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42
共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8-15 19:19
1、逃避亲密关系是“恐惧型”依恋类型特征,高回避、高焦虑。
2、内心期待亲密关系,但因害怕受伤,而表现出犹豫和抗拒。既想依赖又希望。这种对依赖的抵触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对自己的评价较为消极,怕被拒绝,或担心自己离不开对方,因而避免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进入亲密关系之后,又担心被抛弃,时常感到恐惧。爱人不在身边时不安,爱人在身边又有点厌烦。在亲密关系中,希望有掌控感、自我价值的证明感,追求平静与轻松。
3、与爱人有冲突时,他们更喜欢以间接方式表达不满,如疏远冷淡。他们也容易做“爱的逃兵”,想做先放手的人,以此缓解内心的焦虑和被控制的感觉。对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恐惧的心态,让他们表现得若即若离,总在亲密与疏远之间挣扎。因而,恐惧型最容易将自己陷入无序和混乱。
热心网友 时间:6分钟前
一个人,总是喜欢逃避亲密关系,其实是跟原生家庭有密切关关联的,关于这一点可以多说一些。
可以从“依赖“这个角度来说说,如何通过走进原生家庭来疗愈内心创伤,重新拥抱爱与亲密。
有的人,表面上是增强好胜的,其实内里有一些原因是可以解释的,比如说“争强好胜”的你,其实是在逃避亲密关系。
1.成人的依赖,主因是童年发展需要未被满足
回想自己身边的朋友,看看有没有这样的人:
有一个朋友,他特别,个性是争强好胜,但他的朋友不多,和他人关系不亲近,如果我们走进他们,他们有时会表现出不安的神情。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我和一个女生认识有7、8年了,但我和她的关系并不亲密,换句话说,我走不进她的内心。
因为她的防御意识特别强,不愿相信他人,也不想用自己的事情去麻烦别人。比如,她租房搬家,总是一个人弄,我问她为什么不和我说,她说怕我没有时间,也觉得担心麻烦我。
其实,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她没有把我当朋友,或许是她不想和我交朋友,但在我看来,她是不会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因为她和其他人也一样,总有些距离感。
当然,我们不是和谁都要敞开心扉,但那种相对亲近、可以帮助自己的人都没有,或许就是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她给我的感觉是很能干,但又觉得很可怜。因为我觉得过于要强的人,内心是缺少温暖和爱的人。
换句话说,那些争强好胜的人,多数是没有被人好好宠爱过的人。因为从小缺少家人的宠爱,所以说他习惯了。
她和我说过,自己从小就很,习惯了自己做一些事情去解决问题,所以不愿麻烦别人。她从小在奶奶家长大,上学后才回到父母身边,父母也很忙,很少关心她,和父母关系也不亲近,因为她知道依赖父母的结果,不一定自己就能得到重视,说不定还得到训斥。
可见,她的依赖,和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热心网友 时间:7分钟前
回避型依恋。
对于伴侣、朋友、家人是回避型依恋者来说,与他们交往,有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与他们相处的建议如下:
1、 不要强迫他们
回避型依恋者典型的表现就是排斥亲密关系,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拒绝亲密的行为。如果他们排斥做亲密的行为,别强迫他们做,给他们留点自己的空间,强迫只会让他们更加排斥,甚至会排斥你的靠近。
2、 实话实说
可能与回避型依恋者交往久了,便能够摸透他们行为和情感反应的规律,难免会产生“怎么又是这样”、“又躲着我”这些想法。这时应该表达自己的需求,与回避型依恋者沟通,而不是用过去的经验去应对当下的情形。
热心网友 时间:1分钟前
在亲密关系中有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目前研究也发现当成年人进入亲密关系时,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的行为和婴儿非常地相似。
上世纪60年代,试验发现婴儿要么属于“安全型”、要么属于“焦虑型”、要么就是“回避型”。
如果一个“安全型”婴儿的妈妈离开房间,他马上就哭起来,但妈妈一旦回来,他就能冷静下来,又开始玩起来。
“焦虑型”婴儿则显得忧虑,而当妈妈回来的时候,他一边推开妈妈,一边掉眼泪。
最后,对于“回避型”婴儿,当妈妈离开房间,再返回时,他的表现是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是试验表明他的心律和压力水平(荷尔蒙、皮质醇)升高。
我们是哪种“依恋类型”的人(依恋类型的形成取决于抚养方式和成年后的经验)决定了我们如何在亲密关系中表现。
基本上来说,安全型的人对情感亲密很自在,一般热情和忠实。焦虑型的人渴求情感亲密,常常沉溺于亲密关系,担心伴侣是否爱他们。回避型的人则视情感亲密为自我的丧失,会和伴侣保持距离。
newvideo
判断你的依恋类型
通过运用依恋理论,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行为看起来不再令人迷惑和复杂,而是相当地具有预测性„。所以,你是哪个类型的人呢?
1. 焦虑型的人
你拥有获得美好的亲密关系的能力。但是你常常害怕伴侣不希望和你一样想保持亲密。你在亲密关系中消耗了大量情绪能量。你对伴侣情绪上的任何小变化都很敏感,过于个人化地理解伴侣的行为。
你担心不能按时地收到伴侣的信。当你觉得伴侣远离自己时,你就会做以下的事情来表达你的焦虑: A. 等电话的时候,不停地打电话、发短消息或是发e-mail,在他的办公场所闲逛期望能碰到他; B. 当他回电话或是回家时,你却忽视他以惩罚他,当他说话时或是离开房间时,你露出难以置信的目光。 C. 威胁着要离开,心里却希望他挽留你; D. 和伴侣谈起其他的男人,让他嫉妒。
以上这些都是过度敏感的依恋系统的信号。在你从伴侣那里得到明确的迹象表明你们的亲密关系很安全之前,哪怕是一点有什么不对劲的信号,都会让你非常紧张,不能平静下来。
2. 回避型的人
保持性对你而言很重要,所以你常常选择自由而不是情感亲密。当你想要接近别人的时候,你会因为太亲密而感觉不自在,所以你试图让伴侣保持在一臂之遥。你不会花很多时间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对方拒绝。你不会向伴侣敞开你的心扉,所以他们常常抱怨你疏远冷漠。在亲密关系中,对伴侣控制你或侵犯你的迹象,你常常保持高度警惕。
不管你是单身或正拥有一段亲密关系,你总是使用各种各样的“去活化策略”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些策略包括:
A. 说“我还没有准备好承诺”-但是已经和伴侣相处,有时已经好几年了; 把焦点放在伴侣的缺点上:他讲话的方式、他的穿着等等;
B. 渴望前任伴侣或者等待真命天子;
C. 和别人调情,把不安全感带进亲密关系中;
D. 不会说“我爱你”-却暗示你对对方有感觉;
E. 当亲密关系很顺利的时候突然离开(如约会后不打电话);
F. 缔结不可能的亲密关系,比如和已婚男人;
G. 避免身体接触-比如,不想和对方睡一张床、不想做爱、走在伴侣前面好几步。
如果你是回避型的人,你就会使用以上这些策略,确保你爱的人不妨碍你的自由。但是,最终有一天,这些策略会阻碍你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
热心网友 时间:4分钟前
1、逃避亲密关系是“恐惧型”依恋类型特征,高回避、高焦虑。
2、内心期待亲密关系,但因害怕受伤,而表现出犹豫和抗拒。既想依赖又希望。这种对依赖的抵触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对自己的评价较为消极,怕被拒绝,或担心自己离不开对方,因而避免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进入亲密关系之后,又担心被抛弃,时常感到恐惧。爱人不在身边时不安,爱人在身边又有点厌烦。在亲密关系中,希望有掌控感、自我价值的证明感,追求平静与轻松。
3、与爱人有冲突时,他们更喜欢以间接方式表达不满,如疏远冷淡。他们也容易做“爱的逃兵”,想做先放手的人,以此缓解内心的焦虑和被控制的感觉。对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恐惧的心态,让他们表现得若即若离,总在亲密与疏远之间挣扎。因而,恐惧型最容易将自己陷入无序和混乱。
热心网友 时间:9分钟前
1、逃避亲密关系是“恐惧型”依恋类型特征,高回避、高焦虑。
2、内心期待亲密关系,但因害怕受伤,而表现出犹豫和抗拒。既想依赖又希望。这种对依赖的抵触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对自己的评价较为消极,怕被拒绝,或担心自己离不开对方,因而避免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进入亲密关系之后,又担心被抛弃,时常感到恐惧。爱人不在身边时不安,爱人在身边又有点厌烦。在亲密关系中,希望有掌控感、自我价值的证明感,追求平静与轻松。
3、与爱人有冲突时,他们更喜欢以间接方式表达不满,如疏远冷淡。他们也容易做“爱的逃兵”,想做先放手的人,以此缓解内心的焦虑和被控制的感觉。对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恐惧的心态,让他们表现得若即若离,总在亲密与疏远之间挣扎。因而,恐惧型最容易将自己陷入无序和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