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作文常用修辞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49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18:11

作文常用的修辞手法有:
  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4.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增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 
 7.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 
 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10.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18:12

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

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

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

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18:12

一、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的作用: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如:

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二、比喻:
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的作用: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如:

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三、排比:
三项或三项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气一致的几个短语或句子。
作用:增加语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
老师的教导,像阳光,洒向我们心的角落;像清风,吹散我们心底的阴霾;像钥匙,打开我们知识的大门。

四、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夸张的作用: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如:

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18:13

如果说作文是拿分的关键,那熟练巧妙地运用好各种修辞手法就是写一篇好作文的关键。

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之外,还有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多种手法,很多孩子对后面的修辞手法基本不熟,常见的修辞手法也只是处于略知一二、模棱两可。

学习最忌讳的就是似懂非懂,一定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为此,小编特意给各位家长梳理了几种常见修辞手法的详细用法,赶紧收藏给自家娃冲破写作难关,拿下高分!!

比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

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注意: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不能单看比喻词

× 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表示猜测

× 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义

4、比喻的目的

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第一种】说明本体的可能性。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例如: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第二种】阐明本体的情况。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第三种】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是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例如: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第四种】肯定本体的情况。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例如:

轻浮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像飞蛾扑火那样。

【第五种】美化或丑化本体。前者(例1是歌颂本体,后者则是贬低、鄙视本体。例如:

例1:狗像忠实的朋友。

例2:冬天是穷苦人为之瑟瑟发抖的幽灵。

5、常用比喻词

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

6、分类

根据比喻结构中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A像B。

如:他生气了,像一头全身毛发竖立的狮子。

【第二种】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7、比喻的修辞举例

①早餐的露似珍珠一样晶莹。

②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慈祥的笑容。

③皎洁的明月高挂在灰蓝的星空下,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④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⑤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⑥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⑦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延伸学习:

带有比喻的成语

恩重如山 冷若冰霜 呆若木鸡 挥汗如雨 浩如烟海

门庭若市 虚怀若谷 轻如鸿毛 震耳欲聋 易如反掌

亲如手足 如虎添翼 如胶似漆 丧家之犬 对答如流

a明喻:

门庭若市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

寿比南山 归心似箭 如鱼得水

如虎添翼 冷若冰霜

b暗喻:

草木皆兵 冰清玉洁 明珠暗投 人老珠黄 犬马之劳

c借喻:

望穿秋木 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班门弄斧

铜墙铁壁 豺狼当道 掌上明珠 画龙点睛

柳暗花明 愚公移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18:13

一、比喻、夸张、拟人是写作中最常用的修辞之一,常用于描写。

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某一人事物的某一状态或特点,往往可以把抽象、难懂的,不具体的、不可感的东西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能使读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

1、可用以描写人的外貌外形特点,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使人的特点更加突出鲜明。

例如下图中对人物外形特点的描写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姐姐的“胖”比喻成“小东瓜”和“花生米”生动形象,把卷发比喻成“刨花”形象可感,把富婆的手指比喻成“五根胖墩墩的香肠”,这些比喻都突出了人物的外形特点,让人物形象具有了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这也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独到的地方。
2、形容人的某一种行为或心理状态也可以用比喻来变得生动形象,比喻可以把人的行为或心理状态处于什么程度很具体的表现出来,让读者有充分的联想想象空间,也使作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
再如,写“他听到自己语文仅仅考了70分时,他心里难受极了。”“难受”这个心理状态抽象的、不可感,加入修辞后句子可以这样写——终于老师念到自己的名字了,“李晓然,70”,老师的声音就像睛天打了个霹雳,震得他的头“嗡嗡”直响,他艰难的咽了口唾沫,像鱼刺卡在喉咙里,像一团棉花塞在胸腔中,那口气上不来下不去,心憋闷得像要炸裂一样难受。——如果不用修辞我们无法感受到他难受的程度,而借用比喻、夸张等修辞,往往可以使此情感状态形象可感起来,也容易引起共鸣。

3、在描写景物时,要想把景物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往往也离不开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

例如,小学生常写的秋景,要想把秋的景物的色彩、形态生动形象鲜明的展现在人物眼前,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连用,多角度描摹是写作必备技能。
二、排比、引用、对比修辞在增加文章气势、彰显作者高超语言运用表达能力,表现文章饱满的情感和鲜明的形象上有独到之处。往往用于文章的开头、结尾或中间段落中起点题、扣题、升华主题或突出人物思想情感的作用。
同时,对比的修辞手法,也是写作常用的手法之一,例如写《秋天真好》的开头或结尾都可以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升华主题:“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它虽然没有春天的生机勃勃;没有夏天的枝繁叶茂;没有冬天的白雪飞扬,但它是个丰收的季节性!果园中、农田中、森林中、校园中到处都有它的影子。”

再如写《我的爸爸》:“我爱我的爸爸,虽然他没有骄人的财富,但他却给了我最宝贵的真情;我爱我的爸爸,虽然他傲人的事业,但他却给我认真负责追求美好生活的力量。”

另外,排比还可以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一种强烈的气势,因此在文章表达强烈的情感时往往也会用排比增强气势。例如:“此时此刻他那个开心啊,像喝了蜜汁;像鸟儿展翅自由自在的飞翔在空中;像身体轻盈地跳一首华尔兹……真是甜蜜又畅快!”

对比在突出某一人、物的特点上有独到的作用。可以是同一人、物前后不同的行为心理变化上的对比,例如鲁迅的《祥林嫂》利用和“我”三次见面其行为、神态上的不同进行对比,突出了人物心理和命运的变化。也可以是不同人、物间的对比,例如许地光的《落花生》在突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时将花生的果实和挂在枝头炫耀的桃子、苹果等果实进行对比,突出了花生高贵的品质。

总之,在作文中运用修辞是最重要的写作能力之一,只有熟练运用起来,才能使文章焕发华彩,有独到的表现力,可以随时随地扮靓你的文章。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