苦,使子孙后代牢记前辈的劳动,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而且珍视今天的生活,勤奋工作,这确实是我们的美德;但是,如果仅仅去扫墓,那么,清明节的意义,实际上是在被消解。懂得民俗节日的历史,完整而生动地恢复与重构民族节日系统,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传统节日更加具有积极意义。

在民俗生活中,每一个具体的事项都具有非常丰富的价值,包含着许多可以被解释的内容,而这些解释的内容,就是我们世代相传的传说故事;它的传播与传承,有力推动了我们的传统能有效运行与健康发展。特别是“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插柳”、“清明戴柳”的谚语,是在提醒人们合理安排农时,也是在提醒人们不忘尊重自然,不忘尊重他人,更是提醒人们要常怀报恩之心。清明的相关传说,不但丰富了节日的内容,而且使传统节日不断获得广泛、持久与必要的社会支持,以民俗教育的形式使社会获得传统文化的知识。

民俗一旦形成固定而持久的符号与仪式,就表明它受到应有的社会选择,具有社会秩序安排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清明节在今天的存在,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刘铁梁:在唐代以后,寒食节的活动内容也被吸收到清明节里。踏青也好、插柳也好;拔河、荡秋千也好,蹴鞠也好,不仅仅是迎接春天的体育活动,更有其鲜活的社会性和文化意义。寒食节,在唐代时主要是禁火,有禁火的日子,是纪念晋文公大臣介子推的,不管这个传说学术界如何争论,但有一点可以说明,这个节日是为了跟大自然结合在一起,跟忠孝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基本的伦理:忠孝。寒食节某些活动固然有迎接春天的意义,但也有它的社会性。这个节日也含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价值。因此,清明节的文化价值,不仅有缅怀祖先、纪念先人的一面,也有重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

施爱东(中国社科院民俗学博士):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从节气上看,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传承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人们的扫墓与踏青结合,还有生命更替的意义,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清明新风吹绿柳:提升传统节俗的文化内涵

夏挽群(中国民协副*、河南省民协副*):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文化,这种文化自然会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在里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节日文化的文化价值。

首先,传统节日具有教化人心、匡正风气的功能。在中国,习俗习惯是民俗的法约表现,是国家法律的基础和补充,国家的统治管理需要有效地运用民俗的力量。节日民俗是整个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拥有其独特的道德教化的力量。譬如春节所表现出的敬奉祖先、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和合”精神;端午节所张扬的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七夕节所蕴含的忠贞不渝、诚信友爱的观念;重阳节文化所尊奉的“五伦之孝,推家至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达至和谐大同”的传统美德等。这些对提升道德水准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其重要作用。

其次,弘扬传统节日具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功能。中华文化有着一条明晰而绵延不绝的传承链条,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形成了本民族深邃的文化记忆,这是我们的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资源。我们不能听任这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发生断裂、出现断层、化为乌有。弘扬了传统节日,也就使她们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得到了延续。

另外,弘扬传统节庆具有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使其所以伟大的民族精神。而我们的民族精神源自于全民族的文化共识,源自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东方民族的魅力也在于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数千年的农耕时代,文化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当属中华传统节日。

还有,弘扬传统节日具有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和世界文化的话语权的功能,还具有拓展文化产业的功能。韩国的“端午祭”已经成为江陵的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西方的圣诞节所带来的商机也十分惊人。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与演艺、旅游、商贸本来有着天然的嫁接基因,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利用诸如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进行风俗的扬弃,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多种功能。

郑强胜(《寻根》杂志常务副主编):传统节日之所以流传到现在还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就是因为其内容与形式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变化。以清明节为例,我认为,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就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有所创新。

从内容看,要使中华民族的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报本观念在清明节可以得到充分张扬,可以扩大纪念对象。长期以来,清明节祭奠的主要对象是离世的亲人和祖宗,通过扫墓、祭祖,寄托祭祀者对逝去亲人的亲情、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随着*传统教育的开展,饮水不忘掘井人,祭奠的对象扩展到*先烈,借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随着民族精神的复兴,对祖宗的家族性私祭发展到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炎帝的群体性公祭,海外同胞、华人源源不断回来参与盛典。

现在已有部分地区把纪念对象扩展到了“乡先贤”——本地的英杰:不仅有*先烈,而且包括民族英雄和其他杰出历史人物。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乡先贤是家乡的历史和山川风物的灵魂。祖国的大小城乡遍布英杰的足迹,清明节时组织青少年到英杰陵园或墓地扫墓,到英杰纪念碑、纪念馆、故居、遗迹瞻仰献花,举行入队、入团、成年礼等仪式,这是非常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凝聚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文化举措。祭奠方式推陈出新传统扫墓,注重培修坟茔,在清除杂草、培添新土的一举一动里,倾注着浓浓的亲情和无尽的哀思。

扩大与延伸清明的娱乐内容

清明正值万物复苏、踏青郊游的大好春光,也是春耕春种、插柳戴柳的适宜季节。我们怀念祖先固然是主要内容,但踏青郊游,催护新生,热爱大自然也是清明主题,并且更有一种生命更替、强调新生命的含义,很容易为广大青年人所接受。这样,不仅使人们恰恰了身心,而且亲近了自然,陶冶了情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自然地,我们还可以在清明插柳习俗基础上提倡把植树纳入清明节的活动范围,把传统的清明踏青郊游和插柳,发展为包括植树、环保在内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节日活动。从插柳留春到植树留春,向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迈进。

从形式上,可以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和现代科技。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下出现了“网上墓园”,人们可以在这种虚拟的墓园里设置已逝亲人和祖先的一块墓地,清明时可以进行网上扫墓,在这个网上专页中献花、留歌、点烛、留文,表达怀念和敬慕。祭奠死者,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一种精神需要,是一种精神活动。网上纪念,可以跨越时空,让被纪念者的生命故事永远流传、精神融入永恒,让纪念者与被纪念者的精神交流和对话,不受时空的*而自由进行。这种新生的祭奠方式虽然存有争议,但方兴未艾,正在极大的想象空间中发展。

刘铁梁: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各个民族不管是艺术创作还是节令习俗,都是对自己的生存方式的一种表达。不能用现代的工业文明去看待过去的文化,应该跟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它特有的生存方式联系起来。如果我们脱离了对自己传统的认知,就会造成文化的断裂。我们就完全不知道怎样去理解工业化的文明,就会变成机械的理解,去被动地接受工业化的安排和法治社会对秩序的安排,就处在机械的生活状态。所以,凡是一个民族的,一个社会的传统的文化恰好是与自己的身心结合得最紧的文化。很难把它变成一个没有身心,没有土壤的文化。所以我们在理解别的文化的时候,就要站在这个文化角度去理解新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样,每一个社会成员就会自觉自愿地去建构新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才更有生命力。

工业文明的时代,农耕文化被工业文明所替代,传统节日不可能再像原来农耕社会那样,会发生很大变化。最重要的变化可能是城市里的过节方式会影响到农村。城市里的人已经离开生他养他的家乡,不必去遵守家乡的规定,比如时间的规定等等。人们根据自己上班时间去安排节日。在全国,可能会出现节日时间与安排的多样化。因此,我们在过节的形式上也应该多样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洋节的冲击下,我们的传统节日应该怎么过?我的意见是要尊重传统。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尊重各地节日的传统与文化,去挖掘文化内涵,鼓励人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灵活地安排节日生活。比如清明节,我们应该去挖掘清明节丰富的内涵,过一个精神内涵丰富的节日,以此对待我们的传统。在具体的文化信仰上,我们应该尊重文化多样化选择。只有互相尊重,才会有一个真正的和谐的公民社会,不是退回到农耕时代。

链 接:清明节溯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铎,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毬、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巳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馔,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寒食打秋千,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毬,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毬。”牵钩与打毬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15:32

姐姐哈哈哈哈黄家驹具狙击镜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19:36

叉烧包女生图。1111111111111巴巴爸爸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23:58

我们七八吃我们78年都过了怎么没我出去买了书包8走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