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37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2:20
冯子材
冯子材(1818.7.29~1903.9.18)
晚清抗法名将。字南干,号萃亭。生于广东钦州(今属广西)。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率众,次年投奔天地会领袖刘八,旋受招安,随广西提督向荣尾追太平军至南京城外,积功升至总兵。1862年(清同治元年)擢广西提督,驻军镇江,配合湘军围剿太平军。继在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农民。1869~1879年(清光绪五年)受越南*邀请和清廷派遣,三次出关*退入越南的广西农民军和哗变的清军,深悉法国鲸吞越南、进窥祖国南疆之意。1881年,因与当政权要不睦,“称疾”解甲归乡,仍忧心边事。中法战争爆发后,驻越清军一战即溃。奉命督办广东高、雷、廉、琼等州团练事宜。1884年8月,闻清廷对法宣战,遂上书请战,并召集旧部,募兵18营,号“萃军”,开赴广西前线。次年2月,驻越清军战败逃入关内,溃不成军,法军前锋一度进占镇南关(今友谊关)。时年近古稀的冯子材受命帮办广西关外军务,被前线各路将领公推主持战事,力撑危局。选择地形险要的关前隘一带为战场,浚深壕、修长墙、筑坚垒,配备较强的策应之师,形成较完整的多层次山地防御阵地。为打乱法军作战部署,领兵出关夜袭越南文渊,诱使法军不待援兵到齐提前发起进攻。当法军攻入关内,指挥诸军死守两翼制高点,并以预备队抄袭敌侧后;危急之时,自己持矛大呼,领兵跃入敌阵肉搏,酣战半日,杀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旋挥师猛追,采用夜战抄袭战法,连克越南文渊、谅山,重伤法军第2旅指挥官尼格里,将法军逐于郎甲以南。战后,奉旨督办钦、廉二州防务,并会办广西一带边防。16年赴云南提督本任。1903年奉旨会办广西军务,抱病兼程赴桂,卒于军旅。有《军牍集要》传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3:38
冯子材
冯子材(1818—1903),字南干,号萃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清朝名将。
冯子材行伍出身。1851年(咸丰元年),参加刘八领导的天地会军,旋投降清军,赏补千总。
随向荣、张国梁尾追太平军至南京,1853年协助向荣建立江南大营,围困天京,擢副将、总兵。1860年5月,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时,张国梁败死丹阳,冯子材集其残部退守镇江。1862 年(同治元年)升广西提督,配合湘军、淮军与太平军对抗。
1875年(光绪元年)调任贵州提督。1881年回任广西,次年“称疾”回家。1883年12月,法国挑起“中法战争”,清廷和战不定,导致清军在越南北部的失败和福建水师的覆灭。时滇桂边境紧张,冯子材应两广总督张树声之邀督办广东高、雷、钦、廉四府团练,参加抗法战争。1885年初,督办广东军务大臣彭玉麟、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推荐他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出任前敌统帅。冯子材目睹战局危殆,积极备战,亲率士兵于镇南关(今友谊关)内十里的战略要地及关前修筑长墙,在东,西两岭设置炮台,严加防守。派王孝祺、王德榜、苏元春所部驻周围各要地,成纵深梯队阵势,采“先发制敌”之策略,出兵袭扰法军。3月23、24日,他身先士卒,指挥将士击溃猛攻长墙的法军主力,歼敌两千余。接着乘胜克服谅山,伤法军司令尼格里,取得“谅山大捷”,法国茹费理内阁因此倒台。正当冯子材筹划攻取河内、规复全越之时,清廷却采用李鸿章“乘胜即收”之方针,下诏停战。冯子材*撤军回国,会办广西边防。1886年,授云南提督,以疾未到任。14年,赏加尚书衔。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奉调驻守镇江,战后仍回广西。19年,任云南提督。两年后又调为贵州提督。1903年,为会办广西军务大臣,不久病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5:13
抗法老将冯子材
冯子材 (1818一1903)字南干,号萃亭。钦州人。因社会*,父母早亡,冯子材少年时便流 浪街头,做过木工,跑过牛帮,受尽贫困折磨。受社会风气和亲友言行熏陶,具有不少儒家正统观念。
清道光三十一年(1851年),冯子材投奔天地会刘八,因武术高强受到重用,不久接受博白知县招安,编入“必胜"营,走上*农民的道路,立功攫升千总。太平天国后,该部改隶广西提督向荣,尾追太平军北上,屡立战功,清同治元年(1862年)升补广西提督,接着又孤军固守镇江。平定江南之后,冯子材长期担任广西提督。清光绪九年(1883年)12月,法军悍然对驻防越南山西 的清军发起攻击,爆发中法战争。已解甲归田的冯子材,仍关心越南及边境局势,曾主动请缕率兵入越抗法。朝廷认为冯子材年老,非法人对手,只给冯子材任高雷廉琼团练督办。他办团戎边,团结诸将,整顿军纪。清光绪十年(1884年)6月,法军借口观音桥事件将战火烧到中国东南沿海,朝廷感到局势严重才下令对法宣战。12月,令冯子材募集萃军十营迅速开赴前线。冯子材深受边疆人民拥护,十天即募足十营(行军途中又增募八营),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1月中旬起程。为表示此行抗敌决心,冯子材将两个儿子带在身边,以备料理后事。临行嘱咐家人,若广西不守,将祖先牌位迁回江南祖籍,永作中国臣民。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2月初,法军大举北犯,进*谅山,新任广西巡抚潘鼎新焚城夜逃。2月25日,法军攻占镇南关,炸毁关楼后撤走时,故意在关楼废好旁树立一块木牌:“广西门户已不存在,保卫国土靠遵守条约。"嚣张已极。随着潘鼎新所部及各军的溃败,凭祥、龙州一带大乱,关内大 震。朝廷连忙命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雷厉风行的冯子材率部抵达幕府前线,立即召集各军首领 商议御敌大计。他语重心长地提出:国门被毁,法寇不灭,无国也就无家,望大家同心协力,保卫祖国南大门。在冯子材主持下,各军都表示听从指挥,誓死抗法。越南军民得知冯子材率部抵达南关布防,纷纷前来通报法军动态。在各方面协作下,很快就选定隘口为阻击法军的战场,半个月即在东西岭之间构筑成坚固、实用的防御工事,以壕沟、土墙、栏栅构成,横垮山隘,又称长墙。还在附近岭上修筑5座炮垒与长墙连成一体。防御工事筑成后,冯子材会同王孝祺、王德榜、苏元春等部,在关前隘积极备战。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3月24日,法军集中火力猛攻长墙,并分兵偷袭长墙西侧的炮垒。面对法军的进攻,冯子材派兵攻击法军的侧翼及后路。正当法军的两翼攻击因炮弹供应中断而沉寂 之际,冯子材振臂高呼,跃出长墙,带头冲杀,顿时杀声震地,人流如潮,暴风雨般冲向法军。法军望 风而逃,无论前线指挥官如何狂喊,也制止不了兵败如山倒的败势。法军退到南关仍不敢停步,一直向文渊方向奔跑。冯子材率领萃军及各兄弟部队乘胜追击,直*文渊、谅山,数日间,尽复郎甲北失地。不但实现了“以法军的头颅重建国门"的誓言,还彻底粉碎了法国当局说诈阴谋,迫使法国内阁总理茹费理辞职。镇南关大捷,成为中*队在反帝斗争中的光辉篇章。冯子材因功授太子少保,加封尚书衔,任会办广西军务,云南、贵州提督。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死于南宁。
参考资料:http://www.zznet.com.cn/qsn/2005-5-20/2005520151139.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7:04
冯子材(一八一八―一九○三),字南干,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晚清抗法名将。中法战争爆发后,六十七岁老将冯子材率军出征,于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在镇南关前隘一战歼灭入侵国境的法军主力,取得了名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胜战后,冯子材相继调任云南、贵州提督。一九○三年为会办广西军务大臣,不久病逝,谥“勇毅”。冯子材故居位于钦州市白水塘村东面,旧居现尚保存有门楼及主体建筑。主体建筑四周使用围墙围绕,组成了既可,又能互相联系的建筑群体。全部建筑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二千零二十平方米。冯子材旧居于二○○一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http://jczs.news.sina.com.cn/2005-02-24/1629268533.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9:12
1881年,因与当政权要不睦,“称疾”解甲归乡,仍忧心边事。中法战争爆发后,驻越清军一战即溃。奉命督办广东高、雷、廉、琼等州团练事宜。1884年8月,闻清廷对法宣战,遂上书请战,并召集旧部,募兵18营,号“萃军”,开赴广西前线。次年2月,驻越清军战败逃入关内,溃不成军,法军前锋一度进占镇南关(今友谊关)。时年近古稀的冯子材受命帮办广西关外军务,被前线各路将领公推主持战事,力撑危局。选择地形险要的关前隘一带为战场,浚深壕、修长墙、筑坚垒,配备较强的策应之师,形成较完整的多层次山地防御阵地。为打乱法军作战部署,领兵出关夜袭越南文渊,诱使法军不待援兵到齐提前发起进攻。当法军攻入关内,指挥诸军死守两翼制高点,并以预备队抄袭敌侧后;危急之时,自己持矛大呼,领兵跃入敌阵肉搏,酣战半日,杀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旋挥师猛追,采用夜战抄袭战法,连克越南文渊、谅山,重伤法军第2旅指挥官尼格里,将法军逐于郎甲以南。战后,奉旨督办钦、廉二州防务,并会办广西一带边防。16年赴云南提督本任。1903年奉旨会办广西军务,抱病兼程赴桂,卒于军旅。有《军牍集要》传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11:37
在中法战争中,取得了镇南关大捷.但最终中法战争还是出现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