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2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05
开凿梅岭
广东南雄和江西大余交界之处,万山群列,逶迤起伏,其中有一座巍巍峻岭,叫做梅岭,也称大庾岭。秦皇汉武时期,为了开疆拓土的军事需要,朝廷曾在梅岭山中开辟一条山路。但是,小路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加上多年失修,早已变得面目全非。肩挑背负的山民猎户,步履艰难。特别是那里地处僻静,远离村庄,强人经常占山为王,拦路打劫。因而,南来北往的贩夫走卒或旅客行商,都必须结伴走岗。否则,连生命财产都得不到安全保障。
唐玄宗开元四年,张九龄向圣上请长假回乡探视年迈病重的母亲,他带了家院张忠和若干军士骑着快马,途径梅岭。他忆起青少年时代赴京参加殿试曾经过梅岭,接昭入朝做官也途径过梅岭,亲眼看到古道上有峭壁,下有深渊,也亲耳听到古道常有人畜伤亡之祸发生,且常有强人劫掠。因此,张九龄心中早就萌发了重修梅岭古道的念头。这次他回到家乡,与病情有所好转的母亲谈及此事,母亲十分高兴地说:“修路架桥,功德无量,为母也曾听说梅岭古道非常艰险,来往不便,早就应该重修。儿啊,你做了官就要为民做好事,不要犹豫。”张九龄的二弟张九皋和三弟张九章,在外地做官,这次也是请假回乡侍奉母亲,听了张九龄要重修梅岭古道的打算,也十分高兴地说:“大哥要重修梅岭古道,这是利国为民的大好事,照顾母亲自有我等分担,大哥只管放心修路便了。”
于是,张九龄在家休假期间,向唐玄宗呈上了开凿梅岭新路的奏折,并派家院张忠和军士将奏折飞骑送往长安。唐玄宗看过奏折之后,大加赞许,朝中文武百官听后也积极支持,认为张九龄此举利国利民,值得表彰。唐玄宗批准了奏折,诏命张九龄开凿梅岭新路,并派一支戍边的官兵速往韶州,听从张九龄调拨使用。
张九龄接到唐玄宗批准重修梅岭古道圣旨后,向韶州刺史、虔州地方官吏韦璩等及乡绅父老通报了情况,号召大家同心协力,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然后,张九龄一边派人张贴开凿梅岭新路、迁坟和招募民工之类的安民告示,一边带领地方官吏攀山越岭,勘测地形,规划线路,作好开工的一切准备。
开元四年农历十一月初一,张九龄按照当地风俗举行异常隆重热烈的开工典礼和祭祀仪式。司仪高声唱读张九龄亲自撰写的祭文。张九龄主持开工典礼,与地方官吏、父老乡绅行礼如仪;修路大旗和标志族姓的旌旗如海,迎风招展;礼炮齐鸣,声震天地;龙腾狮舞,万众欢呼。典礼完毕,工地上万千民众和朝廷派来的军士立即开展了劳动竞赛,紧张而有序。张九龄与地方官吏一起,到各地视察工地,慰问民工,间或请教能工巧匠,推广经验。有时直接和随从及军士一起劳动。有一次,张九龄来到一处打石场,还向石匠介绍北方父老采用“火攻堰取”的方法,事半功倍。这种方法,就是在石板上架起柴火燃烧,火熄灭后再用铁锤打石,巨石就容易爆裂破碎,从而加快了工程进度。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奋战,大庾岭新路终于被开凿成功。这对岭南地区的开发,南北物资的交流,促进*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均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韶州、虔州两地百姓为了答谢张九龄为民办实事的功劳,特地送了一把“万人伞”给张九龄。张九龄顺利完成任务之后,撰写了《开凿大庾岭路序》表奏朝廷。这时,张九龄回乡侍奉母亲的假期未满,唐玄宗也正在东都洛阳巡视。但是,唐玄宗听说张九龄重修大庾岭新路大功告成,又看了张九龄写的《开凿大庾岭路序
张公口案
唐开元十三年冬,张九龄因进谏唐玄宗泰山封禅不可铺张浪费劳民伤财,引起唐玄宗的不满;后来又在用人方面多次与唐玄宗产生不同意见,加深了君臣之间的矛盾。加上大奸臣李林甫的挑拨离间,开元十五年三月,张九龄终于被免去丞相职务,贬为洪州刺史。
张九龄是勤政为民的清官,一到洪州,他便与随从一起深入乡村体察民情,关心民瘼,同时夜以继日地清理积案。他还在狱吏陪同下,亲自巡视牢房。有一次,张九龄来到死囚牢里,看到牢内关押着一位披枷带锁的老人。老人一见张九龄,知道是一位新来的大官,连忙跪地呼喊:“大人,冤枉啊!”
张九龄停步问狱吏:“老人姓甚名谁?犯了什么案子?”
狱吏连忙回答:“老人名叫王福祥,原是饭店掌柜,犯了杀人死罪……”
张九龄心中一怔:“王福祥?哦,昨晚我看过他的案卷,发现不少疑点,莫非确有冤情?”
狱吏低声说道:“大人,此案是有一些不明不白。不过,此案经过三推六问,省台批复,已成铁案呀!”
张九龄严肃地说:“如果确有冤情,就是圣上批复也要刀下留人,岂可滥杀无辜?”
原来,事情发生在两年多前,外地迁来的王福祥在洪州府前街口开了一间小饭馆,生意还算不错。楼上,女儿小翠殷勤地为顾客上茶端饭,忙个不停;女婿赵虎在楼下厨房烧火炒菜,满头冒汗。小翠生了个男孩,已满四岁,名叫阿贵,常在厨房里自个儿玩耍。王福祥坐在门口的柜台前,一边招呼客人,一边拨拉算盘记帐。有一天,饭馆进来一名恶少,恶少后面跟随着四、五个如狼似虎的家丁。恶少名叫花小龙,外号花太岁,是远近闻名的恶棍。平日饮酒作乐,为非作歹,糟蹋了不少良家妇女。他看中了小翠的美色,几次三番前来饭馆调戏小翠。小翠软硬不吃,加上恶少摄于赵虎的勇武,不敢造次。但他很不甘心,非把小翠弄到手不可。这回恶少又带来几个家丁充当打手,决定强抢小翠。小翠一见恶少,欲下楼躲避,但此时楼梯口已被两个家丁拦住。花太岁洋洋得意,上前欲抱小翠,小翠急得东躲西闪,恶少满堂追逐。小翠大喊“救命呀!”这时,怕事的顾客早已纷纷走散。恶少见状,更加有恃无恐,一把抱住小翠就要非礼。赵虎闻声奔到楼上,推开拦路的家丁,从恶少手中救出小翠。恶少发声喊,众家丁把赵虎团团围住,大打出手。谁知赵虎原是打铁出身,运武有力,又当过几年前任刺史的差官,拳脚功夫实在了得。面对恶少和家丁的嚣张气焰,赵虎面不改色,一招一式直打得家丁们鬼哭狼嚎,纷纷败退。花太岁眼看众家丁渐渐不敌,忙从腰间拔出匕首,掷向赵虎。赵虎扭身一闪,匕首插进一个家丁的心窝,家丁连哼都没哼一声就倒地毙命。花太岁一惊,从打手的胸口拔出匕首,恼羞成怒地投向小翠,赵虎见状,急忙飞身一跃,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小翠。匕首刺进赵虎的*,赵虎咬牙切齿重重地倒下,鲜血流了一地。小翠哀痛地扑倒赵虎身上,嚎啕痛哭。这时,王福祥也已抱着小阿贵奔上楼来。王福祥被突然飞来的横祸惊得失声痛哭:“哎呀呀,怎么会这样呀!不得了哇!”小阿贵看到爸爸倒在地上,妈妈痛哭不止,害怕得紧紧抱住王福祥:“公公,我好怕呀!”花太岁见此情景,忙命众家丁抬起毙命的家丁匆匆离去。
过了两天,花太岁到刺史衙门告了王福祥一状,并亲自带领衙役绑走王福祥,诬告王福祥杀死了他的家丁。随后,花太岁又派家丁到福祥饭馆抢走小翠,欲强行成亲,小翠死命不从。花太岁便把小翠关进磨房日夜受苦。
狱吏一五一十地讲了王福祥的遭遇,张九龄恼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05
宰相肚里能撑船
有句俗话叫做"宰相肚里能撑船。"此话的由来是这样的:相传,宋朝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妻,后娶名门才女姣娘为妾。婚后,王安石忙于国事,常不回家。而姣娘正值妙龄,难耐寂寞,便与家中一仆人*。事情很快传到王安石的耳朵里。一天,他假称外出办事,悄悄藏在家中,让轿夫抬着空轿子出了门。深夜,他蹑手蹑脚地溜到居室的窗外,听到俩人正调情。很生气,但他并没有惊动屋里的人,而是拿起一根竹竿朝树上的老鸹窝捅了几下,老鸹惊叫着飞了。屋里*的仆人闻声忙从后窗逃走。
转眼到了中秋,王安石想借饮酒赏月之时婉言相劝姣娘,便趁着酒兴说:"饮空酒无趣。我吟诗一首你来答如何?""是。"姣娘答。王安石吟道:
"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
姣娘一听就脸红了。"扑通"跪在丈夫面前答到:
"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整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见她诚心认错,心也就软了。他想:自己已经花甲,而姣娘正值花季,不能全怪她,与其责怪他们不如成全他们。中秋节后,王安石赠白银千两,让仆人与姣娘成了亲。事情传开后,人们对王安石的宽宏大量赞不绝口,"宰相肚里能撑船"成了千古美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06
姚崇捕蝗
开元四年(716年),山东地区发生严重蝗灾,当地百姓受迷信思想影响,纷纷烧香磕头,祈求上天保佑,满朝文武也都束手无策。姚崇向皇帝上书引用《诗经》和东汉光武灭蝗的诏令,说明灭蝗才是积极的办法。他建议唐玄宗派遣捕蝗使,去山东灭蝗。姚崇上书受到许多朝臣的反对,他力排众议,说服玄宗迅速行动。玄宗终于同意派使捕蝗,并强调:“吾与贤相讨论,已定捕蝗之事,敢议者死。”在灭蝗过程中,姚崇奖勤罚惰,对那些迁延不积极捕蝗的地方官吏严加申斥,说“古之良守,蝗不入境。今不治蝗,正证明无德可言”,发牒催促治蝗。结果灭蝗取得很大成绩,仅汴州就捕蝗14万石。此后山东再没有酿成重大蝗灾。他的治蝗行动受到高度赞扬,人们说:“姚崇为相,忧国如家,爱民如子。”
参考资料:历史教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