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3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2 04:45
一:
坐落在北京什刹海后海北边的宋庆龄同志故居虽然只要二十元一张的门票,但来这里参观的游人并不多,因而这座庭院也显得格外的幽静。
故居原是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府邸花园,也称西花园。故居的对门是有名的“后海”,说它是“海”,在我们南方人眼里,不过是个大水塘而已。故居内面积虽然不大却雍容典雅,曲径的回廊,嶙峋的山石,参天的古树,展现出江南园林的俊秀,我想,这种建筑风格也符合宋庆龄同志谦和宁静的脾气秉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就计划为宋庆龄同志在北京修建一处住所,但她一再谢拒。1962年,周恩来总理受党和*的委托,亲自筹划,在院内建了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主楼,作为宋庆龄的住所兼办公室。1963年4月,宋庆龄迁居于此,1981年5月29日逝世,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8个春秋。
这座主楼的占地面积并不大,里面的陈设也很普通,一部分家具还是从宋先生在上海的住所搬来的旧家具,各种颜色的家具凑在一起,风格各异并不协调发展配套。临近傍晚,游客越发稀少,踩在回廊的地板和楼梯上,咚咚的脚步在空空的楼道里产生了回响,让人感到一丝凄凉和孤独。*这光滑的楼梯扶手,似乎还能感受到宋先生的余温。
宋先生的书房,卧室,办公室是一室三用的,她的专用厨房也非常狭窄,如果俩位身材高大的师傅同时下厨,根本无法转身。这与我们想象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住所相差甚远。好在卧房的回廊比较宽敞,晚年的宋庆龄腿脚不便,就经常趴在这条暖道(即:较长的阳台)里晒太阳,观风景。正对暖道的草坪里有一株参天的槐树,据说是醇亲王载沣当年修建花园时栽下的。建国初期。这株树遭受雷电袭击后,树形呈凤凰展翅状,宋庆龄给这株槐树起名为“凤凰国槐”,表明了宋先生的高尚情怀。
与两层主楼并排的是一栋一层楼的平房,是过去宋庆龄和工作人员的活动室,现在成了宋庆龄同志生平事迹展览馆,馆内展出了宋庆龄生前用过的物品书信以及她不同时期的照片。从这些展出的物品中,你能感受到的宋先生的伟大,慈爱与俭朴,崇敬之情会油然而生。
宋庆龄没有亲生的儿女,却把慈母的爱全部倾注给了全国的少年儿童。宋庆龄有句名言:“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在1950年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上,她荣获1950年“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和平奖获得10万卢布的奖金,她把这些奖金全部捐给创建“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对妇女儿童事业如此慷慨的宋庆龄,在平时的生活中却非常节俭。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她经常要出席许多外事活动,但她的衣服却非常少,展室里展出了她常穿的几件旗袍,为了让少有的几件旗袍穿出花样,她精心为这些旗袍配了七八件马夹,有些马夹还是旧衣服改制而成的,其中有一件马夹是她的保姆从一家服装厂捡来的218块粹花布拼制而成的,宋先生亲切地称这件马夹为“百纳衣”,她还多次穿着这件马夹参加国事活动。看到这里,谁能想象到高贵而又颇有风度的宋庆龄如此节俭。不知那些只会牟取私利的贪官污吏们对照宋先生会不会感到羞愧和汗颜?
走出宋先生的故居,天色已暗,后海的四周已是灯红酒绿,鼓乐声声。荷花街上,更是人来往,生意兴隆。
二:
早就想瞻仰宋庆龄故居了,3月17日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们乘地铁8号线在大世界换26路公交车,在武康路下车,这里十分僻静,街上几乎没有行人,正想打听,猛一回头见到马路对面就有黑底镶嵌金字的“宋庆龄故居”五个大字。进到门里,见到了汉白玉雕刻的宋庆龄的坐像,站着看了很久,雕刻的宋庆龄很*真,神态非常慈详,后面的楼门口挂着“宋庆龄文物馆”的匾额,径直往里走,院子里的车库停放了两辆轿车,一辆是大红旗,一辆是斯大林赠送的吉姆牌轿车,这都是宋庆龄生前坐过的轿车,然后从侧门进去,听取讲解员的介绍,室内不许拍照,只能静静地听,听完了介绍,我们又仔细地一件一件文物参观了一遍。
宋庆龄故居占地面积43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红顶白墙的漂亮小洋房,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楼前有草坪和停车场,楼后是花木茂盛的花园,花园的四周种了40株百年香樟,四季常青,环境优美。据说这是1920年德国船王鲍尔为自己设计的私人别墅,此后几易其主:先是归于德籍医生菲尔西,此后又被他抵押给银行,后来被上海银行公会会长、著名金融专家朱博泉先生斥资买下,最后又被**没收,成为*信托局的招待所,蒋纬国也曾在此居住。之后,由于宋庆龄把香山路的寓所作为“国父纪念馆”、宋家老宅的房子又开办了幼儿园,她在上海便居无定所,蒋介石于公于私都觉得说不过去,便令其子蒋纬国搬出,*信托局根据蒋介石的手谕,将此屋拨给宋庆龄使用。宋庆龄于1948年底迁到这里居住。从1948年到1963年,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达15年之久。讲解员告诉我们:宋庆龄把这里视为她的家,她说到北京是去上班,回到上海就是回家。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1981年10月,故居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改名为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2001年经*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5月宋庆龄逝世后,根据**关于宋庆龄在上海寓所的遗物“就地保管、就地处理”,其故居辟为永久性纪念地的指示精神,对遗物进行全面的清理,对房屋进行局部维修。从1982年1月起实行内部开放,主要接待孙中山、宋庆龄的海内外亲属和生前友好,来沪参观访问的外国元首、*首脑、*代表团的主要成员,各省、市、自治区和*及*各部、委副*以上的负责人,以及各地来沪参观的老红军。1988年5月14日故居正式向社会开放。
故居内的陈设保持宋庆龄生前原样,收藏着大量的宋的遗物,总数在一万件以上。如宋使用过的日常生活用品,写下的文稿、函札,收藏的字画、印章和图书,留下的照片,楼下过厅墙上挂着徐悲鸿赠送的"奔马"国画,还有国际友人赠送的风景油画,客厅背面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南面墙上挂着**1961年来此看望她时的留影,客厅西面的餐厅里陈放着她个人生活经历中的重要纪念品和各国友人赠送的珍贵礼品。在这间陈设简朴的小餐厅里,宋庆龄还宴请过来访的贵宾。书房中收藏着孙中山先生演讲的珍贵录音唱片和孙中山亲笔题字的遗著,还有中外图书4000余册。二楼是卧室和办公室,室内的一套藤木家具是宋庆龄结婚时父母送给她的嫁妆,算做对她婚姻的承认,沙发和茶几是孙中山先生使用过的。室内摆放着孙中山18岁时的照片和孙中山逝世前一年与宋庆龄的合影。书桌上放着她生前使用过的文具用品。室内还存放着一架钢琴。二楼走廊里,挂着宋庆龄1951年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时的照片。
参观了宋庆龄故居我有两点感想:
第一,宋庆龄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一位女性,她是个近乎完美的人物,一直让世人仰慕,被誉为“国之瑰宝”。在临终前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荣誉*”称号,享年88岁。纵观她的一生,何以这么传奇?这要从她的家世说起,她出生在一个富裕和显赫的家庭,她父亲是上海传教士及富商,她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在上海高中毕业后,1907年—1913年留学美国,在历史悠久的卫斯里女子学院获得文学系学士学位。1914年她在日本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1915年10月25日在东京与孙中山结婚。孙中山过世之后,1926年1月她当选为**执行委员。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发动清党,宋庆龄坚决继承孙中山“联俄容共”的*,与蒋介石代表的*决裂,8月份,离开上海赴苏联莫斯科,以后又旅居欧洲多年。1931年7月宋庆龄回国,面对*的恐怖统治,她和鲁迅、蔡元培、杨杏佛等人于1932年12月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掩护和营救了许多*害的中国*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1936年底爆发了西安事变,她主张国共两党合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是国共再次合作后,她没有重新加入*。1938年6月,她在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战时医药救济和战灾儿童福利工作,并把募集的钱款和医药物资运往中国*党所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1948年1月,中国**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宋庆龄为名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委员会副*,并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
宋庆龄具有很多的*资源,她是孙夫人,被称为“国母”,虽然她有很多名誉官职,但并没有实权,她一直都没有进入*权力中心,她并不热心于*,而是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 1951年,宋庆龄获得斯大林和平奖。她把奖金全部捐出,在上海建造了妇幼保健院。
这大概就是她成功的原因,她象“圣母”一样全心全意地为大众服务,一生尽做善事好事不做坏事。我在参观时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也是第一夫人,为什么就尽做坏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女人?*没有接受过西方民主*的教育,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封建余毒遇到合适的土壤就恶性膨胀,可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直在谋求*上更大的权力,权力是个腐蚀剂,用的好能为民造福,用的不好就祸害无穷。
第二,宋庆龄与身边工作人员的关系看出了她是极民主的人。她和保姆李燕娥之间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李燕娥18岁就到了宋庆龄家里,为她服务了一辈子,李燕娥比宋庆龄年龄小一点,宋庆龄称她为李姐,李姐比宋庆龄先走四个月,宋庆龄把李姐葬在宋氏家族墓地,与宋氏家族成员一样对待,李姐住在朝北的一个带阳台的房间,房间的面积也很大,她给李姐买了收音机,给她制作了相册,我还看到她与李姐吃饭的小方桌和椅子,她让李姐坐在向南的主座,而自己坐在右侧偏座。我还看到了她每次出差回来给身边工作人员送的小礼品,年节时把身边工作人员的孩子请来一起照的相片。这些平等待人的细节很感人,这与她学生时代就接受的西方民主思想有关。我又一次想到*对待身边工作人员的专横跋扈,冷酷无情和象奴隶一样驱使的恶劣作风,不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女皇了吗?民主与*,爱心与坏心,圣母与恶魔,这就是我在参观宋庆龄故居时在脑子里反复出现的两个印象。
瞻仰宋庆龄的故居,缅怀她的一生对我是个很好的教育,她的光辉思想和崇高的道德情操是我们民族的光荣和骄傲,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纪念她。
另外有一些介绍资料:
20世纪90年代初,美籍著名历史学家,华盛顿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所主任周谷教授,在阔别祖国*半个多世纪之后,第一次来*探亲旅游。在上海逗留期间,他会见了早年在国立*大学求学期间的同窗学友,并展示他于50年代末,在“中华*驻美大使馆”任职期间,参与馆产清理过程中,在一包待废的档卷中,发现了一批清末中国留美学生使用过的出国护照。其中一本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由当时“江南海关道台瑞澄”签发的中文姓名“宋庆林”,英文签名Soong Ching Ling 出国留学护照。这批护照均贴有持有人照片,唯独“宋庆林”护照上的照片已被揭去。周因一时尚不清楚此“宋庆林”究为何人,乃将护照全部取出保存,留待今后研究之用。直至上世纪60年代周在大力研究孙中山的*历史及其与苏共、第三国际史料时,始悟及此“宋庆林”即以后成为孙中山夫人的宋庆龄。“宋庆林”乃宋庆龄青少年时期的原用名。
这本宋庆龄早年出国留学护照清楚地记载了她在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及出国留学的全部历史资料。按当时*规定,国人出国须按各人所在地就近分别向“大清钦命监督天津海关道(津海关)”、“大清钦命监督江南海关道(江海关今上海海关)”、“大清钦命监督广州海关道(粤海关)”申请核发。当时签发的护照版面较大(相当今16开期刊),赴美国的护照内页且有一段前言文字,原文如下:
大清钦命监督江南海关道瑞为发给护照事:兹有华人宋庆林确系中国,并非工作等辈,原照西历一千八百八十四年七月五号美国议院增修一千八百八十二年五月六号《*华工条例》第六款定章,请领护照前往美国。本道查得该领照之人确不在禁约之列。为此,印给华洋文合璧护照,照请驻沪美国总领事官查验明确,盖印证实,准其前往美国境内居住。所有领照人姓名、年貌、身材、籍贯开注于后,请烦美国海关查照放行可也,须至护照者。(原文无标点,为笔者所加。当时美国*正掀起*浪潮,严禁华工入境,美国国会则通过*法案——《*华工条例》,故在当时出国赴美护照上印有此段“前言”。)
据周教授介绍说,宋庆龄青少年时期的学名就叫宋庆林,在美留学期间直到伴随孙中山在日本从事反清*活动期间,均用此名。随后周将这本极其珍贵的文物捐献给“上海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及陵园管理委员会”(今归宋庆龄故居收藏)。
上世纪90年代中,我曾据护照记载内容,发现其与国内出版的有关宋庆龄各种传记文学的叙述多有重大出入,曾撰写过长篇考证。现就三易其名说,略作补充。
一、宋庆龄原名宋庆林,除护照作此正式记载外,尚见于当时的官方文件。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时任两江总督端方在向清*呈报当年该批留学生赴美分配入学情况的奏折中有“……其宋庆林一名另择适当学堂送入”(见《端忠敏公奏稿》),当系因宋在出国留学时尚未成年且系唯一女性之故。后,宋在经过一年语言补习,始进入威斯里安女子文理学院正式入学。今上海宋故居文物馆与护照同时陈列的尚有一本扉页上签有“宋庆林”、“宋美林”二人姓名的教科书,显系为两姐妹先后都使用过的课本。20世纪初叶,孙中山、宋庆龄在日本从事*活动期间,东京警方在监视*首要人物的活动,向日本外务省呈送的官方文件:《孙中山在日活动密录》、《孙文动静》中,对宋庆龄的记载均写“宋庆林”。
二、1962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征集到1915年宋庆龄与孙中山在日本结婚的《誓约书》(上有孙宋及为之证婚的日本律师和田瑞三人亲笔签名盖章,但宋的签名为“宋庆琳”又未盖章)曾送请宋本人加以鉴定。宋在原件卷尾题“此系真品”。秘书遵宋的指示退还原件并复函称:“……宋副委员长(时任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在婚姻誓约书用琳字,是因为琳字容易写。当时从美国去日本,因而没有图章可盖。”孙宋联姻,因事先遭到宋家的激烈反对,宋*离家出走,潜往日本,结婚时为防今后发生意外变故,双方订有誓约,宋在结婚誓约书上签名“宋庆琳”。这个用名,为时较短,此外,似不见尚有其它公私文字记载。
宋氏三姐妹早年的“林”排名,分别为蔼林、庆林、美林。乃因宋父少时移民去美,后经教会培养至神学院毕业,又由教会派遣来华传教,他的青少年时期在美国生活学习应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总统林肯领导在南北战争中黑奴取得了胜利,宋父对之极为崇拜,故对所生三女以“林”排名作为纪念(宋父逝世,其遗体口袋尚有一幅林肯像及一本民有民治民享的著作)。当她们成年后,宋父又觉得以“林”排名,不符合中国传统为女性取名的习惯,乃又易“林”为“琳”,三姐妹改名霭琳、庆琳、美琳,宋庆龄与孙中山结婚时,在《誓约书》上签名“宋庆琳”,这次改名当在1915年前后。
三、宋氏三姐妹第三次以“龄”排行改名,是宋父接受其挚友沈毓桂的建议而改的(沈原系清末由*教会主办以介绍近代西方科学文明新知为主的通俗性期刊《万国公报》主编,笔名高人),其时间当在1926年前后,自此,三姐妹完全定名,称“蔼龄、庆龄、美龄”。
宋庆龄结婚后,又取日本名“中山琼英”。此乃因清末孙逸仙在日本进行*活动时,曾化用日本名字“中山樵”,“中山琼英”也即“中山樵”的夫人。宋庆龄在与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夫人等通讯时,曾署用此名。今上海宋故居文物馆尚保存刻有“琼英”名字的图章。这些名字的改变化用,均不见著录于国内一切有关宋庆龄的传记文学作品。
实际上,宋父的名号也系由沈毓桂建议改的。宋父本姓韩,名教准,幼年因家境贫困自海南文昌移民去美,过继给宋姓舅氏为子而易姓。后教会培养在神学院毕业后奉派来传教,兼营实业,积资丰厚,在经济上不时支持孙中山的*事业。又因与同一教派的沈毓桂友善,常相过从(当时《万国公报》即在宋父开设的印刷厂承印),沈建议其改名耀如字嘉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2 04:46
如果你去已经过宋庆龄故居,还是应该自己写的,最起码对你个人写作能力是个锻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2 04:46
如果你是好学生的话,我希望你自己写吧 ! 我不希望看见学生这样,因为我是一名教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2 04:47
老子最鄙视的就是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