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太后垂帘听政,这一制度如何形成,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2:3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9:03

《清平乐》中,宋仁宗13岁登基,刘太后垂帘听政,大权独揽,直到仁宗长大后才在大臣的请求下,还政于仁宗,结束听政,那么,太后垂帘听政这一制度始于何时,如何形成,在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逐一探讨。 

“垂帘听政”制度的形成

皇后、皇太后临朝听政,处理国家大事,因在宝座前设帘遮蔽,称“垂帘”;归政叫“撤帘”。垂帘听政是中国封建礼法影响之下的一种特殊的从政方式,坐在帘子之前的皇帝经常是象征性、礼仪性的傀儡,而坐在帘子后面的人才是真正的主宰者。

"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国君去世后,如果继位国君年纪幼小,可以由国君的母亲辅政。但是根据宫廷的规定,*不得直接观看和接触太后,所以辅政的太后一般坐在国君理政厅堂侧面的房间里,在房间和厅堂之间挂一帘子,听*们与国君谈论政务。于是,这种由母亲帮助国君辅政的制度,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垂帘听政"。

太后临朝的制度,始于汉朝,汉惠帝不理政事,吕后临朝。汉殇帝出生不过百日就继汉和帝为帝,皇后邓氏以皇太后临朝。南北朝时期北魏冯太后也曾经临朝称制。唐朝武则天以太后临朝甚至废唐建周,自己做了皇帝。宋代有多位皇太后曾临朝称制。但垂帘听政的制度却要到唐朝武则天时期才开始。此前的太后临朝不需垂帘。影响较大的太后临朝有汉代吕太后,邓太后,唐代武则天等。近代还有清慈禧太后临朝。

垂帘听政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

垂帘听政在历史上起到的的作用,有利有弊,取决于听政者个人品质、才能。如果垂帘听政的太后品德高尚、才能卓越,而又没有独权篡位的野心,起到的作用就是积极的;反之,如果垂帘的太后品质低下、才能不足、或者野心膨胀,在历史上起到的就是消极的影响。

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摄政的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为例,宣太后摄政40多年,封其弟魏冉为宰相,魏家人掌握朝廷内外大权。他们是全国最大的封建地主,在朝中擅权专政,削弱了国君权力和*集权,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昏暗,政令不一。形成了秦国上下只知“有太后、穰侯、高陵、华阳、泾阳,不闻其有王”的局面。宣太后听政在历史上产生了不利影响。

宋朝垂帘听政

宋朝有九位垂帘听政者,北宋四位,南宋五位。其中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是仁宗时期的刘太后,英宗时的曹太后、哲宗时的高太皇太后,徽宗时的向太后。

宋代能够多次出现太后垂帘听政,根本上是因为其听政没有对朝政造成危害,当国家处于特殊时期时,她们垂帘听政,保证了皇位的顺利传承、稳定了政局。以往朝代的太后大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培植外戚和朝中势力进而控制朝政。而宋代太后垂帘听政多是在大臣或皇帝的请求下才勉强答应听政。且垂帘期间能谨慎行事,自我约束,对外戚也有所抑制。

太后听政多援引外戚,扰乱朝政,所以对太后听政的评价总体不高。但宋代垂帘听政的太后却获得很高的评价。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些垂帘听政的皇后大都是名门出身,受过良好教育。例如仁宗皇后曹氏是北宋开国功臣曹彬的孙女,曹皇后曾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评价说“已辅乾坤成化育,终符日月继光华”。

而宋英宗的皇后高氏则是曹皇后的外甥女,出身勋贵世家,她曾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但被后人评价说她是“女中尧舜”。

出身门第和具有知识素养的皇后们,作为万民之表率,则极其重视个人的言与行。在垂帘听政的时候也深受理学影响,常与辅臣一同讨论军国大事,而不随意武断判决。

其次,太后权利受到诸多制约。

虽然皇后在成为垂帘听政者之后,被先帝赋予垂帘听政的作用,帮助幼小的新君处理政务,拥有一定的权力,但是宋朝的法律对于宫禁制度要求十分严格,而且宋朝的帝王对于朝廷中的大臣监视的非常严,不允许他们和后宫的妃子擅自交往。一个女人就算是能够垂帘听政也是没有办法做到专政的。还有宋朝谏官权力很重,他们对于太后垂帘听政的还是很防范的,在宋仁宗*后,刘太后还不肯放权归政时,士大夫轮番上奏,纷纷要求太后还政。总之宋代垂帘太后在其垂帘期间能够自我约束,行事谨慎,都在稳定朝局方面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