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武术视频中,哪些真正符合了传统拳的体用原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5:2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14:18

  吴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基本流派之一,学习吴式太极拳有助于我们对太极拳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简述

  在吴式太极拳的学习中,身法要领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原则。

  体用原则1、公转自转气腾然

  公转自转是太阳与地球公转同时自转的运动规律。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运动规律,即是吴式太极拳动态的表现特点。

  只要动就要用意使周身所有关节都要以腰椎命门穴为圆心进行公转同时自转。以头为领导的上体运动是公转,以尾骶骨为领导的 *** 运动是自转。

  做到上下相随,才能使我们的上体的公转与 *** 的自转保持协调一致。

  公转与自转是相互反方向运动,是身如拧绳、首尾相合、如猫寻尾的运动,是效法自然运动规律的运动。从整个身体看像是一个打足了气的皮球。

  从每个区域性看又像是一部具有九曲轴,万向轮的机器,无微不利。公、自转时要保持三融四坠的状态和腹内松静的妙感,意要向内、向下,神要向外、向上。公转自转气腾然,是一种动态的表现。

  体用原则2、内导外随神领形

  就是太极拳先辈在拳论中所强调的“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太极拳哲理性拳术,是实用意念拳,是头脑功夫,是用意不用力的拳术。

  太极拳不仅重在招式的学习,同时思想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太极既要动手,又要善于思考和领悟。

  每个式子都要先想后作,先看后行。要用心意引导内气,以内气带动肢体。以眼神包括内视与外视领导著肢体的运动方向。

  “内导外随”是以阴面的穴位、经络从下向上或从上向下,带动着阳面的穴位、经络乃至整个肢体缓慢运动。其运动意念路线在体内时,以内视神的领导为主,其运动意念路线超越体外,向前后左右执行时,则以外视神的领导为主。

  内导外随神领形,是吴式太极拳整体运动特点。

  体用原则3、按窍运身水洇沙

  “按窍运身”的理论是王培生老师的创造,“如水洇沙”的练法是我多年*吴式太极拳和研究拳理拳法过程中的一种顿悟。

  《十三式行功心解》强调“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太极拳打手要诀》曰:“节节贯穿,虚灵在中。”按窍运身,就是在体用时选择一个主要穴位,带动内气在肢体内缓慢运动;如水洇沙,就是要想象内气在肢体内的运动是以如水洇沙由上向下或如气蒸腾从下向上的形式边洇边走,细腻入微,可以达到“想穴除疾,细腻化瘀”的保健功效。

  按窍运身水洇沙,是内气在意念支配下的执行特点。

  体用原则4、单腿负重川字步

  就是在每个拳式的体用上,都要把重心垂直在一条腿上,虚实要分的十分清楚;前进后退的运动路线都呈川字步型,定势时两足像是踏在两条轨道上。充分体现出拳论中“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的要求。

  单腿负重川字步,是吴式太极拳独具的步法特点。

  体用原则5、以腰使手走螺旋

  就是在整个行拳过程中无论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举手、投足都以腰为主宰,以腰为驱动。手足都不要主动伸屈,更不能盲目伸屈,不能出现分力和勉强之力。是浑然一气的整劲。并且运动的路线成螺旋形。

  以腰使手走螺旋,是吴式太极拳运动程式和路线的表现。

  *吴氏太极拳时须注意:

  一中正:每一个姿势务求端正,最忌偏斜。重心必须稳定,开合必须讲究虚实对称。尤其是三盘胸臂以上为上盘、腰胯为中盘、腿为下盘功夫必须协调。要注意以腰胯为全身之枢纽,下盘是基础,上盘则以顶头悬虚领顶劲作为纲领。中正即《十三势歌诀》中说的“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二安舒:安舒的要领就是自然,切忌牵强。要求“神清气和、体静身柔”。练拳时必须排除一切干扰,动作要柔和、舒展,呼吸要平稳、深长。我想在这里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人们说,练拳要“放松”,应该指出,正确的提法是“似松非松,将展未展”。这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法则。我们常说的“太极劲”,即是出于“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也就是《太极拳论》上说的“得机得势”。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导致“身便散乱”,弊病出于腰腿。

  安舒还有一个重要的法则,即是“气沉丹田”。如果在练拳中达不到安静的要求,也就无法做到“气沉丹田”。

  三轻灵:练太极拳必须遵守“轻灵”法则。《太极拳论》开始就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轻灵是相对于重浊而言。这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武术的最为重要之处。

  在《太极拳论》中有“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提法,足以解释“轻灵”的重要性。这两句话的意义何在?众说纷纭。我个人认为:这两句话的含义是指以轻灵为法则,在练拳中产生的“灵敏度”。就像一台灵敏度很高的天平一样,在天平的一侧,加以不同的重量,即有不同的反应。精密度越高的天平,反应越是灵敏。

  四圆活:一般练太极拳者对“圆活”的理解都有偏颇的一面。圆活所表现的,绝不仅是“形即拳架”的一个方面。

  形圆,仅是学拳的初始阶段,但也不是三五年能达到的;意圆,则更难也,这个阶段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我将这两个阶段譬喻为“升堂、入室”。

  能练到“神圆”的,则是凤毛麟角。

  圆活的评判标准:

  1.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

  2.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立如平准,活如车轮。

  3.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以气运身,务令顺遂。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

  这三个阶段是必须跨越的,否则,就无法谈及圆活。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