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学的是儒家思想,为何后来却变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4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3:46

韩非子的老师是精通黄老帝王之术的荀子。

荀子是晋国大贵族荀林父之后,荀林父对荀子提供了黄老帝王之术的传承。

黄老帝王之术,就是道家为主,儒家为辅的思想体系。

由于三家分晋,在荀子的时代,其家族已经沦落为赵国的破落贵族,不再需要荀子提供作为贵族学问的道家思想了,而荀子本身也是道儒兼修,所以荀子自称为儒家,由此人们也把他的弟子韩非、李斯最初归入儒家,而他们其实主要学的是荀子的道家学说,这才与他们的身份相称,李斯是被灭的蔡国的破落贵族,韩非子则是即将被灭的韩国的落难王孙。

孔子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叫“春秋大一统”,就是描述当时只有春秋两季,道家分为“春派”和“秋派”,春主萌发,利于传统道家人士作为儒教祭司阶层的传教及建设,其代表人物如老子,庄子,秋主肃杀,便于非传统道家人士诛杀异己,维持信仰统一(在封建社会,处死刑一般都是秋后处决,这也形成了国家的惯例),其代表人物如商鞅,申不害,慎到,韩非,李斯,赵高,那么,为了让儒教事业发扬光大,道家两派只有共同携手,才能完成国家大一统的事业。

结果是秦始皇采纳了“秋派大一统”思想,而诛杀了“春派道家人士”,实施了有名的“焚书坑儒”,这些牺牲的道家人士为中国贡献了“殉道”、“卫道士”、“牺牲”等名词来源。

所以传统“春派”道家人士是深得儒家之人尊崇的,因为他们不仅为了自己的信仰作了牺牲,作了儒教信仰的贡品,而且也是切实的为了作为平民的儒家权益在呐喊。

儒家的第一信仰就是“尊师重道”,在他们的心目中,道家就是他们的老师,重点在于他们传授的是“天下之正道”。

孔子慨叹说,“朝闻道,夕死可也”。

还曾经慨叹,“三人行,必有我(道)师焉”。

汉武帝时期,儒家势力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皇权合作,将道家势力(“秋派”为主)拉下神坛,走入民间,建立了道教。

儒家也鸟*换炮,被汉武帝上升一个等级册封为儒教教主,至圣先师。

掌握了话语权的儒家,却不愿意将“秋派”道家人士视为道家,他们根据其*主张“君无为,法无不为”的特点,将其称之为法家,不承认他们也有可以为儒家之师的资格。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