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1: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8 06:22
“不做作业”是中小学生中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在办公室里,我们经常看见科任老师、班主任对不交作业的学生进行批评,尤其是周一或者假期后,经常看到老师们用谈话、说教的方式去改变这种不良行为。仔细观察,每班经常不交作业的就那么几个,他们都消耗了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大量精力,我想我们有必要团结起来,利用年级集体力量,对这个现象进行综合研究,跟踪调查,共同对症下药,这样既可以减少初中阶段学生的两级分化,又能为班主任提供一点理论上的帮助。
一、下面从一个实例来分析:
(一)行为现象与观察
熊汴是初一(1)班的一个男生,性情温和,待人接物有礼貌,不似躁动型学生那样毛毛糙糙、吵吵闹闹。这样一位看似温顺的男孩,在学习上却有着深固的不良行为,即不做作业。每当老师发现并追究其原因时,他总是低着头,轻声轻气地说:“我忘了”。一幅幡然醒悟、深刻反省的模样,使老师难以上火。然而,看起来真心检讨的熊汴,却成为不做作业的“惯犯”,曾在一段时间内频繁见不到他的作业,即使做了也是粗划几笔潦草了事,班主任平日里也没少跟他谈心讲道理,每次谈心,熊汴无不“情真意切”,大有痛改前非之意,容不得老师不信下次他一定会做作业。可是,每次近乎真实的“保证”都无法实现,班主任几次通知家长都不来,即使家长来后也没有多少改进。
(二)诊断与分析:
“不做作业”这种行为,在学生中并不少见,然而在熊汴身上的表现却明显与众不同。其一,这种行为一般发生在学习态度消极,缺乏自信心或性情顽皮的学生身上,像熊汴那样上课肯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而且自信温顺的孩子也染上此习惯,比较少见;其二,与其他不做作业的学生相比,熊汴在交谈中非常明白老师的意图,在认识上能充分理解此行为的不良性,然而“不做作业”或“作业马虎了事”已成为熊汴的习惯,而且根深蒂固,一般的说服、劝导甚至惩罚对他不起作用;其三,我们通常对不交作业者都采取学校、家长配合制,可是熊汴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与学校配合程度之难却超乎人的想象,无法达到校内校外共管的目的。
熊汴身上所体现的这些特点,无疑大大增加了辅导的难度。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治,从技术取向看,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学生外部行为的强制性矫正,这是一种外科手术式的“疗法”。二是把握学生行为的心理根源,即关注人性的发育,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使人的自我完善。根据这个技术取向,我们应该一边从外部不良行为的直接矫正,一边干预内部心理、态度系统,即从内源上转变行为机制。从这两方面出发,循序渐进地改变熊汴这个不做作业的不良行为,可能是更为有效的。怎么样进行“内源性”矫正呢?在此我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整理出专家认为可行有效的几种方式方法与熊汴的个体因素结合谈谈:
(三)理论与对策
1.发现长处,引发自信,肯定个体
熊汴同学平时上课肯动脑筋,发言有见地,教师要肯定他是一个聪明的学生,智力水平高,这是他的优点,同时,上课遵守纪律,对人有礼貌……告诉他在老师印象里他的定位应该是较高的层次,可是,他的作业表现没有达到预想层次,这是一个落差。
2.针对个体心理特点,开展内化工作
既然是一个聪明的学生,为什么作业能力这么差,这就得从个体做作业的态度、目的找原因,从平时观察不难看出,熊汴对活动型的作业很感兴趣,他是班上的小品高手,为了演好小品甚至可以牺牲个人的时间,他对做作业的态度是不明确的,认为上课听讲,多读书就行了,做作业速度慢,太费时间。听讲,读书和做作业,究竟用哪种方式更好?老师在实践中不管用哪种实践方式都应该让他明确:听讲属于听觉记忆,读书属于视觉记忆,做作业属于一种运动记忆,比如教师与他做一个小实验,听一节课,第二天,第三天让他复述,让他发现时间长了容易忘记,而他曾经学会骑自行车,即使不骑的时间很长,这种本领也不会遗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眼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可见运动记忆是形成运动性熟练技巧的基础,其优势在于“一旦掌握,终身受益”。让他自己从内心里认同——做作业其实是一种高质量的“健脑”运动。要想在学习中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就得认认真真地对待作业,高质高量的完成作业,以此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达到成绩向优等方向转化。
有专家认为:只有当个体以积极态度对待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热情便会提高,自觉性也会更高,持续效果也会更久更好,并且能够经常保持并形成习惯,这也是我们教师所希望的。
3.创设成功的条件,使个体本人提起作业兴趣
当个体做作业的态度、习惯稍有转机时,哪怕是做得好的只有那么一个闪光点,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表扬,表扬之际也指出他的不足,使他树立信心,正确对待自身的不足,同时针对个体,老师也可以为他设计一些既动手又动脑的作业。让他体验到做作业也是在解决问题中求发展、求进步的无穷快乐,不断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4.赋予他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他用意志克服自身的不足
陶宏开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熊汴同学要克服“脑高手低”的习惯,恐怕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老师应该给他是一个可预见的目标,不断地用爱心、耐心帮助他培养坚强的意识,克服困难,达到定期目标,还是那句老俗话——反复抓,抓反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附表:对照熊汴不做作业行为的矫治策略与操作
矫治技术运用目的时间长度*操作内容
认知-行为矫正达致“按时完成作业”在认识-情感-行为这一心理过程的契合2周通过提问、启发,使熊汴对于做作业这一学习规范的思考趋于理性化,用做实验、角色互换扮演,激起他对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和快乐,以及不完成作业的焦虑和内疚,诱导熊汴以自己的理性思考和积极情感主导行为,并给予刺激强化。
强化与惩罚矫正(鉴于伦理道德上的考虑,惩罚以不损害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违反道德要求为底线)利用趋利避害的心理倾向,以带有评价意义的外部刺激,激励熊汴作出做作业的行为,减弱甚至消退其不做作业的行为。3周正性强化:凡按时做完作业,便于工作夸奖他自觉、懂事、有进步。
负性强化:与其他老师协调,当熊汴作业出现错误时,不再指责,而是促使他满怀信心完成作业。
正性惩罚:将没按时完成的作业做两遍。
负性惩罚:如没做作业,上午第一节课先反省10分钟,然后才能进教室上课。
家庭系统矫正构建团结、和谐的家庭整体氛围,激励熊汴与家庭成员的相互作用,引导家长监督、鼓励熊汴的做作业行为4周针对家长及其不配合的态度,登门家访并建立长期电话访谈,了解家长态度,共同达成协议,帮助熊汴建立和谐的家庭作业氛围;明确家庭监督机制,教师在备忘录中写明作业要示,家长督促熊汴完成作业,并做好家长检查记录。
订立行为契约通过教师和熊汴订立双方契约,并确定强化与惩罚的偶联,促发熊汴的责任意识,增加其做作业的行为。4周契约中规定,在4周内,一旦出现不完成作业情况,使取消其与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以写作业取而代之(熊汴是一个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害怕孤独动孩子);如果1周内没有不做作业的脱胎换骨,则增加他所喜好的业余活动的机会。二、对不交作业行为矫正,提供以下一些具体措施(提供参考)
(一)找症结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也是如此。对于学生不交作业的这种现象,教师的教育和转化需要对症下药,这“症”有两方面含义:
一是“症”的表现特征,表现特征虽然是明显的,不难抓住,但有经验的老师会把它做得更好。比如说在《中学教学研究》杂志上刊登的一名化学老师的文章,他在通过自己的教学反馈笔记反现学生在绪言和第一章的学习过程中不交作业的现象很少,到第二章学生出现化学概念以及元素符号、化学式等需要识化和准确运用时出现了不交作业的个别现象,到第三章需要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时不交作业的增多,于是他根据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统计调查出不交作业与学生心理素质,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关系,将“及早防备”,“持续防备”和“重点防备相结合”,认真处理好教学进程与作业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是形成这种“症”的原因,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形成“不交作业”的根源是各有千秋的,同样的“不交作业”可能是思想问题,可能有心理障碍,也可能有学生方法问题,日本一专家认为,厌学学生的归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也可以用于分析学生不交作业的情况。(见下面表格2)因此正确分析每个个体的根本原因,是改变学生不交作业现象的重要前提,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辩证分析,他们到底是哪一个层级的原因。
表格2
第一层次:学习活动的失败
基础学习的欠缺
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欠缺等。
第二层次:性格上的问题
智能结构上的缺陷
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丧失等
第三层次:对学校、班级的不适应
对教师的消极态度
家庭关系上的失败
交友关系上的失败(二)具体措施
学生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怎样有效纠正学生不交作业或作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教师自身就注意的问题:
(1)提高自身素质,优化教学过程,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养成复习、预习的好习惯。应该知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单纯留大量的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高作业质量。一是教师留作业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不“偏”不“怪”,且具有目的性、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这样既能使学生消化巩固课堂知识,又能培养其综合能力。二是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要高。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做作业的时间与效果,并及时批改,针对问题有的放矢。
(3).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减少机械的抄写作业,增加培养兴趣体现能力的作业;适当压缩选择、判断等客观性练习题,增加主观性的、适合学生充分发展个体的训练题。既要有当堂或当天完成的短期作业,又要有几天甚至一学期通过长期观察思考完成的长期作业。各种作业相互结合,互为补充,提高作业质量,使作业的布置从盲目无序型转向科学有序型,使学生通过作业既消化巩固知识,又培养综合能力的问题。
2.指导作业偏差学生应把握的问题:
(1).教师布置作业时,对作业偏差的学生要单独主动关心。如问一下:“今天的作业记住了吗?有困难吗?”可适当检查他们的记录情况,特别交待清楚目的和要求,必要的时候让他们先陈述该怎么做,培养他们先开动脑筋,积极参与。
(2).教给学生做作业的方法。
作业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做作业前老师可以适当了解作业偏差学生与课堂教学内容是否脱节,学习是否付出了一定的心智努力,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附:完成作业基本方法:
①复习。复习是做好作业的知识准备。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认真回顾思考,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
②感知性解题意。这一步包括弄清题意,联想与课题的类化三个环节。
A、弄清题意就是要正确领会题目要求。
B、联想就是对习题联系所学知识的思考,找到正确解题思路。
C、课题的类化是把当前的新知识点纳入同类的知识系统中去。
③做题。它是将做题思路表达出来的过程,基本要求是:准确、规范、快速。
④检查。这一环节的任务是判断作业做得对不对,是培养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
⑤改错。错的地方往往是自己知识能力薄弱的地方,发现并改正后能弥补自己知识上不足。一般有这几种方法,A、逐步检查法;B、重做法;C、代入法;D、逆算法
⑥提高。一是通过“一题多解”提高自己的求异思维水平。多寻求几种解题途径,加深对题目的了解,拓宽思路。二是“多题一解”求同思维水平,达到举一反三效果。
(3).对特殊学生可少布置或布置特殊的作业,后逐渐加量
对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或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的学生,老师可以精心筛选,设计弹性作业,让他们做专项性、模仿性作业,让他们先体验作业成功的乐趣,提起学习的兴趣。在保证作业质量后,逐渐加速,逐渐与其他学生作业同步同量。
(4).优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作业的结果
对作业偏生学生的作业尽可能当堂批改,当面批改、随到随改,优先批改,鼓励为主,打“√”为主,做错的地方只画上杠,打个问号,让学生当面及时纠正,教师应积极捕捉作业闪光点,取得进步时及时肯定和表扬,培养其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适时给予偏差学生适当的惩罚
对于不认真学习又经常不完成作业任务的学生,也要给予必要的批评以致“惩罚”,但惩罚一定要有度,错一罚十或罚百的做法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行为。那么这个“度”到底如何掌握呢?《美式课堂》给我们提供的国外做法是:
①、不接受学生不做作业的任何理由,家庭作业完成后才离开学校,否则不能回家或者去参加课外活动。
②、选定一天补做家庭作业。如设星期四是“补作业日”。在这一天,凡是那些拖欠作业的学生都必须在放学后留下来和老师一起完成作业。经过逐渐分化,这位老师说:“第一个星期时,班上大多数学生留下来了。几个星期后减少,再几个星期后只有几个学生留下来,到最后没有了。”
③、家庭作业小测验,一个星期将有2~3次小测验,是直接与家庭作业有关的,这样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④、国内也有经验的老师提出的做法,我认为也比较好,他提出:凡不交作业者,过后做两遍,一遍完成,另一遍是一边做给老师看一边讲其作题思路,后者有一定的难度,既达到惩罚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作业能力,一些怕麻烦的学生会逐步减少不交作业的次数。
当然,纠正作业偏差的方法还有多种多样,我们只是将自己查到的一点知识归纳起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各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都来充当“专家型”教师,把自己的有效方法赋予实践后记录下来,以便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