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2:5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3 16:13
徐达:明代开国第一武将,配享太庙,位列功臣榜第一,用兵如神,多用谋略,生前封公,死后封王;对朱元璋极为恭谨,在外交战,每策必报朱元璋。朱元璋以其功高谋深,命其便宜行事。病死,后代公侯颇多,贯穿有明一代。对他的死有两种传言,一为达背部脓肿,朱元璋送去烧鹅,达明朱元璋赐其死之心,自杀而亡;一为达西征王保保,大败而归,损失数万,朱自此疏远达,并寻机杀死。前者颇感荒谬,后者亦不合情理。有机会再谈吧。
常遇春:明代开国第二武将,配享太庙,位列功臣榜第二,勇猛异常,战无不胜,攻克北京后不久暴亡;对朱元璋极为忠心。朱元璋手下原有三员大将闻名天下:邵荣、徐达、常遇春。邵荣资格老,功劳多,可数第一,遂有不臣之心,被朱元璋发现后,本欲革职免死。常遇春挺身而出,称臣子当中心不二,邵荣这样的反臣竟然可免死,则自己与邵荣不能并存于世。朱元璋听了之后“下了狠心”,含泪斩了邵荣。常遇春死后,朱元璋极为悲痛,封常遇春王,子茂世袭国公位。
徐达、常遇春有领袖众将的能力和功劳,是朱元璋在军事的左膀右臂,徐达在政治上也是牵制李善长、胡惟庸的重要人物,可惜一人早死,一人长期在外领兵打仗,从而放任了胡惟庸党的发展。
朱元璋建国之初仅封6名国公,徐达、常遇春是当之无愧的,声名上也算善始善终。可惜另外四个国公就不这么顺利了。
上面说到了朱元璋最初封的6个王中的徐达、常遇春。另外四个是:李文忠、冯胜、李善长、邓愈。而咱老百姓通过评书所熟知的刘基(伯温)、汤和、胡大海等,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进入这个行列。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跟随太祖东征西讨。朱元璋因为早年邵荣的反叛,对大臣的疑心渐重,派了颇多外甥、侄子、义子进入各路大军的领导层,李文忠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其“气量深宏,人莫能测其际”。
常遇春死后,李文忠成了军队的二把手,建立了威信之后,朱元璋更委以重任,逐渐接替徐达与李善长共同主政中书省,任左右丞相。只可惜天不假年,被朱元璋给予厚望的李文忠英年早逝。模糊记得死时只有40岁出头。这对朱元璋的打击是巨大的。在朱的心目中,已经没有对自己忠心的人能够牵制李善长、胡维庸等人了。朱元璋怀疑李文忠的死是由于某些人的下毒,因此将医治李文忠的医生全杀了。李文忠卫列朱元璋立得功臣榜第三位。
邓愈在我的印象中不深,从其卫列六公看,他的地位应该是朱元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曾作为征南、征西将军评定云南、打到昆仑山,出甘肃西北数千里。但他比李文忠死得还早,享年也仅40岁出头。
这里插一句,《明史》上讲,明朝疆土远胜于汉唐,似乎和大家平常的印象不符。我本人对疆土不是很关心,希望哪位大侠能指点一二。
六公之中的冯胜和李善长是被朱元璋杀了的。
冯胜和其兄国用也是朱元璋最得力的武将,但国用死得早。国用是朱元璋最亲信的人之一。曾经俘虏数万士兵。朱元璋为了笼络人心,从数万人中选出500士卒夜间为自己护卫,其他亲信护卫全部撤离,只留国用一人做伴。冯胜也是个帅才,可惜也贪财。常遇春死后,逢大军出征,一般都是徐达居中,李文忠、冯胜居左右。徐达打败于王保保之役,李文忠的右路军亦败北,唯独冯胜所将大胜,可见其能力。冯胜每逢战胜,往往夺取财物妇女私匿。前文说到,朱元璋治军以严,因此对冯胜极为不满,切责之,不赏,但往往因功大而免其罪,并多次罢兵权,又多次复兵权。徐达、李文忠死后,军事上不得不更多倚仗冯胜。从这个程度上讲,朱元璋手下大将尽管很多,但能堪大任的可能就是六公中的五名武将了。
朱元璋晚年猜忌很多,按太祖晚年国家功勋最着的八名大臣中,冯胜功居第三。而其人品,如前述是颇为朱元璋忌讳的。终于在蓝玉案爆发时,冯胜坐镇西南,当地公侯皆听其调遣。蓝玉案爆发后,朱元璋从招回冯胜,不久赐死。
李善长的死,比较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李善长建立朱明王朝的功劳不亚于徐达,与徐达同为朱元璋所倚重。但朱晚年,在胡维庸案爆发后,尽管李善长暂时未被牵连,但胡是李推荐为相的。有人曾供述李曾默许或知而不报胡的反情,这比较合情理。李善长眼看要善终了,结果70多的时候,终因为天上掉下几颗流星,需要杀大臣应天象,结果李被杀,株连家人几十口。
六个国公中,徐达善终,常遇春、邓愈、李文中病死,李善长直接因胡维庸案在朱元璋中年时被杀,冯胜间接因蓝玉案在朱元璋老年时被杀。
参考资料:我的博客有更多相关内容:http://www.giftspool.com.cn/u/shige/index.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3 16:09
火牛出击——田单
田单——中国战国时期齐国将军、相国
乐毅伐齐的战争几乎灭掉了齐国,也捧红了一位齐国将军——田单。
田单原来只是一个管理市场的小官。当乐毅率领的燕军席卷齐国时,田单被推举为齐国仅存的两城之一即墨城(山东平度东南)的将军。
田单上任后连用数招,害惨了不可一世的燕军:1、用反间计使燕惠王把燕军司令由极难对付的乐毅换成了很好对付的骑劫;2、装神弄鬼,让齐民认为有神人帮助他们打仗;3、设计让燕军割掉齐军俘虏的鼻子,破坏齐国人的祖坟,把齐国人对燕军的仇恨全部激发出来;4、把能打仗的部队隐藏起来,让老人和女人登城守卫,还派人送给燕军大把大把的黄金,说准备投降。一切准备就绪后,田单大摆“火牛阵”——于某日深夜用角缚利刃、身披彩衣、尾巴点燃的一千头牛突袭燕军,燕军全军崩溃,司令骑劫被斩(在西方战史上,迦太基统帅汉尼拔也曾用“火牛阵”对付罗马军队,但要比田单的“火牛阵”晚了半个多世纪),田单乘胜追击,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国土,他被齐襄王封为齐政最高长官(相国)。
在主持齐国国务的14年中,田单谨慎小心,明哲保身,再也没有“火牛陷阵”这类精彩成功的表现了(在这期间田单曾经率军攻打狄城,但表现平平),毕竟田单的功绩超强、威望极高,还是不要继续风光的好,否则他这个当下属的那么强,齐襄王这个当上司的往哪里摆呢?
猛将永不老——廉颇
廉颇——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将军
廉颇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一位将军,可能由于“廉颇老矣”这句话的影响,他在人们的脑海中一直是一个须发苍白但精力旺盛的勇猛老头的形象,他和同事蔺相如的友谊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作为赵国三大将星之一(另两位是赵奢、李牧),廉颇多次与齐国、魏国交手,功勋闪耀,强悍的秦国也觉得他是个难缠的敌手。所以当廉颇在长平之战中抗击秦军时,秦军就造谣说“不怕廉颇,就怕赵括”,而对军事一窍不通的赵孝成王还真把国家的生死大权从廉颇手里转让给了年轻的赵括将军,结果赵国迎来了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一幕……(详情见“白起篇”)
长平之战结束几年后,燕国认为赵国已经被秦军打瘫了,想趁机狠捞一把,于是派军攻打赵国。廉颇再次挂帅,很快就把燕军痛打了一顿,连燕军总司令栗腹也被击毙,廉颇一直打入燕国境内,吓得燕王只好割城求和,可笑的燕国“偷鸡不成蚀把米”。
赵孝成王死后,廉颇与新即位的赵悼襄王闹矛盾,悲愤之下离家出走,先到魏国,后去了楚国。后来赵悼襄王面临战争威胁又想起廉颇想把他召回国重新启用,便派使者去楚国看看廉颇到底处于什么状态,廉颇见到侍者十分兴奋,为了表示自己勇猛不减当年,他当着使者的面连续狼吞虎咽了一斗米和十斤肉,还披甲上马演练一番。哪料这个使者早被奸臣郭开收买了,他回去后就对赵王说:“廉颇一顿饭的功夫就连拉三次屎”,搞得赵王真认为廉颇老不中用,打消了重新启用廉颇的念头。
廉老将军病逝在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估计也只能魂归故里了。
中国古代名将{先秦时期}
税官到将军——赵奢
赵奢——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将军
赵奢是一个奇特的人物,他并不是职业军人,却曾是赵国一名优秀的税务,由于业务熟练,正直无私,被赵惠文王任命为赵国的税务最高长官。他用几年时间使赵国国库充盈、经济发达,堪称中国税务干部的典范。
令人惊奇的是,赵奢在战场上的表现和他在税务工作上的成就一样出色,他在阏与(今山西和顺)把骄横的秦队狠狠得教训了一顿。
当时,秦昭王派大将胡阳率军攻击赵国边境重镇阏与,赵惠文王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与大臣们讨论,廉颇、乐乘(乐毅的后人)等赵国将军都站出来说“道路太艰险啦,根本没办法救援啊”,只有赵奢一人坚信可以救援,而且必胜,他说“这就好比两只老鼠在洞穴打架,哪只勇敢哪只就会得胜。”(这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一典故的由来)赵奢率军迎战,大败秦军总司令胡阳,一开始牛气轰轰的秦国大军突然挨此重拳,大伤自尊(这是秦国自商鞅变法成为超级强国以来遭遇的少数几大挫折之一)。赵奢因功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获得了与廉颇、蔺相如同等的荣耀高位。
赵奢去世后,他的儿子赵括——以“纸上谈兵”而闻名的年轻将军并没有像他老爸那样给国家带来荣耀,而是给国家带来了恐怖的灾难.赵奢还有两位著名的后代子孙,一个是东汉名将马援,一个是三国蜀汉名将马超(赵奢封号是马服君,他的后代以马为姓)。
魔鬼?战神?——白起
白起(?-前257)——中国战国时期秦国将军
白起,中国将星中的头号超级狂人,一位经常给敌国降临血腥与恐怖的“魔鬼司令”,战国时代第一军事强人。
看一下白起的征战记录,足以使任何观者触目惊心:
伊阙之战,击败韩魏联军,斩首24万;
破楚之战,水淹鄢城,使楚国百姓死伤数十万,浮尸乱飘,到处散发着臭味。继而攻占楚国国都郢城,焚烧了楚国王陵;
华阳之战,击败魏赵联军,魏军被斩首13万,赵军两万被驱入水中淹死;
攻韩之战,斩首5万
……
最可怕的还是长平之战,在这场春秋战国时期规模最大也最为惨烈的战争中,白起重创赵军,击毙赵军总司令赵括,40多万赵军全部投降。白起下令把40万赵军全体活埋,一手制造了中国古代战史上极端恐怖的战争暴行。至此,白起的歼敌数量已经超过100万(这在中国古代战史上极其罕见)!典型的一将成名万骨枯(对白起来说,就是百万骨枯了)!
就在白起想乘机灭掉赵国时,嫉妒白起的秦国内阁总理(相国)范睢从中捣乱(也有被赵国人挑拨的原因),使白起计划泡汤。此后秦昭王多次命令白起进攻赵国,白起认为灭赵的好时机已经错过,如果去打,肯定没戏,他白起一生不败,宁死也不当败军之将,白起几次三番抗命不尊,加上范睢在秦昭王面前煽风点火,气得秦昭王一怒之下免去了白起的爵位(武安君),把他贬为小兵,后来还不解恨,干脆赐白起宝剑一把,让他自杀。临死前白起叹道:“我何罪于天,竟落得如此下场。”沉思一会他又说:“我是该死啊,长平之战我坑杀赵国降卒40万,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我死了!”说完引剑自刎。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3 16:13
<李牧>
<廉颇>
<白起>
<王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