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4: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10:48
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
研究经济效益审计概念,首先要从经济效益问题谈起。经济效益审计就是审计人员根
据审计标准,运用专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评价,并就
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被审单位寻找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它包括效益额
和效益率两个方面的内容.所谓效益额审计是以自益性效益决策作为主要目标,对被审单
位经济活动中实现的效益额是否稳步增长进行审查。只要效益额在显著增加,则表明扣除
消耗以后的社会财富净增长加快,综合权衡利弊得失,应该说经济效益是提高的。所谓效
率审计是指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生产出更多符合
社会需要的产品,如对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税率、总产出效益率〔其公式为:工业总产值(现
价)于(固定资产净值+定额流动资金)〕的审计,均属于效益率审计。
为r准确界定经济效益审计概念的内涵,有必要对目前下列较流行的效益观念加以
《江淮论坛》1993年第5期
澄清。一是重产出,不计投入,忽视高投入,低产出的倾向,过于注重效益额的作用;二是重
微观,轻宏观,忽视改革时期效益结构的巨大变化。三是重上缴,不重实绩,忽视了“三角
债”急剧增长,形成缠绕企业沉重债务链和“拖欠经营”;四是重眼前,不重长远,忽略固定
资产补偿、更新、增殖,等等。这些长期已定型的错误的效益观念,说到底是困扰效益审计
的症结。
三、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
经济审计的标准,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经济效益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基础上进行
的,其指导思想就是从生产关系诸多因素适应性上去寻找解释经济效益问题产生的条件
及其成因。从微观上,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是企业管理机制和内部经营管理。目的是
要运用投入产出和资源配置的原理,说明经济效益在生产发展诸因素上的合理方面与存
在问题,为改革和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搞活企业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1.目标化标准。就是要求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效益和速度的有机统一,这种有机统一
既具有企业目标与提高经济效益两者发生矛盾时,使速度服从效益的“主次感”,又具有当
企业目标创新时警惕重速度和轻效益再现的“清醒感”,还具有在提高经济效益的赫然前
提下保持企业目标适当增长的“速度感”。其具体表现是全部要素生产率、劳动要素生产
率、资金要素生产率三方面共同持续、稳定地提高。
2.资源有效利用标准.就是要求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企业经
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不断降低物质消耗水平和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以充
分利用物力资源;不断提高资金流向的经济效果,提高资金利税率和降低资金占用率以充
分利用财力资源;还特别要求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果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以充分利
用能源资源。其主要表现在实际生产率与潜在生产率之间缺口不断缩小,并控制在正常界
限之内,根据国内外实证研究的数据,资源有效利用的正常上限为97%,下限为92%。这
也就是要求实际生产率与潜在生产率之间正常缺口界限应在5%左右。
3.技术进步标准。技术进步的实质在于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的素质,从而能够在一定的
生产要素组合下,使企业发挥更大的效率,得到更多的产出。从广义上讲,技术进步应该是
劳动素质水平和资金技术水平提高,并且在要素生产率提高中占据较大比重。流动资金技
术水平提高应体现在原材料的质量水平提高和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库存占用水平不断降
低,以及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上;固定资金技术水平提高,具体表现在设备和工艺技术水平,
工效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上。企业技术进步的考核指标体系包括新产品产值率、生产性固定
资产净增长率和净值率、技术改造投入产出效果、职工文化和技能水平、技术改造还贷额、
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等等。
4.要素代替标准。鉴于劳动要素和资金要素是企业发展的二个基本内因,因此,这一
标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根据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资金要素不断代替劳动强度是技术
进步由点向面、由低向高循序渐进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要素代替标准是指无
论在那个方面或环节上,或资金替代劳动.或劳动替代资金,都应带动劳动要素生产率和
资金要素生产率以及全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试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效益审计理论
5.规模合理变动标准。就是要求企业克服“规模障碍”,向着经济效益好的合理规模方
向发展,各产品之间质的组合和量的比例要做到服务方向正确、适销对路、物美价廉、适应
性强、经济合理和具有特色等,特别是要使技术先进的产品和加工深度高的产品所占比重
不断增大,企业既不存在局部闲置的生产能力,也没有局部性生产能力的超负荷运转,即
规模经济有利于技术进步,使劳动要素生产率与资金要素生产率得到充分发挥。其具体表
现在:a.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即以不同时期统计数据比较,各
种规模的要素生产率呈上升态势;b.有利于劳动与资金的结合,劳动要素生产率和资金要
素生产率呈上升态势;。.有利于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规模的实际生产率与潜在生产率之间
的缺口趋向变小或合理。
对企业经济效益作出正确的评价,必须遵循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从劳动要素开
始,按系统联系逐一对要素作出评价,评价中除要处理好宏观效益—微观效益的关系、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的关系,长远效益与眼前效益的关系外,还应采用适宜的各种数量分
析方法,将取得的审计证据予以对照、检查、衡量,从而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评价中主要
采用的是比较的方法,即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作为静态比较的评价方法,可以作同类各
因素效率比较,也可以进行不同类因果关系之何的比较,比如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各项技术
经济指标的评价。动态比较是不同时间上相同因素的比较,比如将资金利税率本期实际指
标与上年同期指标比较,可以看出,本年资金利税指标的升降变动,分析变化原因,找出效
益下滑的症结;也可以作横向比较,比如同行业各项经济指标的比较,可以直观地看出本
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之间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综合管理。但是不管
那种比较,都应说明两方面的结论,一是现实中合适或合理的数量关系;一是现实存在问
题中的非正常数量特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