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1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9:30
阿细跳月具体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从其舞蹈形式和动作来看,阿细跳月的起源与阿细先民的历史、生产生活密切相连。
最初的阿细跳乐,只是手拉手、脚对脚地跳,没有乐器伴奏,以掌声作伴奏,男女老幼一起边唱边跳。后来,由于人们在劳作之余或狩猎而归时,都会燃起大火,边笑边唱。
*初期,阿细跳月乐器出现了竹笛,葫芦三弦变成了木制小三弦,舞步也从一跳拍掌的单腿“颠跳步”击响板改为击掌而跳。有了相对固定的舞步和伴奏乐器,于是形成了阿细跳月“老人舞”的雏形。
1945年,舞蹈家梁伦先生在弥勒西山采风,被阿细人的“跳乐”所折服,又见这种“跳乐”多在月明风清的夜晚进行,故为之取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阿细跳月”,并一直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阿细人民成了国家和民族的主人,“跳乐”也逐渐摆脱了种种禁忌,变为逢年过节或节日喜庆不可缺少的群众民间文娱活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9:31
“阿细跳月”原称“跳乐”,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且有求偶的含意,故避开长辈,于夜晚相约到村外的山野林间趁着月色、或围着篝火跳,抗日战争时期始称“阿细跳月”。“跳月”来历传说颇多,但都与火相关:一说源于劳动,在古代刀耕火种时,烧过的灌木桩容易刺伤脚掌,撬窝播种时常跳起跳落,演化而成舞蹈;一说阿细山寨因“天火”成灾,阿细儿女阿者与阿娥率民众奋勇扑火,因大地被烧烫,便双脚轮换弹跳,而形成今天“跳月”的基本动作。 “阿细跳月”节奏明快,舞姿粗犷奔放,有老人舞和青年舞。老人舞弹的是小三弦,舞步轻慢稳重。青年舞则热情激越,是男女青年沟通感情,选择对象的自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