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2:40
英国剑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了一对表姐弟肥胖症患者。8岁女孩体重70多千克,两岁的男孩22千克。俩人都胖滚圆,连走路都十分困难。
他俩的体重中,肥脂肪占60%。体内这么多脂肪是吃出来的,俩人整天都有饥饿感。家长和医生想尽了各种办法都不能阻止他们的食欲,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天天肥起来。
不过,剑桥的医生创造了奇迹。他们给孩子注*控制食欲和代谢的遗传工程化激素。负责治疗的医生塞达夫·法鲁齐说:“几天内他俩的食欲便减退下来。”此后未作任何治疗,两星期后孩子的饭量减去了92%。体内脂肪也逐渐化解。还不到一年时间,两个孩子的体重均下降到与其年龄相称的正常范围。
每个减肥节食者都有这样的梦想:希望有一个妙方能有效地抑制食欲,以保持苗条的身材。实际上这两个孩子有遗传缺陷,总是感觉饿,永远吃不饱。
对孩子肥胖症的治疗成功,说明科学界对人的胖瘦原因的理解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有些人吃得再多不会胖,另一些人吃得再少还是胖。人们开始注意遗传、蛋白质、激素和病毒;路易斯安那州巴顿鲁格城彭宁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生物学家埃里克·雷弗辛说:“假定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是为什么人会发胖,而是:为什么某些人总要设法保持苗条?”
凡能得到食物,摄入许多热量并且将其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的人最能在饥荒中生存下来,并且将基因遗传给后代。数百万年的进化偏爱体胖的人。
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具有肥胖基因。雷弗辛说:“生活在狩猎——采集型原始社会的人过着周期性暴食然后挨饿的生活。所以进化更趋向于选择促使身体肥胖的基因。”当人们开始耕作把粮食储存起来留在冬季吃,取代了以前用体内脂肪的储存方式,人们便开始丢失肥胖基因。
确实有些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就是长不胖,这是进化的特例,非属寻常。通常情况下,当食物非常丰富时,绝大多数人体内的基因都会使人发胖。
传统观念认为患肥胖症的原因是意志薄弱。但是洛克菲勒大学生物学家杰夫里·弗雷德曼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他说:“就像基因决定我们的身高一样,基因也决定我们胖到什么程度。”
不知在进化楼梯上的哪一段阶梯上肥胖基因开始与大脑建立起联系。最先了解这种联系的就是弗雷德曼。他于1994年发现了与肥胖密切相关的激素:瘦身蛋白。弗雷德曼说:“瘦身蛋白是精确调节体内脂肪和饥饿的复杂系统的一部分。当脂肪增多时,脂肪细胞释放瘦身蛋白,它则向大脑发出抑制食欲的信号。”此外,瘦身蛋白还向大脑发出加快代谢的信号。当体内燃烧脂肪时,瘦身蛋白含量也减少,于是大脑中的饥饿中便发出指令:“进食。”人就产生饥饿感。
在剑桥治疗的小孩具有的基因缺陷使他们的身体内无法制造出瘦身蛋白。由于发现了瘦身蛋白以及对基因缺陷病人的神奇效果,兴高采烈的医生们认为已经为减肥者找到了有效的武器。
但是瘦身蛋白缺乏症患者极为稀有。相反的有85~90%的肥胖症患者具有高于正常人的瘦身蛋白。问题并非这些人瘦身蛋白不足,而是大脑对瘦身蛋白的作用不敏感。
2004年3月,圣路易斯大学威廉·A·邦克教授报告说,他发现血液中的脂肪粒子——甘油三酯会粘堵血脑屏障,使瘦身蛋白很难进入大脑。胖人的甘油三酯增高,瘦身蛋白更难通过;因而胖人开始饥饿——进食——更胖的恶性循环。
不论是甘油三酯还是其他物质阻止了瘦身蛋白,一旦人的体重超标,缺乏瘦身蛋白使其很难减少体重。体重超标者需要更多的瘦身蛋白来抑制胃口。
但是当脂肪细胞减少时,瘦身蛋白也减少,这加强了饥饿感,并减缓代谢。这一切让大脑认为是饥荒又来了,于是决定储存能量并命令你多吃。结果是减了点脂肪,反倒又增加了体重。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减了体重,接着又反弹回去的原因;不过,这也提供了希望。科学家把火力瞄准于控制饥饿和过饱的生物通道,得到了治服肥胖症的新方法。
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试验能否通过给已经瘦身成功的人增添瘦身蛋白来巩固成果。其他生物化学家也加紧研制,以让减脂药丸早日问世。
一些科学家在寻找导致肥胖的病毒。早在20年前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某些病毒会造成鸟类或者哺乳动物发胖。韦恩州大学的营养生化学家杜温德霍称自己找到致人肥胖的病毒。他发现的是人的腺体病毒,称AD-36。在对1000人调查后发现,凡有AD-36抗体者(已经被感染)容易肥胖。杜温德霍解释,脂肪分子遇到AD-36时就会倍增。但是他并不认为病毒是致肥的唯一原因,遗传、代谢、习惯等都起作用。如果杜氏的假设正确,下一步将会开发疫苗。
有些人坐时双腿抖个不停,手也轻敲桌椅,还会来回走动,这些人具有烦躁基因。明星苏达梅约内分泌研究所列文医生在试验中让16人每天多摄入1千卡热量。2个月后,具有烦躁基因者体重不变,而其他人长了5公斤。
列文解释说:“具有烦躁基因的人对热卡十分灵敏。在过多进食后,他们会无意识地增加活动量。研究人员还鉴别出造成烦躁的蛋白质,将其注入老鼠后,使其烦躁不安。停止注射后,老鼠又懒散起来。科学家们已经在人体试验过若干促使代谢物质,包括二硝基苯酚、甲状腺激素等。遗憾的是它们都有潜在危害的副作用,不可用作药物。
专家们提示,减肥不可性急,也不能蛮干。人们可以通过节食减少4.5~6千克体重,这都是正常的。但是严重的肥胖症是基因决定的,不是通过节食就可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