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4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6 15:23
古今异义:
① 走:跑;“录毕,走送之”;今表示行走。
② 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③ 趋:奔赴,快走;“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今表趋向。
④ 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一词多义:
① 书:书籍,“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信,“与朱元思书”。
② 以:用,“以衾拥覆”;连词,因为,“以中有足乐者”;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家贫,无致书以观”,“俯身倾耳以请”。
③ 道:名词,学说,“益慕圣贤之道”;动词,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④ 患:动词,担心,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名词,忧患,“无冻馁之患矣”。
⑤ 其:他,“俟其欣悦”;他的,“门人弟子填其室”。
⑥ 至:周到,“礼愈至”;到,“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⑦ 故:连词,所以,“故余虽愚”;副词,特意,故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⑧ 若:好像,“烨然若神人”;如,“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⑨ 质:动词,询问,“援疑质理”;名词,本资,资质,“非天质之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6 15:23
通假字
⑴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⑵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一词多义
患:
⑴担忧,忧虑,动词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⑵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
故:
⑴因此,连词(故余虽愚)
⑵特意,故意,副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慕
⑴仰慕(益慕圣贤之道)
⑵羡慕(略无慕艳意)
另外,那些虚词,比如:而、以等,几乎都是,你不妨看看。
古今异义
余幼时即嗜学 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余下。
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益慕圣贤之道 益:古义:更加 今义:好处。
余立侍左右 左右:古义:身边 今义:大约。
日再食 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博士:古义:大儒,博学之士 今义:硕士后的学位。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佩戴。
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手自笔录。笔:名词作状语,用笔。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缊袍敝衣:缊袍敝衣:名词作状语,穿着破旧的衣服。
未必找的全,你可以再试着找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6 15:24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佩戴。)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不必若余之手录。(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寓逆旅。(寓:名词作动词,寄住)
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形容词作名词,鲜鱼和肥肉)
一词多义
1、以:
(1)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
(2)介词:把,用 (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
(3)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2.之:
(1)结构助词: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 (走送之)
(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
3.患:
(1)担忧,忧虑,动词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
4.故:
(1)因此,连词(故余虽愚)
(2)特意,故意,副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5.道:
(1)学说,名词(益慕圣贤之道)
(2)说,动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6.至:
(1)周到,形容词(色愈恭,礼愈至)
(2)到,动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质:
(1)询问,动词(援疑质理)
(2)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
8.色:
(1)脸色(未尝稍降辞色)
(2)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3)颜色(课外)
9.而:
(1)表转折:但,却(足肤皲裂而不知)
(2)表修饰:(久而乃和)
10.卒
(1)同“猝”。仓促,急速 (行西逾陇卒)
(2)突然 (则亡以应卒)
(3)死
(4)完毕
(5)终于
11.或
(1)有时(或遇其叱咄)
(2)有的人(或以钱币乞之)
12.慕
(1)仰慕(益慕圣贤之道)
(2)羡慕(略无慕艳意)
13.虽
(1)虽然(故余虽愚)
(2)即使(虽人有百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6 15:25
词类活用: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腰佩。)
手自笔录。 (手,名词作动词,用手,亲手)
古今异义: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今指喝的汤。)
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走)
一词多义:以:1.来 (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
2.把 (以书假余)
3.用 (以衾拥覆)
4.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之:1.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 (走送之)
3.主谓间,取消句子性 (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之味之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