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工的定义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10 11:13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0 12:42

  意思:返回来重做;凡是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一律返工
  “返工”定义为:“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返修”定义为:“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返工处理后得到的产品可能是良品、次品或者废品;而返修处理后的产品始终还是非良品或者是修理不当变成废品;  
  “返工”后的产品可以消除不合格,使原不合格产品经采取措施后,可以成为合格产品。   
  例如对某机械产品在轴加工中对需与轴承配合的“轴肩”部位,加工结果尺寸偏大超差,轴承装配不进去。则该轴肩部位属不合格产品。针对这样的不合格产品,可采取重新到磨床上加工的措施,使轴肩部位达到公差要求,从而使原不合格的产品,可以在采取措施后,达到合格要求。这种对不合格品所采取的措施则属返工。   
  “返修”的产品,经采取措施后,仍属不合格产品。但采取措施后,产品可以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例如在机械产品轴加工中对需与轴承配合的“轴肩”部位,加工结果尺寸小于公差要求,则此处轴肩与轴承已无法配合完成装配任务。为使该轴肩部位不报废而遭受损失,在尺寸超差不大的情况下,可将此轴肩部位到电镀车间镀上一层硬铬,然后到磨床上加工到要求的公差范围。此时这一轴肩的公差符合轴承的装配要求,这一根轴是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了。但这一轴肩部位仍属不合格产品,因为这一根轴的轴肩部位已镀上一层硬铬,材质已发生变化,仍属不合格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合格控制的要求,返工和返修同属对不合格品的处理,那么,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不合格品又是如何予以划分和判定的呢?是在不合格品控制的哪一个子过程中所确定呢?这一过程正如前所述,对不合格品控制的子过程中存在评审的子过程。对不合格品列为返工还是返修正是在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评审的子过程所确定的。可以借助于对不合格产品评审人的资历、能力和经验予以判定。   
  例如前例中轴加工的实例,经评审人员的评审,轴加工大了,可以采取措施使其变小,而不影响产品的质量要求,则判定为返工。   
  而轴加工小了,要使其变大,则必须采用改变材质等措施。虽然产品可以使用,但由于材质不合格,仍为不合格产品,则可以判定为返修。  
  因此,返工还是返修,是由不合格品的评审过程所判定的。   另外:而一般通俗意义上的返工是退回上生产或者检查工序(或者前一步骤)处理;而返修是退回前一次修理人修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0 14:00

返工和返修是质量朋友们最容易混淆的两种方式,我给大家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下:

返工: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使其符合规定的要求。

返修: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使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要求。

两者虽然都是针对不合格品,但其目的不一样:

返工:符合规定的要求。(客户有要求的话,需要知会客户,客户没有要求可以不知会客户)

返修:满足预期用途的要求。(可以不符合SIP等文件的规定,所以返修必须知会客户)

以具体案例为大家讲解下,大家就清楚了:

返工:

在注塑工段,FQC发现生产部修过的塑胶件毛边修的不好,有明显刮手感,这属于不合格品,FQC将此批物料退回,由生产部作业员重新用刮刀、羊毛毡对塑胶件的毛边进行处理,处理后塑胶件毛边符合SIP规定的要求。

返修:

某些型号的笔记本电脑的Upper的装饰件与塑胶件之间是通过卡扣方式组装固定的,但因卡扣注塑不良,导致卡不紧,企业为节省成本、赶交期,向客户申请特批,希望可以采用在装饰件及塑胶件之间改用胶水进行固定。

胶水固定后可以起到与卡扣固定方式同样的效果,即将装饰件固定在塑胶件上,也就是满足了预期的使用要求,但将卡扣方式更改为胶水后,可靠性降低、增加后续维修的难度,仍属于不合格品。

所以大家谨记:

返工后的产品可以消除不合格,使原不合格产品经采取措施后,可以成为合格产品;

返修的产品,经采取措施后,仍属不合格产品。但采取措施后,产品可以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ISO内审员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