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和春节文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15 06:36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15 10:57

梦见圣诞小镇是什么意思

梦见军营,会与妻子分离。

女人梦见军营,丈夫会成为一名军官。

未婚男女梦见军营,会长期孓然一人。

梦见铁路职员的居民区,很快要去长途旅行。

受指控的人梦见铁路职工的住处,会被驱逐出境。

军官梦见搬家,不久要过河渡江上前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5 08:05

春节文化

春节来历:
据史*载,一年一度庆祝丰收的仪式起源于周王朝(公元前1121-前771年〕,这个仪式虽然是在农历十一月间,但历来人们都认为它是新年习俗的起源。

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因此历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乃原自汉武帝定下的历法

<<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传说夏朝的春节,是在相当于现在的的二月。西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春节的确定及变迁,也反映了我国天文、历法的发展和成熟。

农历元旦,还有许多别的名称,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第一天。

年前准备:
祭灶
按中国人的习惯,每年一到阴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就到了准备过年的时候了,特别是腊月二十三要祭灶,“腊月二十三,灶王老爷上西天。”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人们都要祭灶,人们供灶王已经供了2000多年,传说灶君老爷是原始社会管理火种的人,也有的说是炎帝、神农、苏吉利、张子郭等。

给灶王爷上供的目的是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而祭灶用的就是关东糖。所以有儿歌唱到:“二十三,糖瓜粘”。有一种说法是:关东糖是粘的,粘住灶君的嘴,上了天就什么也不说了。或者说他只说好话,甜话了。灶王龛上贴的对联是:“天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灶的时候还要预备清水、草粮,这是给灶王的马吃的。过去祭灶的时候不准妇女参加。

过年习俗:
守岁熬年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此时也一定要赶回家团聚。

守岁又称“熬年”,有这样一个传说:

据说,老天爷为了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每逢大年三十晚上就把大门打开,把库里的金银财宝洒往人间。那个时辰,遍地金灿灿,银闪闪,所有的砖头、瓦块、石头都变成金银了。但是,有一条规矩必须遵守,就是谁都不能贪心,拣到的金银还一定得放在屋里,等天亮才能开门。

李家庄有兄弟俩,老大为人尖酸刻薄,爱财如命;老二心地善良,勤劳忠诚。这年三十晚上,弟兄俩都坐在屋里等着天门开。等啊,等啊,天门老是不开。老大想:我得想个办法,等天门一开,就能不费力地多弄一些金银。于是,他将一大堆大石头和大磨扇都搬到了自己门口,准备天门一开就把这些东西搬进屋里。老二却一动也不动地坐着,耐心等待着。

三更时分,天门开了,院子里的砖头、瓦块果然都变成了金银。老二把金银放进筐里,搬回屋内,关上房门。老大拼出全力,把预先准备好的大块石头搬进屋内。他看着这满屋的金银,像吃了蜜糖似的甜透了心。他想,从今往后自己就是天下最有钱的人了。他着急地等待天亮,天却总不亮。他耐不住了,也顾不上“不到天明不开门”的规矩,便开门出去看天。等他回到屋里时,发现所有金银又都变成了石头,他气得痛哭起来。老二等天大亮才打开门,一筐子金银财宝把人眼都照花了。

后来,老天爷发现像老大那样贪财如命的人越来越多,一生气,就再也不开天门了。但人们为了希望能过幸福富裕的生活,总是存着侥幸的心理,痴心地等待着。虽然等了一年又一年,天门总不见开。但这天晚上,人们还是全家团聚在一起,点上蜡烛,等到天亮。就这样,慢慢形成了“熬年”的风俗。这种风俗一直传到现在。

各地习俗:
开封过年
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旧时,开封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为我国民间祭灶节,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为灶王爷饯行。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往这一天,开封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诸如此类。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现在除夕,开封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亲友,看电视,猜迷语,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收获,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学习计划。"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又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换新衣,洗涮完毕,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遗像。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全家人吃过年饺子,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先拜长辈近族、邻友,以后再去远处各家。各家为接等贺年客人,家里常备烟、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开封"早拜年,晚拜寿"的习惯,初一午后,拜年活动即告结束。

正月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旧时初二,开封城关四乡,鞭炮声、鸣笛声、哨子声响成一片,骡马大车往来穿梭,络绎不绝。

正月初三为祭坟、祭宗祖的日期,因旧皇历中说这一天“诸事不宜”,初三开封忌走亲戚。初五为破五节,民间认为初五是年后第一个不吉日,亲友之间亦忌相互串访。除此两日之外,节日期间,开封民间走亲串友,几无闲日。

过年食品:
年糕
过年吃年糕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年糕是过年必备的节日食品,据说是从苏州传开的。它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苏州是吴国的国都。那时诸侯称霸,战火连年。吴国为防敌国进袭,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

这天,吴王摆下盛宴庆贺。席间群臣纵情酒乐,认为有了坚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见此情景,国相伍子胥深感忧虑。他叫来贴身随从,嘱咐道:“满朝文武如今都以为高墙可保吴国太平。城墙固然可以抵挡敌兵,但里边的人要想出去也会同样受制。如果敌人围而不打,吴国岂不是作茧自缚?忘乎所以,必至祸乱。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可去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随从以为伍子胥酒喝多了,并未当真。没过多久,国王驾崩,夫差继承王位,听信馋言,赐伍子胥自刎。越王勾践便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吴军困守城中,炊断粮绝,街巷内妇孺哭声惨不忍闻。这时那位随从记起伍子胥从前的嘱咐,便急忙召集邻里一起来到相门外掘地取粮,当挖到城墙下三尺深时,才发现城砖是用糯米粉做的。顿时人们激动万分,朝着城墙下跪,拜谢伍子胥。这些糯粉救了全城老百姓。此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粉做“城砖”,(就是年糕样子的由来)供奉伍子胥。久而久之,便被称作年糕了。

春节的大年初一的早点人们讲究吃年糕,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庙会游戏:
庙会由来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它们互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根。而在唐宋时,则又都达到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戎、水陆道场等等。佛道二教竞争的焦点,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为了争取群众,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影响。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时,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们还在寺、观中举办道场,定期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

原来属于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

而这些宗教活动逐渐世俗化,也就是说更多的是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这种变化,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些活动自身的吸引力和热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加。在宗教界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协助下,使庙会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虽然这一时期的庙会不论从其数量还是规模,在全国都已形成蔚为大观的局面,但就庙会的活动内容来说,仍偏重于祭神赛会,而在民间商业贸易方面相对薄弱。庙会的真正定型、完善则是在明清以至于近代。

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但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春联年画:
年画
年画最早起源于门神画。自汉朝以前就已经有了。晋代的《荆楚岁时记》记载:“贴画猫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与此相关的还有神荼、郁垒缚鬼的传说。到了唐代,门神普遍传为秦叔宝、尉迟敬德的形象。

现在,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年画是南宋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一般叫它《四美图》,画的是王昭君、班姬、绿珠、赵飞燕四大美人。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刻版艺术的发展,年画艺术也越来越繁荣起来。

由于年画这一形式的出现,使绘画开始从书斋庙堂走向平民百姓家。到清朝康熙年以后,年画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一些年画作坊也逐渐扩大,其中最有名的是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河北的武强、山东的潍县等等。这些地方至今仍然保留着制作年画的传统和艺术,在年画的题材方面除了表现传统的民间故事之外,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可以说,作为民间艺术的年画,早已成为千家万户在新春佳节增添节日喜庆的一个重要装饰。

参考资料:http://www.ccnt.com/news/news_year/view.htm?col=007

外国人与中国人对春节文化的不同看法:
在北京上大学的周吉坐了近30小时的火车来回重庆老家与父母过年。从去年春节到现在,他已经整整一年没回家了。暑假时,他留在北京勤工俭学。

“但无论如何,春节是一定要回家的,春节应该全家团聚,”他说。

过年期间周吉没有放焰火,因为市中心禁放。“我还记得小时候放焰火,家人和邻居们都出来一起看。现在已经很多年没碰过了。”他们没有在家吃年夜饭,因为妈妈会很辛苦,爸爸早早地在饭店预订了一桌。他也不去逛庙会,因为庙会上人太多。“忙了一年,只想好好休息。”

新一代中国年轻人会兴高采烈地过圣诞节、情人节,对于他们,中国传统的春节的主要内容是回家看看父母。

正因为这样,许多民俗专家和学者以及一部分中国民众惊呼:中国的春节要消亡了,我们要保护春节。中国*去年也宣布,把春节和京剧、针灸、少林功夫等一起定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加强保护。

但是对许多外国人来说,他们似乎并不同意这一观点。

在美国乔治敦大学学中文的巴西小伙子克里斯蒂安•贝林吉尔说,巴西圣保罗去年举办了大规模的春节庆祝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巴西人。

在中国留学的美国人瑞恩•鲍尔说,人们喜欢看*、放焰火,尽管他们可能对这些传统没有深刻的理解。“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节日的意义,还有为什么每年都在不同的日子,但不管怎样,他们还是对这个节日感兴趣。”

“人们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因此全世界每年有越来越多地方举办春节庆祝活动,”利用寒假到中国旅游的贝林吉尔说。活动的内容通常有舞龙,民乐演奏,还有品尝中国传统春节美食——年糕。

在旧金山,一家网站公布了由西南航空赞助的2007春节庆典节目单,这个城市还会在春节期间举办一年一度的“美国唐人街小姐”评选。此外,由花车、高跷、乐队,武术、杂技、舞龙、舞狮及缤纷的焰火组成的新春大*也格外热闹。

不仅纽约、旧金山、华盛顿这些大城市,甚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小镇也有庆祝中国新年的活动,通常由中国文化机构和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团体组织举办。

“如果舞龙舞狮已传到新西兰的小镇,我不认为中国的春节要消亡了,”来自新西兰的约翰•迈克唐纳对记者说。

克里斯蒂安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感兴趣,因为她在经济、*各方面都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和艺术遗产以及传承千百年的独特传统,这是一件幸运的事。很多现代中国人却无暇欣赏自己国家的文化,他们应该感到羞愧。”克里斯蒂安说。

旧金山的爱德温•杨说他的父母仍然保留着传统过年的习俗——掸尘、布置屋子、准备年夜饭、拜年和祭祖,但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只是在除夕去父母家一起吃顿年夜饭。

“我们不再在大年初一穿新衣服,也不怎么出去拜年了。”杨说,提到过年的传统可能会在中国消亡他就有些伤感,“如果在国内都消亡了,怎么可能在旧金山延续下去呢?”

中国作家冯骥才说,老一辈觉得春节意味着穿新衣、放花炮、年夜饭,但年轻人把春节作为休息或旅游的好机会。“生活好了,但压力大了,人们需要在传统节日里和家人团聚来获得心灵的慰藉。”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051686.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5 09:23

一、春节的来历:
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二、春节前的准备(腊月初八以后,各种年事活动便逐渐展开)
1. 祭祀灶神:灶神,又称"灶神",俗称"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宫,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除夕时分再返回人间。人们担心向玉皇大帝进谗言,所以再他去天宫的时候为他进行祭祀活动,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 其他准备活动:写春联,准备肉食,准备面食以及理发、沐浴,打扫卫生。
三、民俗活动--静态民俗
3.春联:(1)春联的来源:古代称"桃符"。据说,东汉王充《论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垒二神住在大桃树上,处理鬼魂。他们把为非作歹的恶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们认为鬼害怕神荼、郁垒,也害怕桃树。于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在门口悬挂桃符或桃木人来趋鬼避邪保佑平安。(2)最早的春联:公元965年,后蜀皇帝孟昶在皇宫内门的桃符上写了: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春联。此后春联成了春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有人家喜欢贴"福" 字,而且倒着贴。因为"倒"谐音"到",所以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画:(1)门神画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源于神荼、郁垒的神话传说,古人把二神像挂在门口驱鬼。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琼、尉迟恭看门驱鬼,并把二将画在宫门上。一源于唐玄宗梦见钟馗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画工把钟馗画在门上。(2)灶神画的来源:民间传说灶神在除夕从天宫返回人间,所以人们总在这时候买新的灶神画贴在门上,希望他能带来吉祥与幸福。(3)其他常见的年画。
5.福字:最早?"福"字--传说史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过年贴"福"字,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赐福,恭王福晋把赐给的福拿倒了,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听极高兴,连说:"福到了……"传至民间,"福"也贴倒了。
6. 窗花: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庆贺新年的剪纸作品。窗花有两种制作方法。第一种是剪刀剪,巧手的妇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纸剪出许多花样。第二种是刻刀刻,一般由专业的民间艺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张窗花,供应市场。
四、春节民俗--动态民俗
1.除夕守岁:1)什么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2)除夕守岁: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因为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法的23点到1点。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1)什么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到来。2)爆竹的来历:据南朝梁代示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装上火药,点燃火药,发生爆响。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了。3)鞭炮的种类:鞭炮有各种花样。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进,又发明了烟花。烟花:又称"礼花","焰火"。它在爆炸时能发出极为绚丽的光芒。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烟花装点自己的节日夜空。
3.舞狮子:白居易《西凉传》: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舞狮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兴起的时代。
4.其他民间活动: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
5.祭神祭祖:在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设有专门的神龛,供奉各位神灵,同时还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画像。正月初一早上,人们恭敬地在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供品,(其中包括刚刚煮好的第一碗饺子),点上香火。十分虔诚地感谢神明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去一年对自己的保护并祈求他们保佑来年的幸福。
6.拜年:祭神祭祖之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亲人三叩首,现在大多已经改为三鞠躬。一边行礼,一边祝愿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红包送给儿孙们。这就是"压岁钱"。一般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零花钱。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年,陆陆续续,可以持续很多天。朋友之间见面,则互道"恭喜发财"或"春节好",以示庆贺。拜年活动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敬孝顺;长辈对儿孙的慈爱关怀。亲戚朋友之间的拜年,也极大的促进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拜年活动。宋代诗人戴复古《岁旦族党会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对芳辰。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排门乔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将消歇,风光又一新。"把当时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动写得有声有色。
7.人日:正月七日,又名"人日"。隋代诗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正月七日为什么称为"人曰"呢?这和中国古代神话有关。神话中说,神在初一创造了鸡,初二创造了狗,初三创造了羊,初四创造了猪,初五创造了牛,初六创造了马,初七创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类诞生的日子。于是,古人把这一天称?"人日"。为了纪念人类的诞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时候,人们就剪出彩色的纸人,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用来象征人们在新的一年里,面貌焕然一新。到了唐代,人日剪纸的内容又有发展变化。唐代诗人余延寿《人日剪彩》:"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贴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所剪内容包括红花绿叶,飞燕家禽。个个栩栩如生。这已经于现代民间的窗花十分相似了。
五、春节民俗--饮食民俗
年糕与饺子是春节最有特色的食品。
1)年糕:又称"年年糕"。它谐音"年年高",包含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采用黏性较强的谷物制成,北方多用小黄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过,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更喜欢的春节食品是饺子。2)饺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者曾经发现过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饺子保存下来。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春节这一天吃的饺子必须在除夕12点以前包好。饺子好吃,关键在于饺子馅,纯肉的,纯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样无穷,口味可异。可以根据自己口味任意变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欢吃饺子。在春节所吃的饺子中,有一个包着豆腐馅的,还有一个包着一枚硬币。谁吃到豆腐馅的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发财,人们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饺子里。
六、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汉文帝曾于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乱,所以规定这一天为"上元节"。东汉明帝为了表示对佛祖的尊敬,下令元宵点灯。此后,元宵就逐步演化为观赏花灯的民俗节日。故名"灯节"。元宵的应时食品是汤圆,北方也叫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
唐代,元宵赏灯活动盛况空前,举国同庆。《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盏百枝灯树?"高八十尺,树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唐玄宗甚至令工匠造出高百尺、宽数十丈的灯楼,供游人观赏。宋代又有过之,无不及。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以草把缚成戏龙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皇帝还亲自率领盛大的仪仗参加赏灯活动。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侬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可见娱乐活动通宵达量,热闹非凡。
可以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狂欢,为整个春节活动画上了一个*的句号。
七、总结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回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鄂温克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进行了采访和研究,同时还对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区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民族的春节民俗趋于汉化,各地区的春节民俗也趋于一致,标志着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的繁荣发展。另外,春节民俗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五千年来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春节民俗更是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作为祖国的新一代*人,我们要把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