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8:5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5:32
中国5000年的辉煌历史和文化源头在夏商周,这是中国文化的前轴心时代,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中国史学界一直坚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母源与主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人类文化史上,有亚非欧五大文化中心,即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地区,西亚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南亚次*地区,中国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和欧洲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唯一有史料可查,绵延5000年不断的只有中原文化。
华夏历史文化一向主张创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要求君子“与时偕行”,每天都要进步,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诗经》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是继承商而来,虽是旧邦,使命是新的。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旧邦,但有新命,新命就是现代化。商周时期的人为了让子孙牢记使命,不断创新,把这些话刻在器物上,甚至要求他们做到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不要保守,要创新,要进步。早在周朝人们就认识到创新有利于发展,不创新就会落后,落后就没有生命力。河南提出创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重心是传承和创新。传承和创新是中原区域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是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壮大并得以提升的。
要想认识、了解和传承华夏历史文化,就必须对华夏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分辨其精华和糟泊,取其精华为今所用。所谓创新,就是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华夏历史文化的现代性、创造性转化,融入现代精神、科学精神、市场精神、法治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活力,让华夏历史文化转化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动力,为中原崛起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2. 传统文化所彰显的魅力屡屡让世人惊叹,加之传统文化的稀缺性,国学经典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世界几大古文明只有中国文明一以贯之,延续至今,没有断裂,中华文明的消化力与顺应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尽管众多专家学者与国学爱好者也都组织过各种活动,试图让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发扬光大,但影响甚微。一方面是由于规模不够,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影响,必须分阶段施行,由有影响力的“国学信徒”去影响更广泛的人群。
“国学启蒙教育师资班”项目负责人之一的李广斌教授谈在接受采访时就谈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否承载“师道”,是否具有师德师品和能力,直接决定着文化推进的效果。就国学教育的推进来说,首先要让我们的老师了解国学经典,领悟到国学经典的精髓,才能带动国学经典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现在全国各地大量的幼儿园和小学开始重视国学特色,但是真正懂国学,能够教好国学的老师却不多,出现了大面积的“教师荒”,这是国学教育推进的障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5:32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位中国大学生去国外留学,外国人画了个符号( )问这位大学生:“能帮我解释一下这个符号的含义吗?”“对不起,我不知道。”他露出迷茫的眼神。外国人接着又问:“那‘诸子百家’的著作您读过那些呢?”“对不起,我没读过。
”老外很奇怪。在他看来,这应该是中国人的必修课。 “那您会唐诗吗?”这位中国的留学生眼前一亮——立刻吟道:“床前明月光”。让老外笑掉大牙。其实“ ”叫“阴爻”,“ ”叫“阳爻”。
“阴”即“地”,“阳”即“天”。中国有句古语叫“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个问题暂且不论,但当代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素质确实令人担忧。 试想一下,对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还叫中国人?到这,似乎有人要反驳我:“当今国学多‘热’呀!还用担心当代国人的传统文化素质?”是的,国学“热”我不反对。
但你不觉得那是种“虚热”吗?有那所学校将国学教学纳入正常教学课程?又有几个熟读“诸子百家”的人呢?相反,国外孔子学院四处林立,对外汉语教师缺口竟达数万。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种种事例在向我们昭示,光大传统文化已是刻不容缓。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当代国人文化情结缺失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很早,远的不说。新文化运动时便有盲目的抛弃性,甚至有人提出“取消方块字,使用字母文字。”钱玄同先生更是提出“将线装书扔到厕所里去”。
再看“*”时期,中国人是以一种怎样的狂热,几亿人齐上阵去摧毁自己的文化。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是造成了“*孔家店”的冤假错案。孔子的“三纲”便是攻击的靶子。然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种封建糟粕的观点是董仲舒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