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桩的漫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1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2:51

我国养生之术历史悠久,但乏书籍稽考,也无文字记录,偶获片纸,也多残缺不全,根据先辈传述和多方的参考,个人认为,应是古代人类有大自然界同毒蛇猛兽竞争生存时,由争斗经验中,逐渐积累演变,不知经过多少千年多少万人的参加研究探讨中得来。相传二千余年前,即有《内经》一书,为中医宝库,对防病治病之法,记载甚多,其中《素问》一篇,就是专讲养生的,原文是:“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守神,肌肉若一。”文虽简单笼统,意义深厚,先哲把它列入《黄帝内经》,一方面视作防止疾病的养生术,另一方面凡药石刀针不能奏效的多种疾病,就根据这种道理,使患者锻炼休养,作为体育医疗并和《灵枢》互相为佐,其主要内容是养静,就是“守神”。
东汉以前,很多文人武士兵都会静养,行站坐卧皆可用功,成为一种普通的健身术,后梁武帝时,达摩行教游汉土(此时达摩年六十七岁,是天竺国王第三子番王之子,见高僧传、东流小传、梁武帝、诏文、祭文),传来洗髓易筋等法,唐代有临济、密宗两派,相继传出插条、柔杠、三折、四肢功、八段锦、金刚十二式,罗汉十八法--印度统名之曰柔杠,后又有岔派,派别迭出,不可枚举,居士尤多,标新立异,花样繁多,方法极乱,异论杂出,遂使此术没有发展反而有*情况,早在五百年前,已形成抱残守缺。
宋代之后,多变为禅坐等法,也是门户迭出,互有异同,而且坐法多不够自然,也不够具体,舍精华而取糟粕,不仅达摩师传湮没已尽,而我历代先哲遗产出随之俱废,大好学术无形销毁,殊为可惜。
日本相近此术者不少,每在用功之前首先凝神站立以定神思,并得到各方面的提倡支持,也确有深造独专精持久的功夫,但亦系支离破碎,只鳞片爪。
我生平对祖国遗产---养生术、拳学、特别爱好(这和幼年多病是有关系的)。由青年时代略识养生门径之后,就一方面求师访友,认真学习,一方面博览古书,细心体会,同时按照师友的指导,和《内经·素问》篇所载的道理,朝夕不辍的练习,虽受个人知慧和其他条件的*,存在着不少缺点,但五十余年的经验,证明他不仅有健身防病之效,而且对很多医药无效的慢性病,确有不可想像的治疗作用。 养生桩是一种学术,也是一种医疗体育运动,参加这种运动的人,不限年龄性别,不拘身体强弱,亦无任何局限,有病者治病,无病者防病,运动时不尽在姿势方面着想,也不在式之繁简上注意,更不在姿势的前后秩序,主要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使肢体得到适当的锻炼,即静中生动,动中求静。
这种运动能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发挥体内燃烧,且能加强各种系统的新陈代谢作用,因而能调整、恢复和加强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机能,对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具有显著的待效,五十年来从无一人出流弊,且百分之九十几都有效果。
这种运动能加强人体的吸收和排泄作用,古人说:“提炼精华,洗净糟粕。”其意义就在于此。这是自力更生的运动,就是说,它对于人身及其部分机体,具有生生不已的效能,比如体弱的通过锻炼可使身强,人体某一系统或器官组织有毛病的,通过锻炼可使毛病消除,恢复健康,健康者更健康,且容易体会到无穷的理趣。
这种运动和一般体育运动不同,它是把锻炼和休息统一起来的一种运动,是在锻炼中休息,又在休息中锻炼的运动方法,因此它具有调整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功能作用,从而使人体各部分在高级中枢神经支配下密切协作。 养生桩不仅是健身治病的运动,也是一种锻炼意志的功夫,所以学习养生桩的人必须注意这种锻炼。粗暴、浮躁、气愤、忧虑、悔惧、得失之念和侥幸思想等,都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学者切要禁忌。
对于治病的人来说,凡是学养生桩治病的大半都是久病不愈,药石刀针不易奏效者,但须要气不自馁,应该积极的锻炼,积极的治疗,精神要焕发,蓄有弹力,时时作反覆斗争的准备,才能战胜病魔,恢复健康,如果悲观失望、生气着急,毫不振作,一曝十寒,时作时辍是不起作用的。医生常说病人的心情要愉快,学习养生桩的人首要心情愉快,虚心体会站桩的意义,耐心地、持久地锻炼,使精神焕发,久而久之,自可功到病除。
练养生桩必须心神安详,摒除杂念,“神不外溢,力不出尖,意不露形,形不破体。”神态要轻松自如,蓄意要深戆雄浑,力量要稳准虚灵“无动不机,无机不趣,虚灵守默,而应万物”,虽是平易近人的道理,但初学不易理解,主要是以神意为主,不是枝节片面形式问题,意在整体与内部,不要使局部破坏整体的统一,不要使外部动作影响内部推敲,要浑身轻松自如,心旷神怡,好像沐浴在大自然之内似的,要做到这样,在运动前就必须作到心安神定,摒除杂念,还要注意四容五要,四容是头直、目正、神庄、声静;五要是恭、慎、意、切、和。对人对事都要恭敬谨慎,意思周密而切实,任何事不说硬话、不作软事,这是学者内心和外貌应具备的养生条件,从个人意念来说,应具善意,最好是以子女的行为,父母的心肠对人,在练功方面来说,就是“只要神意足,不求形骸似”,这样才是练功应有的要义。
养生桩是因病设式,因人而异的,病症不同,其有关的神经和肌肉系统自然就不相同,患者的生活条件、习惯、修养、性情以及其他各种特点,对于设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考虑适当的姿势和运动与休息的时间长短,以及身体负担的轻重等,教者对此自应充份了解情况,作适当的安排,学者应注意掌握,慎重锻炼,不可忽断忽续,任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收效快,并防止在锻炼中发生不正常的现象。 修养不够的人,初学时多有幻想或任意活动或拘泥执着等现象,须细心体验,待实验充实之后才能解决,主要是师古不泥古,谨守师法未易有得,不要浮聪明,不要笨用功,精神要愉快,肌肉常劳动。离开已身,无物可求,但执着已身,都是错误。力量在身外求取,意念在无心中来操持,若本着以上的所谈切实用功,细心体会,自不难得到万变无穷,奇趣横生之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2:51

我国养生之术历史悠久,但乏书籍稽考,也无文字记录,偶获片纸,也多残缺不全,根据先辈传述和多方的参考,个人认为,应是古代人类有大自然界同毒蛇猛兽竞争生存时,由争斗经验中,逐渐积累演变,不知经过多少千年多少万人的参加研究探讨中得来。相传二千余年前,即有《内经》一书,为中医宝库,对防病治病之法,记载甚多,其中《素问》一篇,就是专讲养生的,原文是:“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守神,肌肉若一。”文虽简单笼统,意义深厚,先哲把它列入《黄帝内经》,一方面视作防止疾病的养生术,另一方面凡药石刀针不能奏效的多种疾病,就根据这种道理,使患者锻炼休养,作为体育医疗并和《灵枢》互相为佐,其主要内容是养静,就是“守神”。
东汉以前,很多文人武士兵都会静养,行站坐卧皆可用功,成为一种普通的健身术,后梁武帝时,达摩行教游汉土(此时达摩年六十七岁,是天竺国王第三子番王之子,见高僧传、东流小传、梁武帝、诏文、祭文),传来洗髓易筋等法,唐代有临济、密宗两派,相继传出插条、柔杠、三折、四肢功、八段锦、金刚十二式,罗汉十八法--印度统名之曰柔杠,后又有岔派,派别迭出,不可枚举,居士尤多,标新立异,花样繁多,方法极乱,异论杂出,遂使此术没有发展反而有*情况,早在五百年前,已形成抱残守缺。
宋代之后,多变为禅坐等法,也是门户迭出,互有异同,而且坐法多不够自然,也不够具体,舍精华而取糟粕,不仅达摩师传湮没已尽,而我历代先哲遗产出随之俱废,大好学术无形销毁,殊为可惜。
日本相近此术者不少,每在用功之前首先凝神站立以定神思,并得到各方面的提倡支持,也确有深造独专精持久的功夫,但亦系支离破碎,只鳞片爪。
我生平对祖国遗产---养生术、拳学、特别爱好(这和幼年多病是有关系的)。由青年时代略识养生门径之后,就一方面求师访友,认真学习,一方面博览古书,细心体会,同时按照师友的指导,和《内经·素问》篇所载的道理,朝夕不辍的练习,虽受个人知慧和其他条件的*,存在着不少缺点,但五十余年的经验,证明他不仅有健身防病之效,而且对很多医药无效的慢性病,确有不可想像的治疗作用。 养生桩是一种学术,也是一种医疗体育运动,参加这种运动的人,不限年龄性别,不拘身体强弱,亦无任何局限,有病者治病,无病者防病,运动时不尽在姿势方面着想,也不在式之繁简上注意,更不在姿势的前后秩序,主要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使肢体得到适当的锻炼,即静中生动,动中求静。
这种运动能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发挥体内燃烧,且能加强各种系统的新陈代谢作用,因而能调整、恢复和加强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机能,对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具有显著的待效,五十年来从无一人出流弊,且百分之九十几都有效果。
这种运动能加强人体的吸收和排泄作用,古人说:“提炼精华,洗净糟粕。”其意义就在于此。这是自力更生的运动,就是说,它对于人身及其部分机体,具有生生不已的效能,比如体弱的通过锻炼可使身强,人体某一系统或器官组织有毛病的,通过锻炼可使毛病消除,恢复健康,健康者更健康,且容易体会到无穷的理趣。
这种运动和一般体育运动不同,它是把锻炼和休息统一起来的一种运动,是在锻炼中休息,又在休息中锻炼的运动方法,因此它具有调整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功能作用,从而使人体各部分在高级中枢神经支配下密切协作。 养生桩不仅是健身治病的运动,也是一种锻炼意志的功夫,所以学习养生桩的人必须注意这种锻炼。粗暴、浮躁、气愤、忧虑、悔惧、得失之念和侥幸思想等,都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学者切要禁忌。
对于治病的人来说,凡是学养生桩治病的大半都是久病不愈,药石刀针不易奏效者,但须要气不自馁,应该积极的锻炼,积极的治疗,精神要焕发,蓄有弹力,时时作反覆斗争的准备,才能战胜病魔,恢复健康,如果悲观失望、生气着急,毫不振作,一曝十寒,时作时辍是不起作用的。医生常说病人的心情要愉快,学习养生桩的人首要心情愉快,虚心体会站桩的意义,耐心地、持久地锻炼,使精神焕发,久而久之,自可功到病除。
练养生桩必须心神安详,摒除杂念,“神不外溢,力不出尖,意不露形,形不破体。”神态要轻松自如,蓄意要深戆雄浑,力量要稳准虚灵“无动不机,无机不趣,虚灵守默,而应万物”,虽是平易近人的道理,但初学不易理解,主要是以神意为主,不是枝节片面形式问题,意在整体与内部,不要使局部破坏整体的统一,不要使外部动作影响内部推敲,要浑身轻松自如,心旷神怡,好像沐浴在大自然之内似的,要做到这样,在运动前就必须作到心安神定,摒除杂念,还要注意四容五要,四容是头直、目正、神庄、声静;五要是恭、慎、意、切、和。对人对事都要恭敬谨慎,意思周密而切实,任何事不说硬话、不作软事,这是学者内心和外貌应具备的养生条件,从个人意念来说,应具善意,最好是以子女的行为,父母的心肠对人,在练功方面来说,就是“只要神意足,不求形骸似”,这样才是练功应有的要义。
养生桩是因病设式,因人而异的,病症不同,其有关的神经和肌肉系统自然就不相同,患者的生活条件、习惯、修养、性情以及其他各种特点,对于设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考虑适当的姿势和运动与休息的时间长短,以及身体负担的轻重等,教者对此自应充份了解情况,作适当的安排,学者应注意掌握,慎重锻炼,不可忽断忽续,任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收效快,并防止在锻炼中发生不正常的现象。 修养不够的人,初学时多有幻想或任意活动或拘泥执着等现象,须细心体验,待实验充实之后才能解决,主要是师古不泥古,谨守师法未易有得,不要浮聪明,不要笨用功,精神要愉快,肌肉常劳动。离开已身,无物可求,但执着已身,都是错误。力量在身外求取,意念在无心中来操持,若本着以上的所谈切实用功,细心体会,自不难得到万变无穷,奇趣横生之妙。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