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4:2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9分钟前
范增是项羽手下的第一谋士,要说此人之才能,可足以与张良、陈平等人相匹敌。范增并非老朽无用,此人之才略,是有史可据的,项羽之所以后来会走向失败,正是因为失去了范增的辅佐。
范增一开始并没有追随项羽,其最初看好的人是项羽的叔父项梁。当时,项梁是反秦武装的领袖之一,范增看到了项梁的实力,才决心投效到他的身边。
项梁被章邯击败后,范增转而做了项羽的谋士,因为项梁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项羽才拜其为亚父。范增是项梁、项羽叔侄的恩人,正因为有了范增的辅佐,项羽才逐渐由弱增强。
范增有远略,其第一个表现就是扶立义帝熊心,这个看似无用的举措,实际上大有用处。项梁刚刚起兵,就需要凝聚楚人之心,而唯有扶持义帝,才能做到一心向外。扶持义帝,等于说项梁起兵就是合法的,也正因为如此,各路义军才甘愿投效到项梁的麾下。帮助项梁筹划这一谋策的正是范增,义军谋士众多,唯有范增一人看出了拥立义帝的重要性,足见此人之远略。
范增并非是无用老朽,此人谋略超群,可以和张良相匹敌。张良的谋略更多的在于人事和军事指挥上,而范增的谋略则在筹划。一个重在具体战术的实施,一个重在战略的谋划,这就是两人的区别。战术指挥更容易表现一个人的才略,而战略规划只是基础,它只有在胜利的基础上才能体现一个人的才略。因为项羽与范增后期在很多问题上发生了冲突,由此才导致了范增的计谋始终无法奏效,这也就让人觉得范增有名无实,其实并非如此。
张良和陈平一样,都喜欢以具体的计谋行策,特别是陈平,更乐于人事的挑拨。他利用项羽和范增的冲突点,不断得向二人施加压力,由此才导致范增后期长期得不到项羽的信任。范增这样一个战略规划家,在面对敌方具体的计谋时,也是束手无策,他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项羽训呵自己。
范增长处在于战略上的规划,他是一个极有战略眼光的谋士。巨鹿之战前,项羽诛杀宋义,范增则趁机扶持项羽为主。他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凝聚人心,足见此人之才略。范增有自己长处,可惜的是,当他面临具体的决策时,有时却表现的非常顽固,这就让项羽非常不满。范增执拗的性格,再加上他不通人事常理,直接导致其后期难以在楚营中立足。
战略家有战略家的长处,且范增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以他和张良相比较,我觉得二人应当不相上下。范增在处理具体事务上的计谋可能不如张良,不过,他的远见卓识却远远高于张良。
项梁死后,范增倾力辅佐项羽,项羽狂妄自大,项梁也曾多次进行劝说。我们从项羽后来的错误决策也能发现范增的谋略,楚汉之争前夕,项羽设计杀害义帝,当时,范增对项羽这一举措非常反感,曾不止一次的劝说,可惜项羽最终没有听从。鸿门宴上,范增劝说项羽除掉刘邦,又是项羽念及旧情,没有动手,这一次次的失误,使得范增逐渐对项羽失去了希望。
范增有谋略,只是当权者根本不认可,如果项羽能采纳范增的计谋,恐怕天下早已统一,也就没有必要进行楚汉之争了。项羽败就败在自大上面,这和范增的谋略一点关系也没有。
热心网友 时间:9分钟前
是范增,他的个人能力以及才华都是非常的强,总是会给项羽提出很多的策略,项羽之所以每场战争都能打赢,这其中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范增的建议。
热心网友 时间:1分钟前
项羽的军师其实就是他叔叔,他叔叔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经常在他旁边为他出谋划策。
热心网友 时间:5分钟前
那个人就是范增。范增为了项羽的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项羽还是怀疑他的忠心。
热心网友 时间:7分钟前
范增居鄛人,今安徽巢湖市居巢区亚父乡又传安徽桐城练潭人,秦朝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后来封为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