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购买国货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1:26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10:07

当然有利于经济发展了。

国际上宣传的时候,经常会这么说,如果中国崛起了,成为了发达国家,那么其他国家将被打回原形,成为发展中国家。

当时提出这种理论的时候,有一个核心的支撑就是人口。今天我们一直想着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西欧等。然而,你如果把这些国家的人口加起来发现,还没中国人多呢。

过去我们之所以经济发展起来,靠的就是大力开发了这些发达国家的需求,说穿了就是为他们提供服务,他们不愿意污染,我们来污染,他们不愿意干脏活累活,我们来干,他们不愿意劳动,我们来劳动。最终结果就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竟然一举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GDP维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可以说是世界奇迹。你仔细看一下,二战后的不少发展起来的国家都是走的这条路子。

但是这条路子,如今走不通了,随着经济发展,我们自己的购买力提高了,同时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也提高了。过去2000块包吃住的生活,现在根本找不到人了。于是,我们的生产成本、物流成本等都上升了,结果就是我们对外销售的商品价格也上去了。而欧美这么多年维持着相对较低(这个相对是针对中国而言的)的增长速度,他们的购买力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于是他们就感觉到中国商品越来越贵了,转而去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

这个时候,怎么办?让我们继续做廉价劳动力?不现实,那么我们就对内吧。中国有14亿人那,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个发达国家的人口,既然我们之前服务他们都可以做到,现在服务自己一样可以。

只要把这14亿人的市场整合好,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很好地经济发展。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闭关锁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10:08

阿里巴巴集团推荐的国货,你还敢购买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10:08

支持国货在当今中国只是商家的营销手段罢了.
首先要分清一点,我们口头上说的支持国货是从中国近代反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救国思想,而现在我们买的国货是指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的中国籍企业的产品.
中国近代时提出支持国货的口号是因为,人们生活最重要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市场有被外国公司掌控的风险,如果你连脸盆,肥皂,擀面杖,这种基本生活必须品都由国外公司垄断,这对于国家稳定会有直接的威胁,所以支持本国企业也是保护国家和民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当时支持国货是一种爱国行为.
而当今中国早就脱离了基本生活必须品被外国公司垄断的情况.也就没有保护国家的性质,第三产业的产品只是提高了生活品质,而并不是必须品.你买不买只是关乎你自己的生活品质.
那么
提倡购买国货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吗?
并不是
比如中国那些不需要走出去的企业,产品什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
看看手机行业,如果没有三星和苹果这些企业当沙丁鱼,那么华为和小米永远只能是鲶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10:09

  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外国资本和商品大量入境是不可避免的。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不可缺少的成员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的民族工业面临着国际资本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这种背景之下,重新强调增强国民的国货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重提国货意识的重要性
  成熟的国货意识,并不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而是把自强与开放、经济理性与民族理性、加强自我保护与参与国际竞争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理念和觉悟。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民族魂理应包括国货意识。没有国货意识的对外开放,是一种不设防的拱手相让;不重视国货的民族,是一个难以长久立足于世界市场的民族。通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是通过进口实现现代化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国*货意识淡漠,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上至**和企业管理人员,下至普通居民,其中许多人都存在着轻视国货的倾向。进口关键或成套设备,不注重借鉴、消化和创新,被动依赖,重复引进,迟迟不能实现某些领域由进口到国产的战略转变。有些设备和产品,国内厂家提供的货源基本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技术性能和价格也都适中,但由于管理*和局部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大量进口,反*国内产品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有些品牌、技术、规模、效益都很不错的企业、不去积极谋求自身的壮大和发展,而热衷于所谓“靓女先嫁”,面对外国资本的收购经不起*,甘愿屈就于其麾下。有的厂家和商家,迎合一些消费者的崇洋心理,给商标、厂名、店名、产品名称,冠以不伦不类的外国标记,本来是地道的国产货,却故意让消费者如堕烟云弄不清它的血统究竟是什么。有的居民购买家电、服装、化妆品等,在品牌选择上偏好进口货,以为凡是舶来品都比国产货好。所有这些现象,都能清晰地印证出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国货意识的淡漠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国货意识的丧失和泯灭,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十分不利,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1)国内市场被外来品轻易挤占,国货市场份额急速萎缩,必然引起国内企业的恶性竞争、开工不足和破产倒闭,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和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不利于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2)形成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既需要生产者做出不懈努力,在竞争中取胜,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理性消费者的支持。如果消费者存有偏见,比较好的国货也不肯购买,有望成为支柱产业的部门,也可能中途夭折,有望成为名牌的产品,也可能销声匿迹。(3)国民缺乏国货意识,对进口商品盲目崇拜,易于产生“洋货”幻觉和进口依赖,在经济安全方面丧失警惕,为国际资本的投机性炒作提供可能,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埋下隐患。对此一系列不良后果,我们不能不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提高竞争力应该善待国货
  面对国际资本和进口商品的猛烈冲击,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供给问题上,而忽视了对需求的引导。这样做是很片面的,因为供给可以满足需求,反过来需求也可以创造供给,只有两个轮子协调滚动,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国民的国货意识,引导消费者善待国货,就是强化需求管理,规范需求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意义在于拓展国货市场,从而为国内企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首先,国货意识是对外开放条件下经济自立的思想防线。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下,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互贯通。在这种条件下,边境上有形的防线打开了,大量货物每日进出海陆空口岸,但消费者思想上的防线决不能洞开,决不能没有国货意识。对于不该进口或只需少量进口的商品,不是用禁令、配额和关税加以*,而是通过消费者自觉购买国货来替代进口需求。这种自发的力量是对外商冲击国内市场一种有效的抵制,同时又不违背国际交易规则,对哪一方来说都是无可非议的。
  其次,国货意识是平等竞争条件下经济自强的精神动力。实行市场经挤*,加入世贸组织,都意味着我们必须遵从平等竞争的原则。关税大幅度削减,非关税壁垒逐步打破,国民待遇原则普遍推行,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竞赛规则越来越趋于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相对落后的企业和产业在国外强手的激烈竞争面前,势必处于不利地位。民族工业大面积地垮掉,这不符合我们的目标,也违背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除了淘汰一定数量的劣质企业外,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培育出一支我们自己的生力军,这才是我们的目标所在。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企业方面自强不息的努力之外,还必须有广大消费者的呼应和配合。人们乐于购买和使用那些达到基本水准的国货,就是对振兴民族工业,实现经济起飞的最有力支持。
  第四, 正确行使消费者主权不能没有国货意识。消费者口袋里的钞票就是决定生产方向的选票,他们的消费偏好和购买意向就是“上帝“发出的经营指令。这种消费者主权处于社会再生产权力体系的核心地位。消费者主权的威力如此之巨大,如果偏离正确方向,其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盲目崇拜进口货,缺乏国货意识,对国产商品不屑一顾的消费倾向,就是一种消费者主权偏离正确轨道的主要表现。这样滥用消费者主权,实际上是跟着外国厂商的指挥棒跑,本质上是消费者主权的丧失。因此,规范消费者主权,注入国货意识是不可或缺的。
  必须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国民有无强烈的国货意识,对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关系重大。如何才能培育起健康的国货意识,我认为首要的是必须解决好如下几个思想认识问题。
  l、提倡国货意识不会影响对外开放。我们所倡导的国货意识,不是一种封闭观念,不是关起门来妄自尊大,也不是要回到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时代,而是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前提下,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中必须具备的一种保护和防范意识,一种自强自立的意识。这种国货意识,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仅发展中国家需要它,就是发达国家也从来没有放弃它。
  2、提倡国货意识不是保护落后企业。我们所倡导的国货意识,是在尊重市场竞争规律的前提下,消费者依据经济理性自主作出选择,在效用满足和价值节省的可接受限度之内,更多地购买一些国产商品的意向。在这里,国货意识与经济理性是相统一的,消费者并没有放弃物有所值、物美价廉的要求。他们是在为满足自己的效用需求而购买,不是单纯为了一种民族信仰、价值理念而购买。。
  3、培养国货意识需要引导。国货意识是一种知识,一种科学认识,也是一种爱国信念。既需要民众在潜移默化中不断领悟和积累,也离不开*的积极引导。日本人和韩国人都有强烈的国货意识,对经济起飞和保持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培养过程除了国民素质的因素之外,*的积极引导和灌输也功不可没。*所制定的产业*、收入分配*、关税和配额*等,在坚持扩大开放和平等竞争的前提下,*取向应有利于扩大国货市场,而不是抑制国货的销售。*采购能用国货的尽量用国货(比如对轿车的购买),本身要起示范表率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