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02
《礼记》中有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平时常说的一句话“有备无患”,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说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不仅仅是做大事要如此,日常的小事中也是一样。
那么去做一件事情,怎样才叫准备好了呢?
8月底我坐高铁返京,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处排队取票,在我前面隔了两三个人有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旁边是她的父母,看样子是要开学了,父母送孩子上火车。我就在后面听他们的对话。
先是小姑娘说,在网上买的学生票,也不知道要不要用学生证?
父母就说,应该不用吧,自动取票机也无法验证啊。
父母问她,你带学生证了吗?
女孩回答说,好像是带了,就是放到箱子里了,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父母又问,好不好找啊?
女孩又说:再说吧,如果需要了再找吧。
......
取票的队伍很长,大家都缓缓地往前走,一家三口就这个问题足足讨论了好几分钟,排到她们取票时,一开始不会取学生票,摸索了半天终于找到了,结果果然有验学生证这个环节,然后傻眼了,他们在那捣鼓了半天,还是没用,后面的人等的非常不耐烦,他们只好默默地离开,拉开行李找学生证,估计等他们找到证,还需要再来排个长队,再取一遍。
其实就在他们三个排队讨论的时候,完全可以同时做的有以下几件事:
1、旁边不远处就是咨询窗口,几乎没有人,去问一下,就会知道学生票取票的环节和要求。
2、可以直接去人工窗口取票,直接连咨询带取票的环节都有了,而不是用自动取票机,还得再摸索一遍流程。
3、最重要一条,既然知道自己买的是学生票,那就别犹豫,直接去行李箱中把学生证拿出来,用或不用有备无患。
当然这件事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例子,大不了重新找、重新排队,而且看样子他们的时间也很充分,不怕耽误时间赶不上火车。这一件小事对我却有很大的启发,怎样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怎样做才叫做好准备了?
一、提前熟悉流程和规则。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了解具体的要求和规则,比如在上文例子中,要提前知道取学生票的流程和要求,提前把身份证、学生票准备好;准备的更充分一点,如果是到一个陌生的火车站,要先了解如何从住处到火车站,火车站的取票处在哪里?如果时间较紧张,还要考虑路上大概需要时间多少?会不会堵车?算好出发时间和行车路线。
在火车站安检时,还见到好多因无意带了违禁品被扣下的,有酒、水果刀、喷发胶、动物等。乘坐公共交通不能携带违禁品、危险品,这是基本常识,大家都知道,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清楚什么能带什么不能带。如果平时出门较少,要提前问清楚,而且火车、飞机的具体要求不一样,省得到最后东西扔掉岂不是很可惜。
二、提前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大家都知道,提前把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为什么却不愿意把事情提前做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侥幸心理,二是怕麻烦。其心理过程大致相似:“我万一准备了,到时候用不上,岂不是白干了?什么时候要,我再弄也来的及。”岂不知,浪费的不仅仅是时间,有时候错过时机,连重来一遍的机会都没有。
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如果可以,谁也不愿意多做无用功,只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多想想,这件事是不是必须要做?是不是必须我去做?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既然避无可避,索性迎难而上,因为有什么后果只有自己来承担。哪怕只有一半的概率,也要把事情准备充分,事前麻烦一点,事上就会少做很多无用功。“磨刀不误砍柴功”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在生活中会发现,当你积极主动地去做一件事情时,往往需要做的事情并没有想你中的那么多,让你裹足不前的只是内心的想像。
三、养成良好的习惯。
上文例子中,一家三口很明显是有充足的时间,他们不着急,可以容许自己一遍不行再来一遍,反正有的是时间。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时间多、任务少,所以不着急,慢慢做嘛。这种心态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越忙的人时间少,却效率很高,在各个领域都很优秀,越闲的人时间充足,反倒一天天混日子,在什么领域都拿不出什么成果。
你可以一天只有一个任务,可以一天有一百个任务,任务少的优哉游哉,任务多的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效率,也能办完。凡事得过且过,浪费的不仅仅是时间和效率,更可怕的是养成自身的一种习惯,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是这么去做,日积月累自然一事无成。
只是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倒计时,在长度大致相同的人生岁月里,想活的精彩,只有增加人生的宽度。
抛开智力、能力等因素,这就是心态和习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