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2:4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04:12
下文适合你的要求 转发过来的 确实写得很不错 可仔细看看
文·高达 《南都周刊》
从《越狱》开始,中国观众才真正懂得何谓美剧和如何欣赏美剧。结束,对中国越狱迷们来说,绝对是件痛苦的事。
中国观众接触美剧《越狱》的过程大抵是这样的:在泛滥的资源汪洋中,寥寥无几的探宝者最早发现了《越狱》,闻讯而至的你才通宵达旦地把第一季看完,并大呼过瘾。从此,你开始周复一周查看福克斯节目表,耐心等待有中文字幕的下载源,在“越狱”讨论区与同好们交流,大胆预测结局以及疯狂迷恋男主角温特沃斯·米勒。
从2005年8月29日到2009年5月16日,《越狱》共播出4季,一共79集(另有2集特别篇将于本月27日晚10点到12点在英国SKY1电视台播出,为《越狱》画上最终的句号,北美地区则将在7月21日直接发行特别篇的DVD与蓝光碟),耗费了我们几乎四年的时间。四年,什么概念啊!大学毕业了,孩子上幼儿园了,婚都可以离两次了,而“越狱”迷依旧像闹钟一般准时坐在电脑前心系“迈克尔”的出逃计划。4季的播出量在美剧中并不算长寿,但正是这四年里,《越狱》带来的社会学效应却远远超出了剧集本身的价值,包括很多方面:观众心理、大众传播、网络效应、电视剧本土化、美剧制作观念、字幕组功绩......一句话:美剧迷的养成,《越狱》功不可没。或许如今这套剧在很多人眼中已不那么传奇,但对于经历过这四年历程的人而言,它的开启是一扇门,它重新定义了21世纪中国观众的观赏习惯;它的终结是一面海,既是“明智的选择”也是眼界拓展后的释然。
今天我们要做智慧型花痴
如果非常碰巧——你竟还没有看过《越狱》,也并不知晓它的故事,请允许我引用网上一个哥儿们的“超精炼”剧情梗概:“一个患有先天性疾病的青年结构工程师为了拯救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低级混混哥哥,几进几出监狱并与杀父仇人联手,欺负了独臂残疾人,打败了光头CEO,最后成功地诱骗杀母女医生产下一子后,死了!”如果还想再深入些的话,我以一个影迷的角度来概括:《越狱》第一季是一部加长版的《肖申克的救赎》,第二季是地理知识普及版的《亡命天涯》,第三季是巴拿马版的《监狱风云》,第四季则是乱七八糟的《十一罗汉》;此外,还可以有一种介绍方式,不讲故事不讲细节:《越狱》——就是温特沃斯·米勒。当然,他没有变肥之前更令人垂涎欲滴一些。
男主角米勒始终是《越狱》的关注所在,他不仅获得了第63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类男主角的提名,更被国内的粉丝们亲热地称为“米帅”、“小温”,将他推上“美剧第一红人”的王座。看看这些记录:2006年,一张中国女孩在法国与他偶遇的合影被网友们疯狂地转载;2007年6月23日,电影频道在15:00播出一部英国二流电影《恐龙帝国》,却有很多网友预告并准时收看,只因为“米帅”是片中的配角;2008年春,一则“性保健广告”侵权使用米勒的照片,被媒体曝光遭众人强力谴责;2008年秋,米勒代言中国某服装品牌,一趟中国之旅引起了万人空巷,受关注程度不亚于一位好莱坞巨星;到了09年春,在中国某汽车广告中,在李咏的《咏乐汇》中,在《鲁豫有约》中,在玛丽亚·凯莉多年前的MV中,只要有米勒的身影就一定会被人翻出来。
米勒式花痴,是“少女+熟女”迷恋男色内涵的一次自觉提升,也契合了一个普通人如何走向成功的艰辛血泪史。出演《越狱》前,米勒是一个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有过500多次面试失败的经历,在光鲜亮丽的好莱坞足足跑了十年龙套,最潦倒的时候只能以典当家具抵房租。出演《越狱》后,美国《娱乐周刊》评论道:“《越狱》是米勒的个人秀。他那柔和的声音、奔跑时潇洒的姿态,都让人过目难忘。”他那副棱角分明的帅气脸庞,那份智商过高、意志坚忍、心思缜密的刻划,让冷静的行动与炙热的期盼交织上演,让人爱恨纠葛,不能自已。
如果“迈克尔”是《越狱》中善的一面,那么T-Bag就是《越狱》中恶的极致。如果说,《越狱》里其他角色都还是“人”的话,T-Bag可能就是唯一的“兽”。一个人做一件坏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坏事不做好事。T-Bag——恋童癖、*、*犯、诈骗犯、告密者、反骨仔、*杀人犯——简直就是一个“天生犯罪人”,其出现的原因完全是由于生物学上的退化现象,从一生出来,T-Bag就是注定要堕落的。T-Bag是这套剧中最凸显的一个反角,无数人物登场后又离去,他却苟活到最后,这既靠编剧对角色的塑造,更得益于T-Bag演员本身卖力的演出和超强的演技。在罪恶的极致他又是一个感情专一的人、一个天才的犯罪艺术家,他誓死希望拥有一份真正的爱。在“越狱”讨论区,能和米勒平起平坐的人物只有T-Bag,网友们戏称他是一个“可爱”的人物,因为不管是谁伤害了他,甚至把他推向深渊,他都能靠着生命中最后的一点毅力冲出困境。《越狱》中的T-Bag是当下所有美剧中特殊到极致的一个疯子,是一个被生活抛弃的魔鬼,也是一个被放大了的悲剧人物。但就是这样一个恶到极致的人,仍然靠其强大的生命力赢得了无数中国FANS的追捧和迷恋。
《越狱》第一季末,逃出生天的n位老大,即将面临*大逃亡的命运。
直到第二季末尾,他们再度被投入监狱。难怪有网友提议,不如把剧名改为“我和监狱有个约会”。
我以一个影迷的角度来概括:《越狱》第一季是一部加长版的《肖申克的救赎》,第二季是地理知识普及版的《亡命天涯》,第三季是巴拿马版的《监狱风云》,第四季则是乱七八糟的《十一罗汉》。
“中国式越狱”的养成
在中国,曾经有一个看《六人行》和《*城市》是学英语和看时装的代名词的时代。正是从《越狱》开始,中国人追看美剧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时尚赋予了一部分思路迅捷、喜欢和剧本叫劲、向往时尚生活的人以特权,让他们去享受一种独特的“美剧”生活。迄今为止,这个群体的特征是有英语基础,会使用网络,年龄在二三十岁并有年轻化的趋向,多数是小白领。
比之韩剧和日剧,美剧的优势是节奏紧凑、剧本精良,幽默风趣,剧情跌宕起伏,而且题材涉及也比较广泛,从*到殡仪馆人员,可以窥探各种人群的生活。美国电视剧在题材选取上采取两极化策略:一极是表现日常小人物、最大程度地贴*民生活;另一极表现非常态环境中的英雄人物、以间离手段营造神秘和刺激。《越狱》的成功所仰仗的正是惊为天人的主演,精巧刺激的剧情和灵光乍现的创意。这三点,也成为后继剧目受中国观众一再追看的核心所在。
从启蒙的《成长的烦恼》到转折性的《越狱》再到最新《夺命岛》,美剧是好莱坞电影在电视荧屏上的延伸,它的产业运作完全是一种工业化模式。看美剧的高境界在于“追看”——在美国,大部分电视剧都是每周一集,这也造成了中国观众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下载工具,以便第一时间拿到新鲜出炉的剧目,一周接着一周的追踪观看。正因为每周一集,就要求每集的质量必须非常高,这与内地电视剧的单一、缺乏创新、水分太多相比,美剧成了提升内地电视剧水准的活教材。法国《电影手册》说,在工业化的电影制造领域,美国电视剧的成就已经超越了好莱坞的大多数电影。
正是因为美剧成了提升内地电视剧水准的活教材,所以在*原创剧本的范畴之外,某些已经成功的美剧被中国电视剧界“拿来”,用中国本土的演员阵容,用中国本土的语言风格,甚至于用中国本土的营销模式,来“翻拍”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从而让电视剧这种“消费品”再度发挥它的商业价值。
“翻拍”是电视剧制作中一种比较普遍的手段,有利于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借原版提高人气。翻拍有时候等同于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东西,这并非不可,但人物、故事都采取“拿来主义”,则是一种盲目模仿与抄袭,换句话说,就是被“山寨”了。《越狱》的走红催生了2007年的《远东第一监狱》,同样,《迷失》催生了《末路天堂》,《24小时》催生了《危情24小时》,《绝望主妇》催生了《美丽主妇》。可惜,这些本土化的好剧本,谁看谁后悔。归根结底,美剧的中国本土化还是要与国情相结合,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爱我家》,它其实与美国剧极为类似,其中的掌声、笑声、转场音乐都如出一辙。但《我爱我家》在创作中注意了与中国文化和现实的契合,其中的笑料、卖点都是中国的,是新的,因此经久不衰。
谋事在编剧,成事在字幕组
与“美剧迷”日益壮大相呼应,美剧论坛日渐气候,但真正的“幕后英雄”——字幕组更值得我们尊敬。第一个报道字幕组的是《纽约时报》,一篇题为《打破文化屏蔽的中国字幕组》的文章被专栏作者连岳转载进博客,立即引来跟帖无数。字幕组既不收费,也不以赢利为目的,这虽然与中国法律打了一个擦边球,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中国的美剧粉丝们从此过上了“天涯共此时”的日子。
字幕组现象的兴起,与《越狱》密不可分。从这部剧开始,网友有了去下载“追看”的冲动,也就有了选择好版本字幕的倾向,更有了对不同字幕组出品的信任。字幕组成员所做的大部分工作根本没有收入,他们几乎是凭着热情来为人民服务,除了一个很重要的收益就是字幕组的内部FTP账号,拥有FTP账号就意味着可以看到所有的最新美剧。当然,对FTP账号的竞争相当激烈,你必须翻译得又好又快才是前提。
字幕组现象符合网络自由原则,他们一般在拼两样东西,一是拼时间,抢在第一时间把中文字幕发布出来。以《越狱》字幕组“伊甸园”为例,组员从接收、传输、配轴、翻译、校对到发布,从上午9点30分到当天下午16点零2分发布,期间所经历的6个半小时堪称“生死时速”。为什么要拼时间,原因很简单,伊甸园的字幕发布后被下载了1万多次,而3个小时后另外一个字幕组的下载量不足它的1/10。其次拼的是翻译好坏,这不仅体现在准确度和时效性上,更体现在字里行间译者流露的感情。最难之处在于对谚语和俚语的理解,例如《越狱》里的“准备的作用是有限的”(Preparation can onlytake you sofar)这句被译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中国味的融合与语言的锤炼,正是各家字幕组的风评指标。
姑且不论字幕组工作的合法性,至少他们被网友看做是美国流行文化的传播者。从看《越狱》开始,有了字幕组的适时注释,观众学到了许多知识,从时尚搭配到生化医学、从美国地理到FBI的工作流程,甚至包括语言学实战。这个现象跳脱了大众传播的范畴,几乎涉及到了社会学的交换理论,社会交换与内在奖赏超越了我们通常所认定的“价值”和“成功”。
美剧结尾学:小心!结尾就在你身边
美国媒体很“无聊”,他们在《越狱》大结局前已经掌握了剧情,但是就不直接告诉你,而是给出了十大猜想。好一个爆料!这下子论坛上可热闹了,各种“对号入座”的猜想纷纷出炉。最终,在我们看到的结局戏中,迈克尔死了,十大猜想全部说中,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剧迷们很满意,开始写下纪念《越狱》的文字,当然,大多数作者都在怀旧、花痴与俗套间徘徊。
其实在《越狱》第三季的时候,因为遭遇了美国编剧大罢工和收视率下滑,那一季的第13集原本就是大结局。但是,仓促的叙事让结尾成为“一朵玫瑰和一把*,迈克尔走上复仇之路”,这令受众心理得不到纾解,于是怨声载道。此刻不妨再比较一下,观众会更觉得第四季结局的好:幸存的人来到迈克尔的墓前,苏克雷将自己的吻轻轻的印在了墓碑上,没有言语,没有眼泪,没有下雨,没有黑伞,爷们之间的友情岁月都凿刻在记忆中。其实,这两季中都有人相继死去,但很明显地,第四季的结局就不会令大多数人感到悲伤,这是因为有孩子的出现——迈克尔和莎拉的孩子。太阳底下,生活在继续,孩子是永恒生命的象征,这个结局方法和《静静的顿河》如出一辙。
我们在这里感叹《越狱》结尾的合乎人情,其实这不过是编剧的一种技巧而已。美剧的核心就是编剧,一部电视剧的编剧往往都是团队作业,分纵向、横向好几个层次来创作剧本,好像造房子一样,一层层地垒搭上去。《越狱》的成功首先是编剧细节上的成功,他们往一个普通的警匪故事主干上倾注了大量细枝末节以完备其悬念。诸多细节比如迈克尔的文身、破墙的胡克定律、D.B.Cooper劫机的真实案例等等,这里面涉及了美术、地理、几何、化学等诸多学科常识,甚至还有建筑学、符号学、密码学、侦破学、心理学等高端的理论,其运用之圆熟、设计之精妙、应变之灵活令人叹为观止。
在《越狱》大结局的前后时间,其实也是美国各大电视台结束当季剧目的时间点,以便空出时间给暑期档大片、选秀节目和球赛决战季。在这一批结尾风潮中,因为《越狱》第四季的21、22集(一季美剧的结尾一般两集连播)是最终大结局,不同于其他剧目只是当季的结束曲,所以备受网友议论。对剧集走向的猜测,一直以来都是“越狱”迷们在论坛上最爱做的事情,这种习惯对其他美剧也同样适用。我们知道,结尾的设置都是编剧说了算,好比中国电视剧的大结局都是早就定好的,但在美剧的制作流程中,由于受到制作周期、*互动、商业利益和演员合同的诸多影响,结尾是自由的、公众的,甚至是出尔反尔的。从参与结尾讨论和阐发结局猜想的剧迷角度来看,怎样结尾其实并不重要,享受这个猜想的过程才更加有趣。
从《越狱》结局时间点拉一条横向的轴,一批最红的美剧如《迷失》、《绝望主妇》、《24》、《CSI》、《实习医生格雷》、《犯罪心理》等等都在结尾,如果可以把这个现象定义为“结尾学”,其实说穿了不过是很有效率的美式编剧法。编剧技巧中有一个“钩子原理”。顾名思义,就是在结尾故意留下一个悬念,这个悬念要寻找合适的时机,但这个时机可以硬造。一季美剧的结尾就是这样的大“钩子”,让你寻死觅活地想看下一季,这和著名的“欧·亨利式结尾”在突兀感基本一致。美剧的商业化程度极高,如何设置结尾无非是商业盈利、演员去留、覆水难收、玩弄观众、秘密与谎言等因素左右。《实习医生格雷》属于演员去留式的结尾,《犯罪心理》属于玩弄观众式,《绝望主妇》属于秘密与谎言式,而《迷失》属于覆水难收式——上一季让岛消失,这一季让岛被氢弹炸掉——管不了太多,先扯个弥天大谎再说。
《千禧夜,我们说相声》中的最后一段就是个“结尾学”的段子,金士杰说了一副对联:“如果你不去想结尾,结尾很快就会来。如果你老在想结尾,结尾也不会不来。”
个中原因,尽在横批,而这横批,就是本文的题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04:12
精密的计划能解决一切,但往往又是因为某个环节执行力的不当,而导致失败
----团队精神是多么重要啊!
多数影迷看了几年才看完,我看了10天看完了!不错的电视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04:13
不错啊!留个标记慢慢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04:13
我也想要,留个名以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