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1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02
北宋时的《太平广记》记述,唐朝初年,一个叫邓玄挺的人去寺院烧香,看到寺院僧人用自动筒车浇灌菜园,省时省力,方便自如,感到颇为惊奇。既不用人力,更没有电力,筒车就能不停地旋转,水就会不停地被提上来倒进菜地。
这是怎么回事呢?筒车究竟是用什么做动力把水抽上来的呢?我们来看看筒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筒车的主体是一个竖立的大转轮,可以非常灵活地转动。转轮的边缘有许多片竹制或木制的轮叶,轮叶之间装着许多只竹制或木制的小筒。
小筒的安装非常精巧,随着转轮的旋转,上升方向的小筒筒口总是略微朝上,下降方向的小筒筒口总是略微朝下,在转轮的底部和顶部,小筒则保持着水平方向。筒车的侧旁,安装着一只倾斜的水槽,小筒的筒口正好对着水槽中间,小筒中的水正好经由水槽流入庄稼当中。
筒车只能在水流较急的河流边上安装使用,要保证大转轮的底部能没入流水当中。工作时,没入水中的小筒里盛满了水,水流冲击大转轮,使转轮转动,转轮上的小筒也随着转动,把筒里的水倾泻到一只木槽中,使流水自动灌入高处的田地。也就是说,筒车是因地制宜地运用了水流的力量来抽水的,可以说非常巧妙。
后来,水车不断得到改进。王祯的《农书》里提到一种高转筒车,能把水提到很高的高度。岸上和水中各安装一个转轮,两个转轮中间用竹子制成的竹索相连,索上绑着竹筒。水中的转轮借助湍急的河水冲击,通过竹索带动岸上的转轮,竹筒不断汲水,循环往复,效率很高。这种筒车适用于水比较低而岸很高的情况。
总结:筒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水春》一诗中,就有“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一句,这里的“连筒”指的就是筒车。南宋时期,将领郭浩在四川安康开垦田地,准备军粮,曾经大规模地使用筒车,当地至今保留着“筒车河”、“筒车垭”、“筒车沟”、“筒车湾”等地名。宋代之后,筒车继续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今天,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河岸上依然能看到筒车的身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02
主要利用了一些能量的原理,所以才能够把水抽上来,而且也会非常的方便,给人们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03
是利用压力差的原理将水抽上了。上压抽取空间里面的空气,大气压会将水持续的压上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03
利用水流对竹简的冲力,然后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简单的叶轮,叶轮旋转就可以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