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糊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2:5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15:11

精明与糊涂是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人世中,有确实精明的人,也有确实糊涂的人。确实精明的人,如《三国演义》中的孔明。他智慧超群,神机妙算。他三气周瑜,巧布八阵图,七擒孟获等等,都无一不表现了他的精明能干。确实糊涂的人,如三国时的刘禅。孔明在世时,他毫不操心,全靠孔明掌管军政大事。孔明死后,他宠信宦官黄皓,一切听从黄皓的摆布,蜀汉的*被他弄得一塌糊涂。他被司马昭挟持到洛阳之后,又乐不思蜀,人称“扶不起的阿斗”。

糊涂的人也不是事事糊涂。即使是刘禅也有精明的时候,当他得知司马昭想杀他的时候,他就更加糊涂了,这样的糊涂也许正是他的精明之处。不然,他就会性命难保了。

过于精明的人并不一定真精明。《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就是个十分精明的人。她巧如簧舌,工于心计,办事泼辣干练,她的精明在贾府上下是大家公认的,几乎所有人都领教过她手腕的厉害。但是,她的这种精明是人人都知道的,而且也是人人都十分痛恨的。这样的精明又算不得真正的精明。

过于糊涂的人并不一定真糊涂。郑板桥就是这种类型的人。当时,清朝大兴*,“*官吏之淫威,文风之严密,文人苟非韬晦自全,鲜有不遭杀之祸者”。他鉴于金圣叹等人的前车之覆,故意不问国事家事装糊涂。他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人是精明好,还是糊涂好?这本是不言自明的。一个*事小事不糊涂当然好。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精明。

说到这里,自然会想到另一位历史人物吕端。此人心有大略,但他平时嘻嘻哈哈,大大咧咧,从不计较个人恩怨。赵普对他的评价是:“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府之器也。”当时,吕蒙为相,宋太宗想用吕端替代他,有人反对说,吕端糊涂,并略举事实为证。太宗坚持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心擢用。吕端拜相之后,“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在关系国家的兴亡、百姓的安定幸福的事情面前,他心明眼亮,毫不糊涂。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在某些方面相当精明,但在某些方面却又相当糊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大事精明,小事糊涂。如数学家陈景润,在数学的王国里,他是相当精明的,凭着这种精明,他一举夺得了哥德*猜想这一“皇冠上的明珠”;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却是一个相当糊涂的人。

二是对有些事情精明,对有些事情糊涂。如著名的当代农民企业家禹作敏,他在发展经济方面是相当精明的,但在得到金钱、地位、荣誉、权力之后,就变得忘乎所以了,在民主与法制等问题上开始犯糊涂:草菅人命,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最后,落了个身败名裂的可悲结局。

在大事上精明,在小事上糊涂,是一种人生智慧,一种处世艺术;在小事上精明,在大事上糊涂,是一种愚蠢做法,短期行为。

精明过度,就会变得糊涂。比如,在某~方面过度精明,在其他方面就会糊涂;在小事面前精明,在大事面前就会糊涂。

糊涂之后,就会变得精明。糊涂之后必有教训,汲取教训之后,就会变得精明起来。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精明与糊涂并不是一对无法统一的矛盾。在大事小事上既精明又不糊涂的人不是没有的,只是不太多,而且活得很累。要长期保持这良好的状态,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是可想而知的。

一般来说,人总是很精明的。尤其在关系到个人名誉、地位、利益的问题上,真正糊涂的人并不多。

一个人,如果过于精明,就会在一些个人利益得失上斤斤计较,最终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烦恼和惹不完的麻烦。作为一个胸有大志的人,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在事关全局的关键问题上,不精明是不行的。但在一时之利、一己私利上过于精明,其实是一种糊涂之举。真正的精明者,总表现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糊涂。

在生活中,表面精明,未必是真正的精明,或许是真正的糊涂;表面糊涂,未必是真正的糊涂,或许正是其精明之处。

人生在世,我们无必要为了精明而精明,也无必要为了糊涂而糊涂。最好是在糊涂中保持几分精明,在精明中保持几分糊涂为妙。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