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么发出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1:37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7 09:15

人的发声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那么人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呢?
  人的发音器官主要是喉,而声带则是发音的主要部位。它是两片带状的纤维质薄膜附在喉部的勺状软骨上,由四块肌肉组成的喉肌,各司其职地控制着声带的紧张和松驰以及声门张开的大小。
  当气流流经声门时,冲击声带引起震动而发声。如果你把手贴在脖子上喉的部位,发声时,手会感到轻微的震动,这是因为声带在震动。
  正常情况下,发音的条件是声带有一定的张力,声带运动正常,声带边缘整齐,声门能闭合。喉部发出的声音是原音,经咽、腭、舌、齿、唇等部位的休整及鼻腔、鼻窦、胸腔等处的共鸣即产生了复杂的语言。
  人声音的声调同年龄、性别有关。自出生至青春期,男女儿童的声调差别不大;青春期后,男性喉的发育很快,喉的前后径加长,声带较长且宽,因而声调较低。女性声带较短且窄,所以声调较高。
  处在青春期的同学,平时要注意保护好声事,否则声带受到破坏,会导致声音嘶哑。吸烟、喝酒、咽部炎症,常导致喉部粘膜和声带充血、发生水肿,会使声带受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7 10:33

哪一方面呢
物体的发声主要靠震动。比如说敲打桌子
人的发声主要靠咽喉那里的喉管。你说话摸哪里 ,是不是在震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7 12:07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
声音产生的原理:
声音是一种压力波:当演奏乐器、拍打一扇门或者敲击桌面时,振动会引起介质——空气分子有节奏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这就产生了声波,这种现象会一直延续到振动消失为止。
声音作为波的一种,频率和振幅就成了描述波的重要属性,频率的大小与通常所说的音高对应,而振幅影响声音的大小。声音可以被分解为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正弦波的叠加。这种变换(或分解)的过程,称为傅立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
因此,一般的声音总是包含一定的频率范围。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到2万赫兹之间。高于这个范围的波动称为超声波,而低于这一范围的称为次声波。狗和蝙蝠等动物可以听得到高达16万赫兹的声音。鲸和大象则可以产生频率在15到35赫兹范围内的声音。
声音的传播用量子力学解释便是原子的运动,形成了声波。但这与波粒子等名词没有联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7 13:59

物质震动,产生声波,声波通过介质的传递进入耳膜,在内耳中声波被转化为微小的电子脑波,它就是我们觉察到的声音。
  声音特性
  (一)“振幅”:这就是音量,声音有多大,声波就有多大。
  (二)“频率”:音调有多高或多低。例如,低音端的声音或更高的声音,如细弦声。
  频率是每秒经过一给一定点的声波数量,它的测量单位为赫兹,是以一个名叫海里奇R.赫兹的音响奇人命名的。此人设置了一张桌子,演示频率是如何与每秒的周期相关的。
  1千赫或1000赫表示每秒经过一给定点的声波有1000个周期,1兆赫就是每秒钟有1,000,000个周期,等等
  单个正弦波周期
  “周期”表示一个波周期从0dB/静音至全部打开又返回的一个全周期。上面所示为正弦波的一个单周期。中线为0dB,即静音。波高为音量,从左至右为时间。“波长”为从左至右的峰—峰距离。
  与用于广播或电视信号等,还有其它的一样,频率进一步分为VHF(甚高频)和UHF(超高频)。人在年轻时可以听到约20Hz到20,000Hz(20KHz)的频率范围,这是消费类CD的额定频率范围。人的听力从12岁以后开始下降,经常性处于声压级极大的情况下会导致我们听力的灵敏度下降。因此,声音具有音量/振幅和频率/音调,另外还有基于时间的声音结构。声音达到最大音量有多快,可持续多长时间以及声音消失直到听不到时需多长时间。所使用的最基本术语有:
  (一)“上升”:声波从静音达到最大振幅或音量所需的时间。
  (二)“衰变”:声波达到最大振幅/音量后消失为静音所需的时间。
  声音的“音量-时间”形状特性叫作“振幅包络”。
  简单包络:“ 上升”达到最大音量并不是立即完成的。声音然后缓缓地衰变。
  将上述振幅/音量包络用正弦波表示的结果
  声波的包络:在实际生活中,声音是混杂的,含有以不同振幅包络层迭的许多频率。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