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5: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8:03
(1)以时间闪回的方式组织材料
第一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的第三段,加进对港督府历史的追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第二层写广场告别仪式时,第六段加入“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旗”,“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
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感很强,而且突出了英国在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2)细节描写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细节的交代,如“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了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志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特别行政区区旗的水警汽艇护卫下”……把事情的因果、始末交代得具体、清楚。这样一个旷古未有的仪式,可描述的细节很多。但作者只从“告别”切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终结与开始”这一主题,所有的细节均服务于这一主题,不枝不蔓,清清楚楚。
(3)气氛烘托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实写,但在这里做交代,对“告别”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至于“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的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则将“新”与“旧”、“撤离”与“交接”、“终结”与“新生”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英国不愧为最有绅士风度的国家,他们把告别仪式搞得绅士味道十足。港督府的旗帜是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的,这一特定乐曲的选择,英国人煞费苦心。“日落仪式”的命名以及“日落”时间的选定,都可见到英国皇家的气派与风范——完美的结束与始终如一的矜持、高贵。“不列颠尼亚”号,这艘以大英帝国国号命名的游轮,在完成接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的末代使命后也即将退役。通讯的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些特点,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烘托了主题。
参考资料:
理解这篇课文,需要知道什么是不列颠尼亚,以及不列颠尼亚这一称谓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不列颠尼亚(Britannia),也译作布列塔尼亚,是罗马帝国对大不列颠岛的拉丁文称呼,也是建立的不列颠尼亚行省的名称。不列颠尼亚被罗马人神化,称不列颠女神,后来演变为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成为英国的别称,敬称。不列颠尼亚这一称谓,在英国人心目中是非常庄严神圣的,就像中华这一称谓之于中国人民一样。要说有所区别,那就是当年,也就是18世纪上半叶,詹姆斯·汤姆森(James Thomson,1700–1748)创作了同名诗作——《统治吧,不列颠尼亚》,在他40岁的时候,即1740年,这首诗被托马斯·阿恩(Thomas Arne)谱曲改编成同名合唱歌曲,即英国海军军歌,同时也是英国国歌之一。
当年正是唱着这首歌曲,英国击败了对手,称霸海上,成为日不落帝国;也正是唱这首歌曲,英国进攻大清王朝,占领了等地。如今这首歌以及这首歌所表达的意境仍为英国人所钟情怀恋,每逢重大活动庆典,如BBC逍遥音乐会千年演唱会等,英国人都会摇动旌旗,齐声高唱!
这里摘录两段歌词帮助网友理解:
统治吧,不列颠尼亚
詹姆斯·汤姆森 原创
张鸣雨 译
(译作独家版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当大不列颠奉天承运,
率先从蔚蓝色的海洋中崛起,
崛起,崛起,崛起,
从蔚蓝色的海洋中崛起!
这是上苍的垂爱,
大地的眷顾和专宠。
护佑天使齐声歌唱:
统治吧,不列颠尼亚!
不列颠尼亚统辖海洋,
不列颠人永不为奴!
万邦之中汝最神圣,
消灭*,驱逐暴君是汝使命!
使命,使命,使命
汝之神圣的使命!
繁荣与汝同在,
伟大、自由与汝同行,
恐惧和嫉妒才是外族的心情。
统治吧,不列颠尼亚!
不列颠尼亚统辖海洋,
不列颠人永不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