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对联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30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6:23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此联乃清朝邓石如自题于书房的楹联。春风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何等气度,何等清高。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花永开。
  春天代表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欣欣向荣、兴旺的样子;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斑斓,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一年四季如春,天天百花盛开,形容社会蒸蒸日上、生活红红火火,这是个美好的祝愿的意思。此联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尽情地抒发了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春来羊起舞;
  雪化马归山。
  此联好在巧妙地表达辞旧迎新的联意:上联——羊年到了,春天来了,吉祥如意,欢欣鼓舞;下联——春天到了,冰雪消融;马年去了,去哪儿了?——化用了“刀*入库、马放南山”的语意,曰:马归山。妙哉!

  三羊开景泰,
  双燕舞春风。
  简释:古汉语中“羊”同“祥”,吉祥之意;用于岁首祝福时,人们也常用“三羊”来代替“三阳”,把“三阳开泰”写成“三羊开泰”,乃取吉祥之意;根据泰卦的释义,“三阳开泰”的引申意思,则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下联很好理解,春天来了,春燕飞舞,春天充满生机。

  马步不停追梦远;
  羊头又领带春新。
  马年虽然过去,但依然要快马加鞭去追逐梦想;在新的一年里,更要做领头羊,争先创优,去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

  承富启强 马步快追华夏梦;
  蘸春濡喜 羊毫大写价值观。
  此联巧妙地运用马年“马步”、羊年“羊毫”的应景词语,抒发践行“价值观”、追逐“*”的壮志豪情,既切合迎春的时宜,又富有积极意义,妙联也!

  孙行者;
  胡适之。
  清华大学1932年入学考试国文试题,由陈寅恪教授命题,曾经出过一个三字的上联:“孙行者”。据说只有一位考生对得最精彩,对句是:“胡适之”。
  孙行者、胡适之,都是人名;一古一今、一武一文、一虚一实、一神一凡,又都是名人;这两个名人,可以说,又都是赴西天的取经人。这是意对。胡、孙,都是猴子的别名,是名词;行、适,都有走动的意思,是动词;者、之,都是文言虚词。这是文对。讲音韵:平仄仄,仄平平,是格律对。这副三字的对联,真是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对仗工整、自然天成。

  廿四字箴言圆好梦;
  五千年浩气卷长云。
  (备注:廿四字箴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此句出自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此句在《增广贤文》中有收录,是其治学名言,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现悬于东林书院依庸堂内的一副著名对联。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
  这副对联是劝勉读书人要以经国济世为己任,至今仍有启迪、教育意义,也就是要求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学以致用,而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万马奔欢 放飞青春 辞旧迎新追梦想;
  三羊开泰 崭露头角 攀高折桂向未来。
  (备注:古汉语中“羊”同“祥”,吉祥之意;用于岁首祝福时,人们也常用“三羊”来代替“三阳”,把“三阳开泰”写成“三羊开泰”,乃取吉祥之意;根据泰卦的释义,“三阳开泰”的引申意思,则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折桂——获得第一。折:摘取;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盛开的时节,故以“折桂”比喻金榜题名。未——羊,暗含“乙未”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6:24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此联乃清朝邓石如自题于书房的楹联。春风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何等气度,何等清高。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花永开。
春天代表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欣欣向荣、兴旺的样子;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斑斓,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一年四季如春,天天百花盛开,形容社会蒸蒸日上、生活红红火火,这是个美好的祝愿的意思。此联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尽情地抒发了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春来羊起舞;
雪化马归山。
此联好在巧妙地表达辞旧迎新的联意:上联——羊年到了,春天来了,吉祥如意,欢欣鼓舞;下联——春天到了,冰雪消融;马年去了,去哪儿了?——化用了“刀*入库、马放南山”的语意,曰:马归山。妙哉!
三羊开景泰,
双燕舞春风。
简释:古汉语中“羊”同“祥”,吉祥之意;用于岁首祝福时,人们也常用“三羊”来代替“三阳”,把“三阳开泰”写成“三羊开泰”,乃取吉祥之意;根据泰卦的释义,“三阳开泰”的引申意思,则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下联很好理解,春天来了,春燕飞舞,春天充满生机。
马步不停追梦远;
羊头又领带春新。
马年虽然过去,但依然要快马加鞭去追逐梦想;在新的一年里,更要做领头羊,争先创优,去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
承富启强 马步快追华夏梦;
蘸春濡喜 羊毫大写价值观。
此联巧妙地运用马年“马步”、羊年“羊毫”的应景词语,抒发践行“价值观”、追逐“*”的壮志豪情,既切合迎春的时宜,又富有积极意义,妙联也!
孙行者;
胡适之。
清华大学1932年入学考试国文试题,由陈寅恪教授命题,曾经出过一个三字的上联:“孙行者”。据说只有一位考生对得最精彩,对句是:“胡适之”。
孙行者、胡适之,都是人名;一古一今、一武一文、一虚一实、一神一凡,又都是名人;这两个名人,可以说,又都是赴西天的取经人。这是意对。胡、孙,都是猴子的别名,是名词;行、适,都有走动的意思,是动词;者、之,都是文言虚词。这是文对。讲音韵:平仄仄,仄平平,是格律对。这副三字的对联,真是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对仗工整、自然天成。
廿四字箴言圆好梦;
五千年浩气卷长云。
(备注:廿四字箴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此句出自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此句在《增广贤文》中有收录,是其治学名言,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现悬于东林书院依庸堂内的一副著名对联。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
这副对联是劝勉读书人要以经国济世为己任,至今仍有启迪、教育意义,也就是要求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学以致用,而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万马奔欢 放飞青春 辞旧迎新追梦想;
三羊开泰 崭露头角 攀高折桂向未来。
(备注:古汉语中“羊”同“祥”,吉祥之意;用于岁首祝福时,人们也常用“三羊”来代替“三阳”,把“三阳开泰”写成“三羊开泰”,乃取吉祥之意;根据泰卦的释义,“三阳开泰”的引申意思,则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折桂——获得第一。折:摘取;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盛开的时节,故以“折桂”比喻金榜题名。未——羊,暗含“乙未”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6:25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香”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梅花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绿柳舒眉辞岁旧,红桃开口贺新年”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新春接福
日耀花香
芳菲无尽
万象更新
合家快乐

1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的意思:又是一个春天到了,满地绿茵茵的春草,一树树粉红粉红的杏花。形象地展现春光的明媚,表达了对美丽春色的热爱之情。

2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意思:春天重回大地,大自然山青水秀,充满生机。在明媚春光地照耀下,祖国到处呈现出百业兴旺的喜人景象。 喜庆的春联。

3 梅花春烂漫,竹报岁平安意思:梅花开了,带来了烂漫美好的春天。爆竹声声,预祝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梅花一向为人们所倾倒。瞧,墙角边的梅花(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未有暗香来。)这漫山遍野的梅花,万花敢向雪中出,朵朵秀美朵朵香。它们都斗雪吐艳,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以精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

4

绿柳舒眉辞岁旧,红桃开口贺新年”意思:绿柳、 红桃祝贺新年。预祝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道标这美好的象征意义和祝福。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5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意思: 幸福勤劳的人家沐浴着春光,和睦的家庭幸福美满。劳动人民勤劳致富、全家和睦才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 人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幸福的果实,这样家庭才可以和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6:26

  对联鉴赏,大致也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的鉴赏一样,应分为内容和形式两项,从这两方面去欣赏;所不同的在于对联往往与书法艺术相结合,所以,对联鉴赏应有对联内容、表达手段和书法艺术(限张贴及悬挂联)三个方面。
  一 对联内容
  对联的内容应是对联鉴赏的最主要部分。我想,是否从这么几个方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看对联的内容:
  第一,先看对联的句子是否顺畅。我们阅读小说、朗诵诗歌、欣赏戏剧、看电影电视,都有这个问题。句子不顺畅,直接影响到表达。前面说过,有人在创作对联时,为了某一个字或几个字对得工整,有时会照顾不到整句话的连贯性,以至使对联的句子出现或晦涩、或牵强等情况。如果是比较长的对联,还必须先断句;如果连断句都解决不了,就会直接影响到对其内容的理解和领会,根本谈不上什么鉴赏了。光是句子通顺还不行,还要考虑其句子之间的层次是否清晰,上联和下联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有没有次序颠倒、言语矛盾之处。一旦遇到连句子都不通顺,或者前言不搭后语、令人莫名其妙的对联,我看还是不再欣赏的好。——这应该是对联鉴赏的第一步。
  第二,再看对联要说的内容。如名胜楹联,是写风景的,还是写人物的?是写历史的,还是写传说的?是褒扬,是贬斥,是歌颂,还是批评?是叙述,是描写,是议论,还是抒情?其中寄寓了作者的感慨,还是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情感?如果欣赏历史名人纪念地(如武侯祠、关帝庙、岳飞庙、韩愈祠等)的楹联,就要对这位历史人物有所了解,如他的出身、经历、主要业绩、功勋、历史上和现在人们对他的评价等等;如果是欣赏佛寺的楹联,还要懂得一些佛教常识、佛学术语,以及这个寺院不同于其他寺院之处(如登封的少林寺,因北魏时达摩在此面壁修行。被认为是禅宗祖庭;洛阳的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所寺院)等等;如果是欣赏道观的楹联,还要有一些道教的常识,懂得一点道教术语,以及这所道观的独特之处(如鹿邑太清宫,是老子家乡为纪念他而建的道教建筑)等等;如果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则要对该名胜有个大概的了解,如名胜所处的位置、开发的年代、名称的缘起、有何著名景点、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到过、现在还有哪些遗迹(如辉县百泉,因泉眼众多而得名,泉水注入卫水,故有“卫源”之称。隋代始建卫源庙,以后陆续建殿阁亭台、水榭石桥,成为湖光山色并美的旅游胜地。历代有皇帝、*、文人、学士来此游览、隐居、讲学。现存有纪念晋代隐士孙登的啸台、纪念北宋哲学家邵雍的邵夫子祠、纪念明清之际学者孙奇峰的孙奇峰祠、*间为纪念冯玉祥在此兴修水利而建的冯泉亭等诸多景点)等等……一句话,凡是与此名胜有关的一切东西,都有了解的必要。不然,就会直接影响到对名胜楹联的鉴赏。
  如洛阳市北吕祖庙后殿一联:
  东南瞻崿岭,千层翠黛朝凤阙
  西北听洪水,万丈波涛出龙门
  这是一副写当地风景、地理位置的楹联,从中可知该庙处于黄河岸边的山上。而与吕祖却没有什么关系。
  如百泉邵夫子祠击壤亭一联(清末光绪间辉县知事康曾定题):
  精义入神,著皇极经世六十卷
  同声相应,有夏峰继轨五百年
  上联“精义入神”,出自《周易·系辞下》,意思是精研微妙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界。用于哲学家,十分恰切。“皇极经世”,是邵雍的主要著作之一。下联则是说从北宋邵雍以后,大约500年,有孙奇峰来这里继承其事业。“同声相应”,出自《周易·乾》,比喻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与前面的“精义入神”一样的当。“五百年”,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闻名于世的人)。”
  看来,要读懂一副对联,特别是名胜联,理解其内容,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怎么办?我建议:一方面,平时要注意留心对相关知识的积累。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到某地旅游,事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这算是应急吧。如要去少林寺,有关的书很多,可事先了解一下其历史渊源(建于北魏,公元495年)、有关历史人物(如达摩从南朝梁过江而 来,面壁十年,传授佛教禅宗,后将衣钵法器传给了二祖慧可)、历史事件(如唐初十三棍僧救唐王)、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嵩山少室山下,西北是洛阳,东北是郑州)、 其独特之处(禅宗祖庭、少林武术、最大的塔林)等等。这样,在那里若遇到有关的名胜楹联,就不会束手无策。
  如少林寺山门外西石坊一联:
  心传古洞,严冬雪拥神光膝
  面接高峰,静夜风闻子晋笙
  上联说达摩在寺后的山洞里修行,神光在雪地里求法。“神光”,人名,俗姓姬,洛阳人,博览群书,尤其精于玄理。一年冬天,赴少林寺向达摩求道,在雪地里侍立一夜,至雪深没膝,达摩仍不为所动。他用短剑斩断自己的左臂献上,达摩见他如此诚挚,这才授以《楞迦经》并衣钵法器,赐名慧可,成为禅宗二祖。下联说少林寺面对嵩山少室山,西北有缑氏山。“子晋”,周灵王太子。传说他喜欢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后于缑氏山(在今偃师市境内)山顶乘鹤升仙。
  此外,还要看对联中的用典是否恰切得当,这一方面也是应该要特别注意的。
  如辉县百泉清晖阁*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张斐然一联:
  逝者如斯,曾无日夜
  尽心为耳,以有邦家
  可以参考联前的《序》:“*二十五年春……余北来,偶于工余小憩百泉苏门山,见有子在川上遗址,遂感而书此。”上联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意思是凡过往时事正如这川之流水,不可回复,且不因昼夜交替而停息。这个典故就非常恰切。下联“尽心为耳”,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尽心力而为之。”
  我们常见到的名胜楹联,往往都含典故,或人物(如籍贯、经历、官职、业绩等等),或地理,或史实,或传说,不可不详察。如果对其中的典故解不清,恐怕就谈不上什么欣赏了。再如上面少林寺山门外西石坊一联,也含几个典故。
  可以说,对联的内容能读懂,能理解,对联鉴赏也就完成了一大部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