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木与红木有什么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29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5:17

1、优点不同

檀木:其木质坚硬,香气芬芳永恒,色彩绚丽多变且百毒不侵,万古不朽,又能避邪,故又称圣檀。

红木:颜色较深,多体现出古香古色的风格,用于传统家具。一般木材本身都有自身所散发出的香味,尤其是紫檀木。材质较硬,强度高,耐磨,耐久性好。

檀木

红木

2、分类不同

檀木:世界上的檀木只有沈檀,檀香,绿檀,紫檀,黑檀,红檀,金药檀几种;紫檀乃檀木之首,紫檀密度在檀木中居中,置于水中紫檀在水中,绿檀在水底,檀香原木在水面上浮着。

红木:红木分为降香黄檀,檀香紫檀,花梨木,酸枝木,鸡翅木。

3、生长环境不同

檀木:檀木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

红木:红木生于阳坡疏林或灌丛中,海拔500-3300米。红木为热带地区豆科檀属木材,多产于热带*带地区,主要产于印度, 我国广东、 云南及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常见的名贵硬木。"红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称,广东一带俗称"酸枝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檀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5:17

1、优点不同

檀木:心材浅红、*、红褐色,久则转深,带紫,并常伴有深浅相间的条纹(似肌肉纤维一样)。结构略粗至细,纹理波状或交错。木材有光泽,无特殊气味和滋味。

气干密度多小于1.0 g/cm³。材质甚重硬。刨切、车旋、耐磨性能好。很耐腐,抗白蚁。主要适用于家具、地板、雕刻、工艺品、重型结构、运动器材、乐器等。

红木:颜色较深,多体现出古香古色的风格,用于传统家具。一般木材本身都有自身所散发出的香味,尤其是紫檀木。材质较硬,强度高,耐磨,耐久性好。

檀木

红木

2、分类不同

檀木:世界上的檀木只有沈檀,檀香,绿檀,紫檀,黑檀,红檀,金药檀几种;紫檀乃檀木之首,紫檀密度在檀木中居中,置于水中紫檀在水中,绿檀在水底,檀香原木在水面上浮着。

绿檀在密闭的薄膜下还会在木材表面形成晶莹剔透的絮状结晶物,这是因为其含有丰富有机质无法挥发而成结晶物,只要将密封的薄膜打开,絮状结晶物遇风逐渐消失。金药檀有一股沁人心脾的药香味,可提神醒脑清热。

红木:根据国家标准,“红木‘的范围确定为5属8类,29个主要品种。5属是以树木学的属来命名的,即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

8类则是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的,即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同时,红木是指这5属8类木料的心材,心材是指树木的中心、无生活细胞的部分。

3、生长环境不同

檀木:檀木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其木质坚硬,香气芬芳永恒,色彩绚丽多变且百毒不侵

红木:红木为热带地区豆科檀属木材,多产于热带*带地区,主要产于印度, 我国广东、 云南及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常见的名贵硬木。"红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称,广东一带俗称"酸枝木"。

扩展资料:

檀木物种保养:

新请来的檀木佛珠或其它工艺品因其原木材毛孔(植物的水管通道)还张开未闭,所以忌用水洗,否则木材中的汁液就会流失,影响佛珠的色泽。经手磨一段时间后,色泽越来越好,佛珠表面会形成紫檀自身分泌出来的包浆,色紫黑, 很好看。

因为是法器,所以不能随便乱放,更不能与味道粗浊的东西放在一起,这样不仅易使佛珠污染,失去原有的清香。如果遇到檀木色泽发暗,失去原有的光泽时,用一些保养红木家具的蜡打一下,再抛光,就又黑又亮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红木

百度百科-檀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5:18

1、优点不同

檀木:心材浅红、*、红褐色,久则转深,带紫,并常伴有深浅相间的条纹(似肌肉纤维一样)。结构略粗至细,纹理波状或交错。木材有光泽,无特殊气味和滋味。

气干密度多小于1.0 g/cm³。材质甚重硬。刨切、车旋、耐磨性能好。很耐腐,抗白蚁。主要适用于家具、地板、雕刻、工艺品、重型结构、运动器材、乐器等。

红木:颜色较深,多体现出古香古色的风格,用于传统家具。一般木材本身都有自身所散发出的香味,尤其是紫檀木。材质较硬,强度高,耐磨,耐久性好。

檀木

红木

2、分类不同

檀木:世界上的檀木只有沈檀,檀香,绿檀,紫檀,黑檀,红檀,金药檀几种;紫檀乃檀木之首,紫檀密度在檀木中居中,置于水中紫檀在水中,绿檀在水底,檀香原木在水面上浮着。

绿檀在密闭的薄膜下还会在木材表面形成晶莹剔透的絮状结晶物,这是因为其含有丰富有机质无法挥发而成结晶物,只要将密封的薄膜打开,絮状结晶物遇风逐渐消失。金药檀有一股沁人心脾的药香味,可提神醒脑清热。

红木:根据国家标准,“红木‘的范围确定为5属8类,29个主要品种。5属是以树木学的属来命名的,即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

8类则是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的,即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同时,红木是指这5属8类木料的心材,心材是指树木的中心、无生活细胞的部分。

3、生长环境不同

檀木:檀木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其木质坚硬,香气芬芳永恒,色彩绚丽多变且百毒不侵

红木:红木为热带地区豆科檀属木材,多产于热带*带地区,主要产于印度, 我国广东、 云南及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常见的名贵硬木。"红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称,广东一带俗称"酸枝木"。

扩展资料:

檀木物种保养:

新请来的檀木佛珠或其它工艺品因其原木材毛孔(植物的水管通道)还张开未闭,所以忌用水洗,否则木材中的汁液就会流失,影响佛珠的色泽。经手磨一段时间后,色泽越来越好,佛珠表面会形成紫檀自身分泌出来的包浆,色紫黑, 很好看。

因为是法器,所以不能随便乱放,更不能与味道粗浊的东西放在一起,这样不仅易使佛珠污染,失去原有的清香。如果遇到檀木色泽发暗,失去原有的光泽时,用一些保养红木家具的蜡打一下,再抛光,就又黑又亮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檀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5:18

它们在现在的《国标》里都属于红木类。

1 木之极品-小叶紫檀:其实紫檀木也分很多种,就像红木一样,弄不好就被忽悠了。紫檀木被《中国树木分类学》分类为“紫檀属豆科植物,约有十五种”。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紫檀木只有一种,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叶紫檀”。
小叶紫檀,为檀科紫檀属植物,以印度紫檀最优。最早对于紫檀的记载是晋·崔豹的《古今注》,时称“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
紫檀非千年不能成材,并且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在各种硬木中紫檀木质地最为细密,木材的份量最重,入水即沉。小叶檀木纹不明显,色泽初为橘红色,久则深紫色如漆,几乎看不出年轮纹。脉管纹极细,呈绞丝状如牛毛。并且小叶紫檀还是一味名贵的中药,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紫檀能止血、止痛、调节气血。
“紫”寓意着祥瑞,在加上紫檀特有的优良木性及稀有程度,所以在明清两朝,紫檀木便倍受皇家所珍视。两朝的皇帝都不惜重金,集天下之能工巧匠打造各种紫檀家具、饰物。这些东西在当时来说,就实属极品,更何况流传至今?加之这些,好象给紫檀木蒙上了一曾更加神秘的色彩。其实欧美人士重视紫檀的程度较我国尤甚,据说拿破仑墓前有个15厘米长的紫檀棺椁模型,参观者都无不惊讶而羡慕,以为稀有。所以说对于紫檀木“寸木寸金”这样的说法丝毫不为过。
小叶紫檀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将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物,倾倒时能连成线。这是鉴别紫檀木的有效方法。
2红木:
《古玩指南》一书中二十九章曰:“唯世俗所谓红木者,乃系木之一种专名词,非指红色木言也”“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这是书中对老红木的评价。现在人们之所以要加上一个“老”字,是因为要区别于我们现在所谓的“红木”。

老红木,广东多成为红酸枝,长江以北则称为老红木。(其实要按照现在的分类来说,老红木也只是红酸枝里面的一种,他们并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在这就暂不做详细介绍)它与黄花梨等同属豆科植物中的蝶形花亚科黄檀属。其木质与颜色相似于小叶紫檀,年轮纹都是直丝状,鬃眼比紫檀大,颜色近似枣红色。其木质坚硬、细腻,可沉于水,一般要生长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区别于其他木材的最明显之处在于其木纹在深红色中常常夹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条纹,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
其制作家具的工艺也应和紫檀木一样,即最后的工序应使用调匀底色,然后烫蜡的方法,千万不能使用普通硬木的做法---用漆。因为老红木饱含蜡质,只需打磨擦蜡,即可平整润滑,光泽耐久,给人一种淳厚的含蓄美。如果采用现代的擦漆工艺,恰恰掩盖了其木质的优良本性和纹理的自然之美。且老红木用漆来处理,容易给一些厂家将其它木材掺杂其中,为其混水摸鱼提供便利。

在明清两代,老红木与小叶紫檀、黄花梨并称为宫廷专用的“三大贡木”。

参考资料:http://ke.china.alibaba.com/doc/view-d2976300.html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5:19

红木分为五属八类共33种木材是中国高端名贵木材的代名词,最大区别就是檀木也就人们常说的小叶紫檀,是属于红木中的紫檀属,所以红木和紫檀木不是一种东西,红木只是名贵木材的统称,小叶紫檀为紫檀中的精品,密度大棕眼小是其显著的特点,且木性非常稳定,不易变形开裂,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为木材之首,被人们称为“帝王之木”,据统计每年网购加上实体店购买手串类的交易额达数十个亿之多,但基本上真品的小叶紫檀非常少,除了以儿孙福小叶紫檀为首的三大名檀外,基本上普通买家很难能买到真正的小叶紫檀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