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1:2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9:15
一、用赞扬的方法教育每一位学生
心理学家认为,赞扬的方向最好针对对方的潜在能力,夸奖他本人暗自注意的事,这样他一定会非常感激,下决心把各项事做得更好。通过对学生赞扬,学生会有一种自豪感,同时,班里的学生也会对被赞扬的学生另眼相看。我经常会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教室里深情地*着一些后进生的头,向全班同学说:“大家请看,这位同学多认真,是多么遵守纪律,我们大家都像他这样,就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充满深情的话,包含着真挚的爱,充满着热情的赞扬,会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
二、给予情感,满足后进生对教师爱的需要
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不良或思想品德和学习双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占班级人数比例虽小,但能量很大,如果不重点教育,不仅会导致其自身的堕落,还会影响他人的进步,甚至阻碍班级和学校工作的全面正常开展。要教育好后进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差生最大的心理障碍是自卑、孤僻,由此产生的心理需要会更多,如挨批评时需要尊重,受处分时需要宽容,处困难时需要帮助,有苦恼时需要解脱,得进步时需要赞扬,可以说,后进生出现不良品德行为,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得不到家长、老师、同学真正的关怀和帮助有关。因此,班主任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教育,要充分发挥师爱的力量与价值,尽量用关爱、信任、赞许的态度去激发他们被自卑感所掩盖的潜在的自尊心,鼓励其上进的信心。
三、用宽容的方法教育每一位学生
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取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最起码条件。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大度是一种教者风范,智者修养。当你怒气冲天时,切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或者多想想自己读书时也曾做过蠢事,说过错话,将心比心来提醒自己。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些思想还未成熟,存在着心理,个性、年龄等方面差异的学生,因此,我们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对学生的过错不应该恼怒,而应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怀着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诲他们,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们,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不损害我们教师的身心;既融洽师生关系,又树立师德形象,这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四、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渗透情感
教育学生不仅要晓之以理,更须动之以情,这是教师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在友谊乒乓球比赛中,我班同学偷改比分,使我班以1分之差险胜三班,赛后三班颇有议论,我班同学则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放学前,我面对兴高采烈的学生,表情严肃,一言不发,待大家情绪平静之后,我低沉地说:“这场球赛我们赢了,但我很难受。因为在精神上,道义上我们输了。这样的荣誉我想大家也不愿要。这不公平,不光彩,得了名次晚上也睡不着觉。过去我们曾辛辛苦苦挣来了卫生红旗,好不容易得了运动会团体名次,这是正大光明得来,我们为此付出过辛勤的劳动,可是今天这场乒乓球赛的胜利出自我们作弊,表面赢了,实际上输了,,会怎样看我们过去获得的荣誉呢?难道我们能心安理得吗?……我们不应该高兴,应该伤心,应该反思,应该想办法补救过失。”通过客观、公正地分析,于情于理打动学生的心,从而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
五、用幽默的方法教育学生
幽默的语言往往能创造一种轻松的气氛。用幽默的语言来说服学生,比呆板的说教,严厉的斥责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老师走进教室,看见地面很脏,说:“我们班真是一个垃圾生产厂,五彩斑澜的纸屑撇满地面,还有瓜子壳点缀其间。我们大家生产了这么多垃圾,总得想办法出厂吧!”听了这话,同学们很不好意思,马上把教室打扫干净了。自己故意把批评的话用赞美描写的口气说出来,用幽默的语言教育学生,使同学们乐意接受了批评,同学们也就乐意去改正错误。
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只有能够主动的接受教师的教育,才能较快获得进步,各方面日益提高。但学生并不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知识的容器;他们是有思想性的人,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参与教育的过程。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育影响不可能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信念、知识,并外化为各种品质。因此,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育过程,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只有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有的位置,才能有利于教师发扬民主,真正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合作者,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七、教师要认识学生的可塑性
世间的一切事物总是都在发展、变化着的,同样,学生随心理、生理各方面的发展,其思想、性格、品质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时代不同,对人才的标准也不一样。过去认为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现在随着改革发展,高标准人才根本不是这样,它需要的是有个性、有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勇于开拓等素质,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我们广大教师就要用时代精神的新观点看法来看待学生,培育他们,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引导他们向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教育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方法,以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真正的教育好学生,学生才能够在我们的教育下健康成长,高兴的学习知识,学做人,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9:16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有效教育学生,成为广大教师热议的话题。近日读了网上的三篇文章,笔者深有感触。《赏识教育根本不能教育好孩子》、《管理学生需要适度的善意惩戒》、《不能打,不能骂,老师如何教育学生?》这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作为教师如何有效教育学生的问题。《赏识教育根本不能教育好孩子》一文,对当前盛行的赏识教育提出了质疑,认为单纯的赏识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适度的赞扬可以巩固孩子的自信心,而科学的惩罚(不是体罚),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高素质的人是严格教育的结果。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需要惩戒,学生成长需要惩戒,但必须是善意而适度的。并提出了现代教育中如何严格教育,进而指导孩子学习的总策略养成教育•阶梯式学习法。《管理学生需要适度的善意惩戒》一文,提出了社会对惩戒的认识偏差把教师依法管理等同于体罚,认为虽然体罚已被认定为违法,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彻底摒弃惩戒,进而提出管理学生需要适度的善意惩戒的观点。《不能打,不能骂,老师如何教育学生?》一文,从安徽*丰县吴店中学发生一起教育教学事故后大家对当事教师的评价入手,阐述了一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面对社会、学校领导及学生家庭对教师体罚学生的态度方面的压力表现出的无奈不管学生才是好老师,管学生谁管谁找晦气。这体现了现在许多教师的消极思想,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三篇文章都在讨论教师惩戒学生的问题,许多观点都是值得肯定的。我认为,作为教师,严格教育学生固然可能会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但是溺爱、放任不管也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不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成不了高素质的人才。我认为,对于学生的过失,教师应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看待、分析、引导,不夸大,也不掩饰。对犯错误的学生,可以施以惩戒的教育方法,当然这应该以不损害受罚者的身心健康,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惩戒应该是合理的。适度的惩罚还有助于孩子成长,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在成长中的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中,有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哄着学生过日子;有的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甚至将体罚当作发泄私愤的手段。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他们有自己的身心特点,怎样纠正,包括惩戒在内的教育手段,哪些是可取的,怎样才能掌握好惩戒的分寸与尺度等问题,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惩戒作为教育的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是怎样惩戒,把握一个怎样的度。如果教师随心所欲,就可能失去惩戒的教育意义。惩戒也是一种爱的教育。人都是有感情的,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一定要注意注入自己的情感,它是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育人的重要方法。有了慈爱、善意的出发点,就可以使学生欢迎、接受教师的教育(其中包括批评和惩戒)?学生也有他自己的自尊心,有他的人格和意志。因此要让学生改正错误,就必须要让学生有所醒悟,有改过自新的要求和愿望,而只有作耐心细致的启发教育,才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启发学生反省悔悟。教育是一种文明,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爱让我们从爱的角度出发,教育好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加神圣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9:16
论教师如何教育学生: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有效教育学生,成为广大教师热议的话题。近日读了网上的三篇文章,笔者深有感触。《赏识教育根本不能教育好孩子》、《管理学生需要适度的善意惩戒》、《不能打,不能骂,老师如何教育学生?》这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作为教师如何有效教育学生的问题。
《赏识教育根本不能教育好孩子》一文,对当前盛行的赏识教育提出了质疑,认为单纯的赏识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适度的赞扬可以巩固孩子的自信心,而科学的惩罚(不是体罚),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高素质的人是严格教育的结果。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需要惩戒,学生成长需要惩戒,但必须是善意而适度的。并提出了现代教育中如何严格教育,进而指导孩子学习的总策略养成教育•阶梯式学习法。
《管理学生需要适度的善意惩戒》一文,提出了社会对惩戒的认识偏差把教师依法管理等同于体罚,认为虽然体罚已被认定为违法,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彻底摒弃惩戒,进而提出管理学生需要适度的善意惩戒的观点。
《不能打,不能骂,老师如何教育学生?》一文,从安徽*丰县吴店中学发生一起教育教学事故后大家对当事教师的评价入手,阐述了一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面对社会、学校领导及学生家庭对教师体罚学生的态度方面的压力表现出的无奈不管学生才是好老师,管学生谁管谁找晦气。这体现了现在许多教师的消极思想,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三篇文章都在讨论教师惩戒学生的问题,许多观点都是值得肯定的。我认为,作为教师,严格教育学生固然可能会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但是溺爱、放任不管也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不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成不了高素质的人才。我认为,对于学生的过失,教师应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看待、分析、引导,不夸大,也不掩饰。对犯错误的学生,可以施以惩戒的教育方法,当然这应该以不损害受罚者的身心健康,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惩戒应该是合理的。适度的惩罚还有助于孩子成长,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在成长中的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中,有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哄着学生过日子;有的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甚至将体罚当作发泄私愤的手段。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他们有自己的身心特点,怎样纠正,包括惩戒在内的教育手段,哪些是可取的,怎样才能掌握好惩戒的分寸与尺度等问题,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惩戒作为教育的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是怎样惩戒,把握一个怎样的度。如果教师随心所欲,就可能失去惩戒的教育意义。
惩戒也是一种爱的教育。人都是有感情的,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一定要注意注入自己的情感,它是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育人的重要方法。有了慈爱、善意的出发点,就可以使学生欢迎、接受教师的教育(其中包括批评和惩戒)?学生也有他自己的自尊心,有他的人格和意志。因此要让学生改正错误,就必须要让学生有所醒悟,有改过自新的要求和愿望,而只有作耐心细致的启发教育,才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启发学生反省悔悟。
教育是一种文明,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爱让我们从爱的角度出发,教育好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加神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