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1:3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2:21
不一定哦。
学过心理学的人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更了解一个人的行为所代表的心理,而且很多人的行为语言也并不是固有一种的。
那么多的人,也不会是只有简简单单的心理。
只能说心理学也只是代表了大部分的人的心理,而不是全部。
所以,心理学只是在研究大部分的心理,而且还有产生该心理的原因,
并不能说学了心理学就更能洞察其他人的心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2:21
不是绝对的。只不过是学过心理学的人就比较容易做到洞察别人的心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2:22
都只是参考而已,根据一些行为和表情,其实人的心思的话倒是不会才出来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2:22
我学心理学的,请恕我在此澄清大众对心理学的多多误区:
一、你真的知道心理学是什么吗?
没学过的人都以为什么什么是心理学,但实际上他们都不懂,其实老师们从来不会告诉学生说:“你们看那个人在做什么?我告诉你们他在想什么。”如果说得不好听,那么心理学只是喜欢在某个细小的问题上追根究底罢了,比如说,发展心理学家总想知道,孩子的性格是不是与母亲早年的对待有关(依恋理论);实验心理学家会去研究,天气热了人们是不是会更多地闯红灯(相关研究);社会心理学家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你突然没有任何原因地向天空上看,你身边的大多数人也会向上看(从众心理)……根本不是大家所“流传”的那样,各个“门派”不过是在各司其职,去探究人类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各种根本原因罢了,就像哲学家总会去想宇宙的起点、人类的起源、意识怎么产生一样,其实没有人去怀疑哲学家的奇思妙想,却总有那么些人将心理学“妖魔化”。
二、就算心理学不研究别人的心思,那学心理学的人是不是更容易知晓别人的心思呢?
我可以确定地告诉你,答案必然是否。因为:
1、学心理学的人并没有通过什么特殊的测试才入学的,也就是说,填报志愿,谁都能报心理学,什么性格的人都能学心理学,也就是说,心理学院/系根本不能保证招到了什么样的人,那同学们自然是各有特点的,有的人敏感,有的人天真,有的人粗心,有的人孤癖,你能保证所有人最后都能保证培养成一类人吗?人思细腻?察言观色?能言善辩?NO,NO,NO!所有人都是不同风格的,但只要他愿意在学术上尽最大的努力,终究能做出一番辉煌的事业。
2、察言观色等能力都是要培养的,你若是阅历够丰富,可能会发现,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可能是企业的总裁(商海打滚),可能是营销人员(笼络客户),可能是街头小贩(招揽生意),更甚可能是酒吧红牌小姐(囧……这牛马蛇神什么人没见过啊)……这种能力不仅要经历、要练习,也要沉淀、要参透,当然有些人天赋异禀,但可以确定这根本不是学心理学的专利,反过来想想,但凡在心理学学术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者,说不定在这个方面做得极差呢,因为整天面对的就是一些单纯的东西,研究、被试、数据、报告,哪有机会锻炼呢?我所知道的几位专家就是那种相当实在,不擅社交,潜心研究的。
3、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医生当然必须具备一些对当事人的洞察能力,但是,这都仅限于他们自己的职业范围。因为他们必须对当事人提供的信息敏感,才能及时地引导当事人的咨询或治疗。但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如果不知道自我保护(就是总去想当事人的事),过多地让自己卷入当事人的事例中,那他会痛苦不堪的。你想想,是个人都是正常的家庭与生活的啊,谁有时间总去分析或者为他人的事情烦恼呢?而且,他们都是有专业素养的,坚决执行保密原则。
三、为什么大家对心理学的误解那么多?
1、雾里看花。大家总是从通俗意义上去理解心理学,以为心理学就是很神奇的、灵异的或是深不可测的,所以,才有很多人胡乱去猜想心理学的内涵,其中不乏很多夸大、离奇的猜想,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都不知道传成什么样儿了!
2、媒体信息被错误理解与过分夸大。看电影吧,多是《沉默的羔羊》里那类的*心理医生;看《犯罪心理》吧,罪犯都是心理*的;看新闻吧,哪个哪个人杀人了,可能他有精神*症,哪个哪个人跳楼了,可能他有抑郁症……看吧,媒体总对一些东西进行了过度的渲染,而观众们也很是喜欢或恐惧,总之是完全关注到了,因为这些东西或是情节曲折,或是刺激有趣,或是耸人听闻,但他们哪知道,这只是看到了心理学的冰山一角,更可能是经过过度的再加工的信息,早已面目全非了。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3、概念混淆。如果说:“你神经病!”大多数人认为这就等同于“心理有问题”,殊不知心理学上根本没有“神经病”这一说,而心理学里有的“神经症”、“精神病”与大众所谓的“神经病”也完全又不是一个概念;最令人囧的就是,“*=心理学”,特别是去查那种所谓的“XX部必看的心理学电影”,你会发现,多数都是讲一些所谓的BT做了一些BT的事情,经历了相当BT的过程,产生了一个BT的大结局,无一不符合一个字——“怪”,一些灵异片、血腥暴力片也扯进来了,有的真是一点内涵没有,弄得好像*的东西就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让*跌眼镜。
4、恐惧心理。你害怕么?其实,更多时候,是人心底的恐惧在作祟。所有的人都需要隐私,需要空间,你会不会觉得一个人在你面前,可以看透你任何一个动作、眼神代表的含义,就像你穿着衣服,他却透过一层玻璃看到你赤身*一样,非常不舒服?!所以说,大多数人都害怕被人看穿,所以他们恐惧。但这种恐惧并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但是会通过一些间接的表现来体现。首先就会有某些人错误理解与推测心理学,不自觉的心理学“妖魔化”也是他们潜意识里对自身安全的维护与对侵犯隐私的抨击,而这样的恐惧又是那么地容易传染,造成恐惧的泛化……
鄙人陋见,纯属个人思考,仅供参考。如有异议,欢迎讨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2:21
不一定哦。
学过心理学的人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更了解一个人的行为所代表的心理,而且很多人的行为语言也并不是固有一种的。
那么多的人,也不会是只有简简单单的心理。
只能说心理学也只是代表了大部分的人的心理,而不是全部。
所以,心理学只是在研究大部分的心理,而且还有产生该心理的原因,
并不能说学了心理学就更能洞察其他人的心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2:21
不是绝对的。只不过是学过心理学的人就比较容易做到洞察别人的心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2:22
都只是参考而已,根据一些行为和表情,其实人的心思的话倒是不会才出来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2:23
我学心理学的,请恕我在此澄清大众对心理学的多多误区:
一、你真的知道心理学是什么吗?
没学过的人都以为什么什么是心理学,但实际上他们都不懂,其实老师们从来不会告诉学生说:“你们看那个人在做什么?我告诉你们他在想什么。”如果说得不好听,那么心理学只是喜欢在某个细小的问题上追根究底罢了,比如说,发展心理学家总想知道,孩子的性格是不是与母亲早年的对待有关(依恋理论);实验心理学家会去研究,天气热了人们是不是会更多地闯红灯(相关研究);社会心理学家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你突然没有任何原因地向天空上看,你身边的大多数人也会向上看(从众心理)……根本不是大家所“流传”的那样,各个“门派”不过是在各司其职,去探究人类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各种根本原因罢了,就像哲学家总会去想宇宙的起点、人类的起源、意识怎么产生一样,其实没有人去怀疑哲学家的奇思妙想,却总有那么些人将心理学“妖魔化”。
二、就算心理学不研究别人的心思,那学心理学的人是不是更容易知晓别人的心思呢?
我可以确定地告诉你,答案必然是否。因为:
1、学心理学的人并没有通过什么特殊的测试才入学的,也就是说,填报志愿,谁都能报心理学,什么性格的人都能学心理学,也就是说,心理学院/系根本不能保证招到了什么样的人,那同学们自然是各有特点的,有的人敏感,有的人天真,有的人粗心,有的人孤癖,你能保证所有人最后都能保证培养成一类人吗?人思细腻?察言观色?能言善辩?NO,NO,NO!所有人都是不同风格的,但只要他愿意在学术上尽最大的努力,终究能做出一番辉煌的事业。
2、察言观色等能力都是要培养的,你若是阅历够丰富,可能会发现,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可能是企业的总裁(商海打滚),可能是营销人员(笼络客户),可能是街头小贩(招揽生意),更甚可能是酒吧红牌小姐(囧……这牛马蛇神什么人没见过啊)……这种能力不仅要经历、要练习,也要沉淀、要参透,当然有些人天赋异禀,但可以确定这根本不是学心理学的专利,反过来想想,但凡在心理学学术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者,说不定在这个方面做得极差呢,因为整天面对的就是一些单纯的东西,研究、被试、数据、报告,哪有机会锻炼呢?我所知道的几位专家就是那种相当实在,不擅社交,潜心研究的。
3、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医生当然必须具备一些对当事人的洞察能力,但是,这都仅限于他们自己的职业范围。因为他们必须对当事人提供的信息敏感,才能及时地引导当事人的咨询或治疗。但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如果不知道自我保护(就是总去想当事人的事),过多地让自己卷入当事人的事例中,那他会痛苦不堪的。你想想,是个人都是正常的家庭与生活的啊,谁有时间总去分析或者为他人的事情烦恼呢?而且,他们都是有专业素养的,坚决执行保密原则。
三、为什么大家对心理学的误解那么多?
1、雾里看花。大家总是从通俗意义上去理解心理学,以为心理学就是很神奇的、灵异的或是深不可测的,所以,才有很多人胡乱去猜想心理学的内涵,其中不乏很多夸大、离奇的猜想,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都不知道传成什么样儿了!
2、媒体信息被错误理解与过分夸大。看电影吧,多是《沉默的羔羊》里那类的*心理医生;看《犯罪心理》吧,罪犯都是心理*的;看新闻吧,哪个哪个人杀人了,可能他有精神*症,哪个哪个人跳楼了,可能他有抑郁症……看吧,媒体总对一些东西进行了过度的渲染,而观众们也很是喜欢或恐惧,总之是完全关注到了,因为这些东西或是情节曲折,或是刺激有趣,或是耸人听闻,但他们哪知道,这只是看到了心理学的冰山一角,更可能是经过过度的再加工的信息,早已面目全非了。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3、概念混淆。如果说:“你神经病!”大多数人认为这就等同于“心理有问题”,殊不知心理学上根本没有“神经病”这一说,而心理学里有的“神经症”、“精神病”与大众所谓的“神经病”也完全又不是一个概念;最令人囧的就是,“*=心理学”,特别是去查那种所谓的“XX部必看的心理学电影”,你会发现,多数都是讲一些所谓的BT做了一些BT的事情,经历了相当BT的过程,产生了一个BT的大结局,无一不符合一个字——“怪”,一些灵异片、血腥暴力片也扯进来了,有的真是一点内涵没有,弄得好像*的东西就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让*跌眼镜。
4、恐惧心理。你害怕么?其实,更多时候,是人心底的恐惧在作祟。所有的人都需要隐私,需要空间,你会不会觉得一个人在你面前,可以看透你任何一个动作、眼神代表的含义,就像你穿着衣服,他却透过一层玻璃看到你赤身*一样,非常不舒服?!所以说,大多数人都害怕被人看穿,所以他们恐惧。但这种恐惧并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但是会通过一些间接的表现来体现。首先就会有某些人错误理解与推测心理学,不自觉的心理学“妖魔化”也是他们潜意识里对自身安全的维护与对侵犯隐私的抨击,而这样的恐惧又是那么地容易传染,造成恐惧的泛化……
鄙人陋见,纯属个人思考,仅供参考。如有异议,欢迎讨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