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用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6:03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27

在先秦时,诸位先哲就对如何识人做出了精辟的论述,可见识人之于先秦*哲学的重要。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下》中表示,一个人的贤愚,一人说了不算,而是在人际交往圈中被广泛认可,乃至推而广之,都城中的普通百姓也都推崇他,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人才。

齐国的贤相晏子婴则认为,人天赋秉性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不同的人做一样的事,不能以一样的标准来要求,正确的任用应该是看重一个人的长处时,不强求他弥补短处,看重一个人的技能时,不强求他弥补自己拙笨之处。

这是识人用人的大方略。晏子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这些话想必是多年从政经验归纳得出的经验之谈。

同样出于经验之谈的还有魏国儒生,子夏的学生李克的一席话,语出《史记·魏世家》。

魏文侯要选宰相,问李克觉得翟璜与魏成子二人谁合适。李克推辞一番后说了五条原则:

1、居视其所亲

注意观察一个人平时跟谁在一起。如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

2、富视其所为

看他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果只是满足私欲,大肆挥霍,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反之,救济贫困,栽培有为之士,投资实业,则可委以重任。

3、达视其所举

看他处在显赫之位时如何选拔推举部属。若任人唯贤,举人以才,就是胸襟坦荡,秉公办事之士。

若任人唯亲,搞“家天下”、“帮天下”,显然不适宜担任重要职务。

4、穷视其所不为

看一个人身处困境,能不能守住底线,不做苟且之事。如果能,便可以加以使用。不然,断不可用。

5、贫视其所不取

看一个人在贫困潦倒时的行为。人在此时不取不义之财,则品行高洁,难能可贵,重用后必有大成。若见钱眼开,如蝇逐臭,则万不可用。

魏文侯本来举棋不定,听完李克一番话,就抱定了主意,可见从生活、工作等方面全面考察一个人的行为,对选人用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这五条也被后世沿用下来,成为重要的选人标准。

到了秦汉时期,识人用人的理论进一步完善,出现了综合性论述,那就是《吕氏春秋· 论人篇》中概括的“八观六验”、“六戚四隐”。八观

当他失意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受;当他贫贱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为。

使他欢喜以考验他是否不失常态;

使他困苦以考验他是否不变其志。

总结起来,古先哲们对识人用人之道的认识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方面:

古代先贤们识人用人之道的宝贵经验,对今天的工作也有一定意义,可堪借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28

古代用人一般都是看才干和人品,根据这个人的能力选择适合他的位置,后续观察,如果人品好的话,会继续留用或者给他升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28

古代用人主要有科举制和察举制以及九品中正制,这三种制度成为当时朝廷主要的用人制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29

中国古代主要受儒学影响深远,所以有“任人唯亲”、“任人唯贤”等观念。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