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0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5:39
甲午战争结局和影响:
早在日军占领辽东半岛后,清廷便开始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请和。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字,甲午战争结束。日军未经直隶平原决战便达到了预期的侵略目的。
此后,中国人民为反对《中日马关条约》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军民在刘永福等领导下自发组织起来,抵抗日军割占,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重大的代价(见军民抗日之战)。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重大,而且对日本、朝鲜以及远东政局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 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从 19世纪 60年代起,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清*内部出现了以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然而,甲午战争惨败,用事实证明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宣告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既占,又获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而日本的崛起又改变了远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列强在远东的角逐日趋激烈,预示着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时代的到来。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清*也在更加艰难的处境下,开始变革军事制度,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材料来自《北洋文库》及TOM军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5:39
大清帝国在1881年成为世界列强,大清陆军已经配备了世界上最新式的武器,综合陆军战斗力美国说第二,英国说第三,法国说第三,反正就差不多是前三的水平,领先了日本半个世纪,但是陆军确败得比海军还惨,这就说明,其实问题不处于装备,而在于清军涣散的军队制度,湘军淮军明明一家亲,却偏偏要分个你我,北洋危急南洋守着两万吨吨位确说是保存实力……这种国家,如何打得好仗?李鸿章的海外雇佣军队奇袭东京灭亡日本的计划却因为中间有小人的利益会受到影响,贪污到的资金会少,因此被小人搁浅,这就完全没戏喽,要打的话,除非湘军赶来,李鸿章的淮军精锐全被笨蛋将领坑惨了,那种民间武装根本不会有什么用,甲午战争靠的是*的统率力,但是,日本的统帅力更强,因此,日本赢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5:39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1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朝在战争中战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被日本侵占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的重大事件是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制度与思想文化。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三个问题展开,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使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
(2012·新课标)1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
1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18年的“百日维新”如昙花一现,只经历103天就夭折了,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以外,(这是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谭嗣同在慷慨就义前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维新派“无力回天”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敢触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他们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击和* 他们惧怕人民群众,把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制度),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以维新运动为起点,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5:40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明治*利用朝鲜问题挑起的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而西方的主要列强则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介入了这次战争。西方列强的纵横捭阖,严重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及其结局,并给当时的国际关系带来了极大的复杂性。因此,对甲午战争史的研究应当拓宽领域,即从广阔的国际背景,从世界的全局进行研究,庶可更深入地了解战争的爆发原因、进程、结局及其深远影响和历史意义。
在整个甲午战争时期,或先或后正式插手中日冲突的西方列强,主要有俄、英、美、德、法五个国家。其中,英、俄两国占有突出的地位,它们的关系相当微妙,不仅构成了远东国际形势的基本格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日战局的发展及和战趋向。不了解这一基本事实,对中日战局的变化就很难有确切的把握和正确的认识。
甲午战争前,英国早就成为远东势力最大的殖民主义者了。英国*的主要*目标,就是致力于维护并扩大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和优势地位。它不希望在同一地区出现新的竞争对手,这是十分自然的。但是,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和地位,却越来越遭到其他列强、首先是*的觊觎和挑战。
在争夺亚洲的斗争中,英国和*本来就是老对手。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将对外方针的重心实行转移,把主要注意力从近东和中亚逐渐转向远东。这势必要同维护在远东的既得利益的英国发生利害冲突。1885年的巨文岛事件便演出了英俄在远东争夺的第一幕。1887年,**召开特别会议,决定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以适应其东进扩张*的需要。到11年,西伯利亚大铁路正式开工,更加引起英国的严重关注。由于英俄两国在远东的利益根本对立,因此它们的相互疑忌和对峙便成为甲午战争时期远东国际关系的最主要的特点。
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英俄是否也有利益共同的一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如果只看到英俄利益对立的一面,而看不到英俄利益共同的一面,是不够全面的。但是,对于英俄利益共同的一面,必须给予恰如其分的估计,而不能稍有夸大。所以,英俄两国在远东的利益冲突和对峙,是问题的基本方面,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当然,英俄基于利益共同的一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暂时携手,但这是问题的非基本方面,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过分地看重英俄的暂时携手而忽视其利益的根本冲突,就很难准确把握当时的整个远东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
长期以来,论者在探讨英国对中日冲突方针问题时提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见解:一种观点认为,英国在甲午战争时期完全支持日本,鼓励日本发动战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英国对日本缺乏好感,一直带头帮助中国。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竟分别走向了两个极端,确实是饶有意思的。
其实,认为英国完全支持日本的说法,是不恰当的。应该说,英国对日本有支持,也有抑制。至于何时支持,何时抑制,则完全取决于英国利益的标准。例如,英国在战争爆发前夕提议以仁川港为中立区,即会妨碍日本军队的登陆活动。不久,英国提出中日在朝鲜划区占领的建议,是要划出一条包括汉城和仁川在内的中间地带,中日两*队分别驻扎朝鲜北部和南部,相互隔离开来,不仅使*无法乘虚而入并从中渔利,而且也堵塞了日本的军事挑衅之路。这当然是不利于日本实施其发动侵略战争的计划的。稍后,英国又提出划上海港及其通道为非军事区,要求日本*保证“不对上海港或其通道采取军事行动”,固然是对日本发动战争无从制止的表现,而在事实上却使上海成为中国保证安全的重要基地。所以,笼统地说英国完全支持日本,是站不住脚的。
不可否认,在整个甲午战争时期,英国对中日冲突所采取的对策和方针,有些在客观上是对中国有利的。但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英国一直带头帮助中国。必须看到,在更多的情况下,英国*的决策却是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中国的。正确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实把握英中关系和英日关系的发展和变化。英中关系和英日关系构成了英中日三角关系,而在这个三角关系中,英中关系和英日关系的反比例发展,正反映了英国远东*的重心的转移。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117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