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大量储藏小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2:38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09 11:02

水分低:水分高会霉变。我国南北方的安全水分是百分之十三,只要将小麦晒到正常水分。注意仓房器具上不漏、下不返潮。防治由于温度大幅度变化结露;防治生虫:小麦容易受储粮害虫的侵害,要避免虫源感染,对于储藏器具要清理,可以采取热入仓的办法杀虫。也可用磷化铝按要求防虫治虫;温度低:在温度低于15度,所有小麦害虫都不能繁殖,低于10度不活动。家庭储存尽量避免直晒,厂库要符合保温的基本要求。一般发霉的小麦必须高于30度以上(局部温度);经常检查粮情:对于厂库存放的小麦要测温、测水分、检测害虫。发现温度、水分变化大要通风

懂视网 时间:2023-01-20 05:03

1、高温的同时能干燥降水,夏天温度高,一方面是把收获的小麦晾晒,降低含水量,另外一方面,要把麦仓也在高温下暴晒下,同时,在高温时入仓也是一个好办法,比如下午3-4点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杀灭害虫,不给害虫生存的条件。

2、小麦在存贮中,长时间处于高温密闭的状态,加上后熟期的作用,粮仓内的温度升高,进而引发“出汗”现象,也就是水分会增加,最终导致小麦发霉。所以,要不定期的进行通风处理,有条件的也可以翻动小麦,让盖在下面的,多接触空气,保障小麦的质量。

3、小麦存贮中,主要的害虫有麦蛾、玉米象、谷蠹等,仓内温度高,害虫很容易快速繁殖,如不及时防治,严重影响到小麦质量,目前防治害虫的方法有很多,如高温密闭、后熟缺氧,低药量熏蒸等,也有直接用布包裹着药丸,埋在麦仓不同的位置,不管用什么办法,避免害虫发生是前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6 12:49

储藏小麦方法:

1、热入仓密保管。在盛夏晴朗、气温高的天气,将麦温晒到50oC左右,延续两小时以上,水分降到12.5%以下,于下午3点前后聚堆,趁热入仓,散堆压盖,整仓密闭,使粮温在40oC以上持续10天左右,日晒中未死的害虫全部死亡,根据情况,可以继续密闭,也可转为通风。

2、低温冷冻。利用冬季低温时,进行翻仓、除杂、冷冻,将麦温降到0oC上下,而后趁冷密闭,对消灭麦堆中的越冬害虫,有较好的效果,但低温密闭的麦堆,要严防温暖气流的接触,以免麦堆表层结露。

3、自然缺氧。小麦收获时正值高温,若干燥及时降水分至12.5%以下,可利用粮温较高,后熟期生理活动旺盛的特点进行薄膜密封,达到麦堆自然缺氧状态,从而抑制害虫的危害,对于隔年陈麦,可采用辅助降氧,或充二氧化碳或氮气等方法进行防治害虫的储藏。

4、干燥密闭。热密闭与冷密闭都是防治小麦害虫的有效方法。常规保管的小麦仓使用磷化铝投药量为15克/吨左右,一面封用磷化铝投药量为3克/吨左右,五面封用磷化铝投药量为5克/吨左右。

熏蒸前,要仔细检查气密性,乘蒸过程中,要安排专人值班,熏蒸后,要检测熏蒸效果,防止熏蒸效果不佳,延误防治时间和时机。

扩展资料

储藏小麦注意事项:

1、粮堆结顶

小麦在后熟期间呼吸作用旺盛,放出大量湿热,使粮堆上层温度增高,水分增加,易引起结顶和发热霉变,这是保管新麦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在正常保管中,到深秋季节,粮温高于气温,粮堆内存在温差,使湿热气流上升,引起上层水分增加,也会发生粮堆结顶现象。

简仓储存小麦,水分最好控制在12.5%以内,如果水分偏高,特别是新麦,由于温差引起水分转移,在墙壁四周易发热霉变。

2、胚部变褐

主要是储藏方法不当和储藏时间过长造成的,另外,微生物为害也是形成褐胚的重要原因。

3、虫害

主要害虫是麦蛾、玉米象等,麦蛾发生在粮堆层,而玉米象在秋凉后隐藏于麦堆深处,热密闭与冷密闭储藏是防治小麦害虫的有效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6 12:50

(1)热入仓密闭方法。小麦趁热入仓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三伏盛夏,选择晴朗、气温高的天气,将小麦温晒到50℃左右,保持2小时高温,水分降到12.5%以下,于下午3点前后聚堆,趁热入仓,散堆压紧,整仓密闭,使粮温在46℃左右保持7~10天,不仅可以杀虫,还能促进后熟,缩短后熟期。此后,粮温逐渐下降与仓温平衡,转入正常密闭贮藏。

(2)缺氧贮藏。是将小麦用聚氯乙烯薄膜密封起来,利用小麦和其中的害虫、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使麦堆内的氧气逐渐减少,最后使害虫窒息而死亡。低氧还可减缓小麦陈化速度,对小麦有保鲜作用。缺氧贮藏所用的薄膜厚度一般是0.2~0.3毫米,可制成帐幕式,把粮堆六面密封起来。如数量少,可制成薄膜袋。薄膜之间用电烙铁热封或用聚氯乙烯黏合剂(聚氯乙烯溶于环己酮中)黏合,严防脱裂漏气。薄膜用量约为每1000千克小麦0.6~1千克。一般经密封贮藏10天后,氧气含量降到1%以下,害虫死亡率可达100%。缺氧贮藏的杀虫效果主要取决于降氧速度,对水分含量过低的小麦,则由于呼吸强度低,降氧速度过慢,效果欠理想。因此,本方法比较适于半安全水分(12.6%~13.5%)的小麦。对干燥的小麦,或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可采用辅助降氧法加快降氧。方法为按每1000千克小麦3千克的比例,称取新鲜树叶,用薄膜袋密封,留一开口,焊以塑料管,与密闭的麦堆联通,或直接以敞口袋盛装放入麦堆。利用新鲜树叶耗氧能力大大强于小麦的特点,加快麦堆的降氧速度。达到降氧目的后取出树叶,使麦堆继续保持密闭缺氧状态。

(3)低温密闭方法。将小麦在秋凉以后进行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充分散热,并在春暖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保持低温状态。低温贮藏是小麦长期安全贮藏的基本方法,对于延长种子寿命,保持品质是有益的。

(4)冷冻贮藏法。利用冬季严寒低温干燥的天气,进行翻仓、除杂、冷冻,将麦温降到0℃以下,而后密闭,对于消灭麦堆中的越冬害虫,有较好的效果。低温密闭可以长期贮藏,但要严防与湿热气流接触,以免造成麦堆表层结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6 12:50

小麦是比较容易储藏的粮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水分要低,水分高会霉变。我国南北方的安全水分是13%,只要将小麦晒到正常水分。牙咬成整齐断开,有点费劲就达到了。并注意仓房器具上不漏、下不返潮。防治由于温度大幅度变化结露。
2、防治生虫,小麦容易受储粮害虫的侵害,要避免虫源感染,对于储藏器具要清理,可以采取热入仓的办法杀虫。也可以用磷化铝按要求防虫治虫。
3、温度尽量低,在温度低于15度,所有小麦害虫都不能繁殖,低于10度不活动。家庭储存尽量避免直晒,厂库要符合保温的基本要求。一般发霉的小麦必须高于30度以上(局部温度)
4、经常检查粮情。对于厂库存放的小麦要测温、测水分、检测害虫。发现温度、水分变化大要通风晾晒,发现有虫及早防治
其实家庭存放你可以采用国家推广的小粮仓(每个3-4吨)室内存放;仓库你就租个库房,找保管员给你存放就可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6 12:51

一、储藏特性  
具有较长的后熟期,在后熟过程中,呼吸旺盛,容易发生“出汗”现象,使种子堆上层吸湿回潮,引起发热、霉变。  
耐热性强,采用高温密闭储藏,既能防治虫害,又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种子生活力。通过后熟期的麦种,抗热性降低。  
吸湿性强,易生虫,种皮较薄,组织松软,含有大量亲水物质,极易吸湿和感染仓虫。

呼吸强度较大,随着种子含水量的增高,种子的呼吸强度随之增大,在麦类中,小麦的呼吸强度增高较快。   
二、储藏方法  
储藏小麦种子采用干燥防潮储藏。入仓后将麦种严密封闭严防吸湿回潮,做好防热、防霉、防虫工作。   
储藏小麦种子,含水量在12%以下,种温不超过25℃为宜。家庭通常用柜、囤以及陶坛陶缸等容器,国家种子仓库则采用散藏和袋装方法。  
1、陶坛、陶缸储藏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种子储藏方法。  
具体储藏方法:先选择不残留酸碱,农药和化肥的陶缸、陶坛,洗净晒燥,置于高燥处,将晒干的种子倒入缸、坛内,上面覆盖经晒燥的稻草灰15厘米厚,然后用塑料薄膜包好密封即可。种子储藏期间遇暴风大雨及霉雨期,过后要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般晒干(一咬脆断成两段为准)入缸入坛的种子,从收获储藏至播种不需翻晒。但入缸或入坛的种子不够干燥而生虫或水淹,塑料薄膜破裂漏水,或需延长储藏期,应选择晴天翻晒,晒死仓虫,降低水分,以确保安全。   
上釉的陶缸、陶坛具有防湿性能,且质地坚硬又能防鼠。草木灰晒干后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能,盖于种子上面能防虫,防鼠。口上包塑料薄膜能防水和水气渗入,能防止种子吸湿回潮,保持干燥状态,确保种子储藏二、三年。  
2、热进仓储藏,利用小麦耐热性的特点而创造的小麦种子的储藏方法。这一方法掌握得好,可以达到高温杀虫而不丧失种子发芽率的效果。具体做法:选择晴朗天气,将小麦进行曝晒,使其种温达46℃以上而不超过52℃,然后迅速入库,密封保温,关闭门窗即可。做好热进仓工作应注意:①掌握小麦种子的休眠特性。一般未通过休眠期的种子耐热性较强,可以采用热进仓储藏。②热进仓的小麦含水量要在10.5-11.5%范围内。③做好密闭保温工作,使热处理期间保持种温44-47℃以上,保持7-10天;但高温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应及时散热降温,才能达到既不影响种子生活力又能达到杀虫的效果。  
3、小麦数量较少或为推广的良种准备调拨运往他地的以采用包装为宜。如水分达到安全标准以下,则采用非字形或半非字型的实垛堆桩法,堆高袋数一般可达到10-12袋。如麦种水分较高,又值秋冬降温季节,应采用通风垛或风凉桩,保持麻袋间留有较大空隙,便于通风散温散湿。常用堆存方式有“金钱孔”形及“井字”形等,堆放高度宜低,一般适于临时性的短期保藏。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