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3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8
一)语文教学应注重正确审美观的渗透
所谓审美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审美把握,它同真理观、伦理观一起,构成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的看法。一切美的追求、美的鉴赏、美的创造都必须以正确的审美观作为指导。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表现出了鲜明的审美倾向性,反映了一定时代、民族、阶级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这些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是语文教学发挥美育功能的坚实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在教育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语文教材所提供的审美对象来看,它蕴涵着宽广而深厚的生命意识和充满人性、人情的审美情趣。由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在文学中发挥到了极致;也由于文学是“人学”、“心学”,美的文学就是美的情感,它能“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鲁迅),犹如青少年身上的“通灵宝玉”。所以并不是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知识课或文学鉴赏课,而是要求将文学作品中美的言语对象化于学生的语感和美感,将文学作品美的观点、美的情感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真正达到培养、提高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目的。
比如,我国古代的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作品中都表现出各种高尚的审美情趣。陶渊明的作品独爱傲霜的菊花,陆游的诗作赞美圣洁的梅花,王安石歌颂挺拔的松树,郑板桥的诗画偏爱青竹,抓往这些,可以引导学生追求对自然美的健康审美情趣。而那些反映生活的文学作品,如:《背影》、《清塘荷韵》、《白蝴蝶之恋》等饱含着积极、进步、健康、高尚的*,我们通过这些作品的分析和鉴赏,更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去追求美的境界。应当指出,最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开放,腐朽没落的审美情趣与错误的审美标准,也对青少年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对付这些消极东西,只靠枯燥的、单调的说教,已经越来越难以奏效。而语文课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却能在树立学生正确审美观方面发挥出不同凡响的优势。
(二)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所谓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审美能力的获得和发展,主要依赖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和审美教育。所以,在语文课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青年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观照和喜爱,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的感受、想象 、鉴赏和理解能力。
然而,语文美育又完全不同于老庄“自然无为”的美育思想,把世间万物仅仅看作观照、欣赏的对象,以求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然而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审美能力的培育,则不应是理性的启发、诱导和吸引,而是融化在教学过程始终的无形操作,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同时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审美体验和理解,帮助学生发扬其审美个性。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除自己充满*外,还要根据所授内容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步骤,精心组织教学流程,细致考虑课本中的情感因素,从作品的语言、形象、意境等方面,下功夫培养青年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与作品的人、事产生共鸣,从而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
1.通过鉴赏文学语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是一条美的长廊,语文的领地处处有美。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语言“点化”有时如同中国画中的“渲染”技法一样,可创设情景,激发情绪,加深对作品的理想和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美的语言,是点化*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把握词语的感*彩,不同的句型、语调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领略语言美中得到美的享受。如色彩素淡朦胧、旋律和谐 悦目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雄奇峻拔、文物荟萃的泰山奇观(《雨中登泰山》)。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石乱而穿空,实写赤壁矶之险峻雄奇,动心骇目。尺涛拍岸,为怒涛汹涌,浪花千叠,如雪堆积不断。“吹”、“拍”、“卷”,用语雄劲凌力,表现出冲破一切阻力不可扼止的伟丽,让人隐约可见当年赤壁大战的激越雄壮。此描写有音响,有色彩,有态势,气象阔大,笔力飞动,可谓用词精妙的典范。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把握文学语言的关键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注意它们创造的深远的意境和美学情趣。
2.通过分析文学形象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美只能在形象中出现”。(黑格尔)文学是作家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生活图画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因此,语文课的教学必须突出文学形象。作品中不朽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富有强大的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美学价值 。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思想为指导,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的典型化形象的美。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勤劳、纯朴和善良的形象,她劳作时含笑,不计较劳累、辛苦,深爱自己的乳儿,一种宽厚形象跃然纸上。讲授这一类课文时,应让形象说话,把艺术形象再现于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感受和共鸣。
3.通过体会美的意境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所谓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别林斯基)。意境优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才强。
如杜甫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这首诗,全是写景,春色如画:杨花撒满小径,荷叶点缀小溪,竹笋暗生,小水鸭傍母而眠。从景物中一股融融春意扑面袭来,诗人那种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和闲适自得之意亦自画里涌出。景色和画面中虽一无处涉及情字,但情藏景中,处处都在抒情,真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意境的这种创造方式,历来最受人们推崇,因为它在风格上极为含蓄,达到了如司空图所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因此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显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教师应注意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欣赏理解作品的意境的同时,深刻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
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重点就是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想象出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 般的月光,月光下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一切都显得如此恬静、淡雅、高洁。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 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你可曾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意境?有的同学可能想到了在家乡的夏夜,月光下静静 流淌的小河,清新、宁静、富有诗意。作品的艺术美唤起了学生心中生活美的回忆,从而加深了对《荷塘月色 》的意境的理解:作者不满现实社会,向往宁静的自由生活,然而找不到出路,因此心中颇不平静。他带着这 种心情来欣赏充满宁静美的荷塘月色,希望从中得到暂时的解脱。
二、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审美心理机制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审美心理要素主要由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以及审美创造(包括灵感)等构成。在语文审美教育中,学生的审美心理机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倾向和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要通过与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对话,来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验和感悟,这是学生获得审美心理体验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语文素质、人文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和充实的过程。
审美快乐的动力机制包括:“生命”的意识、体验和创造。中学生作为审美的主体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保留着人类童年的某些天性,但他们的审美活动已不再是简单的拟人式的内外同一,而是以再造性为主要特征的审美心理活动。中学生除了语感、美感的再造性内化外,还有创造性的内化,即学生能冲破已有的审美定势和文学定论,想前人之所未想,发前人之所未见,获得新颖而独特的体验和见解。
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如在讲授《荷塘月色》时,由于青少年初具的对异性的朦胧的交往需要,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把随风摆动的杨柳看成是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把月亮看成是娇羞的女子的脸庞。这就说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但存在教师带学生动,而且还存在学生带教师动,师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从而进入一种互动、合作的“教学相长”的最高境界。
再如在讲授舒婷《致橡树》时,笔者曾要求学生仿照其象征手法作一首诗,就有学生将一粒种子比喻成一种希望和光明,有的竟把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比喻成自己最忠实的好朋友,要“陪伴他到永久 /永久”。可见,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审美能力,而且要重视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心理机制,鼓励学生基于其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发表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学生也才能客观地发现审美对象中的生命意义。进而引导学生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追求理想的人格,美化人们的环境和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语文教师应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做美的使者
美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而语文教师要自觉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审美素养,自觉地运用美学知识进行教学,努力做到以美育人,寓美于教,这样才能无愧于美的使者称号。
(一)提高审美感知力
帕克说:“感觉是我们进入经验的门户”。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审美当然也须从感知开始。审美感知力要求主体对美的诸因素能直接把握和领悟。即通过感知形成表象,入境见形,从而激起美感,产生美的愉悦。因此,语文教师的审美感知力表现于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既能零散地感知审美对象,不轻易放过一字一语,又能从整体上去把握,透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进行深层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进入美的领域,并领略美的意蕴。
审美感知力的具备需要一定的生活底蕴。语文教师应不断积累生活,丰富自己的阅历,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在美的长廊中感知到美,并能在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去体认文字形象美,感悟语言音乐美,品味词语意蕴美,领会句式变化美,把握整体风格美,从而把语文课教“活”、教“实”、教“美”,让学生在对美的感知中获得高品位的默契,使师生都体验到审美的愉悦。
(二)提高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力指对审美对象的欣赏评判能力,是比审美感知力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这一审美能力。
审美鉴赏力的具备,不仅要有扎实的美学知识 ,还须有一定的审美观念、趣味、理想作为鉴赏的标准。语文教师首先要根据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情感,使自己从作者崇高的精神美和自身创造的价值美的享受中受到强烈的感染。
如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辛弃疾、苏轼两位豪放词人的代表作,在鉴赏时可作如下的评判:两词“借古”方式同而“喻今”目的异,辛在“警今”,苏在“伤今”;两词风格异,辛虽悲怆却不幽怨,悲而且壮,如号角催人奋进,苏在旷达超脱中透出无可奈何之情以及强作旷达的低沉情调;典故运用也有别,辛词多典连用,多角度训鉴,以典写情,苏词以典传神,怀情写典。语文教师的深刻审美鉴赏力是引导学生在美的海洋里孜孜以求地遨游、开窍、顿悟 的重要保证。
(三)提高审美创造力
赞可夫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审美创造力,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审美者。语文教师的审美创造力又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必须以审美感知力和审美鉴赏力为基础,有时还需要 特殊的禀赋和才能。语文教师必须按美的规律,搞好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的高激励功能、高效率功能和美育功能。只有具有创造力的教学设计,才会使学生越学越美,越学越乐,美在其中,乐在其中,如坐春风。
语文教师是否具有审美创造力是衡量其是“教书匠”还是“艺术家”的重要区别之一。一堂好的语文课,恰似高雅别致的艺术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审美创造力,既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感受到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形象性、生动性、音乐性,通过创造美的语境,再现文章的声感美,把学生带入意境,“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从而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语文教师只有讲究了教学的创造美,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才能,显示自身的本质力量,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美风格。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渗透美育知识,时时奏响学生心中美的音符,叩击学生敏感的心灵,使他们的好奇心,未知欲和鲜明的想象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照亮那些美丽但幽暗的角落,让一切珍贵的东西闪光,才能实现肩负培养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才能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实现自身美育与情育的统一。
参考资料:www.dqgc.com/showts.asp?id=29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8
同意,我特别爱看高中语文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39
同意。通过学习及掌握它的知识而贯穿我们的一生,使我们终身受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0:41
是的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