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3:0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30 03:17
光盘驱动器的技术指标
1.速度
这里所说的速度,指的是光盘驱动器的标称速度,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光驱的速度是多少速,如40X、50X等。普通的CD-ROM有一个标称速度,而DVD-ROM有两个,一个是读取DVD光盘的速度,现在一般都是16X,另一个是读取CD光盘的速度等同于普通光驱的读盘速度。对于刻录机来说,其标称速度有三个,分别为“写/复写/读”,如40X/10X/48X表示此刻录机刻录CD-R的速度为40X,复写CD-RW速度为10X,读取普通CD光盘速度为48X。近日流行的COMBO驱动器相比刻录机又增加了一个标称速度,如三星SM-348B的标称速度为48X CD-ROM/16X DVD/48X CD-R/24X CD-RW,由于表示比较清楚,大家不难明白其标称速度分别为何。
2.数据传输率
这是光盘驱动器的一个重要指标,此指标和标称速度密切相关。标称速度由数据传输率换算而来,CD-ROM标称速度与数据传输率的换算为1X=150KB/s。不过随着光驱速度的提高,单纯的数据传输率已经不能衡量光驱的整体性能,由寻道时间和数据传输率结合派生出的两个子项-内圈传输速率(Inside Transfer Rate)和外圈传输速率(Outside Transfer Rate)也左右着光驱的性能。
对于DVD-ROM而言,其传输速率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普通光盘的读取速率,和上面的CD-ROM一样;另一个是DVD-ROM的数据传输率,此时1X=1385KB/s,比CD-ROM的1X提升不少。
其它的刻录机以及COMBO,当涉及CD光盘的读写操作时,按照CD-ROM的标准计算;涉及DVD光盘的读写操作时,按照DVD-ROM的标准计算。
3.寻道时间(Seek Time)
寻道时间是光驱中激光头从开始寻找到找到所需数据花费的时间。在我们下面用Nero CD Speed和Nero DVD Speed的测试中,分成了三种寻道时间,即随机寻道时间(Random)、1/3行程寻道时间(1/3)以及全盘寻道时间(Full)。在测试中,寻道时间的值越小越好。如果寻道时间比较长,那么在频繁存取小文件时必然把时间浪费在寻道操作上,即使这是数据传输率比较快,也只能说明寻找到数据以后的传输率比较快,整体性能的提升不会很高。
4.CPU占用率(CPU Usage)
这项不用多做说明,当然是越小越好,不过刻录机的CPU占用率除了和驱动器有关外,和刻录软件也有很大关系。
5.数据读取写入方式
初中物理都已经学过,旋转物体有角速度和线速度之分,固定转速的物体,其径向的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却随着半径的变化有所不通,半径越大,线速度越高,光驱的数据读取和写入方式也是如此,所以根据其方式的不通,按照角速度和线速度划分有以下几种数据读取写入方式:
(1)CLV(Constant Linear Velocity)恒定线速度
这是早期低倍速(12速以下)光驱所采用的方式,当读取/刻录光盘数据时,主轴转速较快,而读取外圈时的转速较慢,采用不同的角速度实现恒定的线速度。在此方式下工作的光驱,无论读取/刻录光盘上的哪一部分数据都会得到相同的数据传输率,也就是说在使用Nero CD Speed进行测试时,在测试软件上出现的传输率曲线是一条直线。不过随着光驱速度的提高,为保持恒定的线速度,主轴电机旋转速度要随时变化,不但技术难度较大,而且电机负担加重,造成光驱寿命减短,并难以保证整体性能提升,因此又衍生出下面两种读取写入方式。
(2)CAV(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恒定角速度
采用这种方式时,转速为恒定角速度,技术难度相较CLV方式大大降低。由于光盘以恒定角速度旋转,所以光盘内圈的数据传输率比外圈的数据传输率低,由于光驱读取数据从内圈开始,所以在使用测试软件对光驱进行测试时,所展现的数据曲线将是一个平滑上升的曲线。通常,在这种方式下工作的光驱标称速度就是外圈数据传输率,即最大数据传输率。
(3)P-CAV(Partial CAV)局部恒定角速度
P-CAV局部恒定角速度是将CAV与CLV合二为一,理论上是在读内圈时采用CAV模式,转速不变读速逐渐提高,当读取半径超过一定范围则采用CAV方式,而在实际工作中,在随机读取时,采用CLV。一旦激光无法正常读取数据时,立即转换成CAV,具有更大的灵动性和平滑性。
(4)Z-CLV(Zoned Constant Linear Velocity)区域恒定线速度
将CD的内圈到外圈分成数个区域,在每一个区域用稳定的CLV速度进行读取写入,在区段与区段之间采用CAV方式过渡,这样做的好处是减短了读取吸入时间,并能确保读取写入的品质,只是在此模式下,每一次切换速度时读取写入过程都会有明显的中断,出现速度的突然下降。
现在的光驱很少采用CLV方式,普遍采用CAV或P-CAV方式,而对于高倍速刻录机来说,越来越多的开始采用P-CAV和Z-CLV方式。
6.缓存容量(Buffer Memory Size)
对于光盘驱动器来说,缓存越大连续读取数据的性能越好,在播放视频影响时的效果越明显,也能够保证成功的刻录性能。目前,一般CD-ROM的缓存为128KB,DVD-ROM的缓存为512KB,刻录机的缓存普遍为2-4MB,个别为8MB。
7.数据传输模式数据传输模式
主要有PIOM和UDMA模式,早期大多采用的是PIOM模式,CPU资源占用率较大,现在的产品基本上都是UDMA模式,可以通过Windows中的设备管理器将DMA打开,以提高性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30 04:35
一、光驱的控制面板
相对于其它多媒体设备,光驱具有较强的立控制功能。下面以华硕40X光驱和Sony 16X光驱前面板示例。
1、耳机插孔 连接耳机或音箱 ,可输出Audio CD音乐。
2、音量 调整输出的CD音乐音量大小。
3、指示灯 显示光驱的运行状态。
4、紧急出盒孔 用于断电或其他非正常状态下打开光盘托架。
5、打开/关闭/停止键 控制光盘进出盒和停止Audio CD播放。
6、播放/跳道键 用于直接使用面板控制播放Audio CD。
中国光驱和韩国光驱一般具备直接播放CD的控制功能,而不必占用系统资源。日本产品在设计和生产上往往省去这个功能键,这也是它们区别中国和韩国流行品牌光驱没有播放键,可要小心看看是不是REMARK产品哦!
二、光驱的内部结构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光驱的内部结构,准备一把螺丝刀来拆开光驱。本节仅以Sony CDU511光驱为例简述如下:
1、底部结构
用十字螺丝刀拧开光驱底板的四个固定螺丝,压下连在光驱面板上的固定卡,将底板向上抬起,即可将其拆下,可以看到光驱底部固定着机芯电路板,它包括了伺服系统和控制系统等主要的电路组成部分。
2、机芯结构
用细铁丝插入面板的紧急出盒孔将光盘托架拉出,压下上盖板两端的固定卡,卸开光驱面板,然后再打开上盖板,可以看光到整个机芯结构。
(1)激光头组件
包括光电管、聚焦透镜等组成部分,配合运行齿轮机构和导轨等机械组成部分,在通电状态下根据系统信号确定、读取光盘数据并通过数据带将数据传输到系统。
(2)主轴马达
光盘运行的驱动力,在光盘读取过程的高速运行中提供快速的数据定位功能。
(3)光盘托架
在开启和关闭状态下的光盘承载体。
(4)启动机构
控制光盘托架的进出和主轴马达的启动,加电运行时启动机构将使包括主轴马达和激光的头组件的伺服机构都处于半加载状态中。
其实光驱的结构远比现在介绍的要复杂,对于普通用户,在正常情况下,特别是在产品的保修期内,建议不要经易折卸光驱。
三、光驱的工作过程
在无光盘状态下,光驱加电后,激光头组件启动,此时光驱面板指示灯将闪亮,同时激光头组件移动到主轴马达附近,并由内向外顺着导轨步进移动,最后又是回到主轴马达附近,激光头的聚焦透镜将向上移动三次搜索光盘,同时主轴马达也顺时针启动三次,然后激光头组件复位,主轴马达停止运行,面板指示灯熄灭。
光驱中若放入光盘,激光头聚焦透镜重复搜索动作,找到光盘后主轴马达将加速旋转,此时若读取光盘,面板指示灯将不停地闪动,步进电机带动激光头组件移动到光盘数据处,聚焦透镜将数据反射到接收光电管,再由数据带传送到系统,微机就可读取光盘数据。若停止读取光盘,激光头组件和马达仍将处于加载状态中,面板指示灯熄灭。不过,目前高速光驱在设计上都考虑到可以使主轴马达和激光头组件在30秒或几分钟后停止工作,直到重新读取数据,这样能有效的节能,并延长使用时间。
在流行的高倍速光驱设计中,不少厂商都有采用了独特的机芯和电路设计,如华硕光驱的双重悬吊系统、源兴光驱的浮动承载技术等,从而加强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提供超强的容错能力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30 06:10
没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