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学工作汇报(5篇)

2024-03-23 来源:一二三四网

教学工作汇报

  各们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非常感谢中心领导对我校科学教学工作的充分肯定。上学期,我校科学教学以科研为引领,立足校情,从团队专业成长、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研究、科技实践活动的普及与创新三方面推进教学工作。

  一、以团队精神和工作作风业绩,羸得学校的重视和支持。

  科学学科是小学科,但在我校却从未有任何领导、教师在主观或客观上看作副科之列。为保证上好科学课,学校在学期课表安排上优先排好科学课,保证实验室的分配使用,实验器材在按要求配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老师的教学需求;教师们都知道,科学课不仅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挤、占,还应该提前带队到实验室,需要学生自备的实验物品,也会在教室黑板提示栏中标明。这一切不仅是因为我校传统的海洋科普教育特色给科学学科奠定了基础,更是靠科学团队中的每一名教师用自己的实干精神和工作业绩来争取到的。我校科学团队,是荣成市第一批四名工程名课程团队,每名教师都没把自己当作副科教师,每一堂课都力求科学、严谨、生动、精彩;每一次实验备课,教师都是亲身操作一遍,并充分预设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到准备充分、保证安全。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无不是未来人才所必需的素质,认真钻研、上好每一堂课,是科学教师的责任。

  二、以名课程团建设为驱动,促进团队教师的专业成长

  20xx年上半年是名团队培养期的最后一个学期,期间,团队成员都认真地总结近三年的成长历程,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在学习、科研、帮携等各个方面争取更高的突破。团队成员主动在学科资源、优质课评选、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中,担当重任,并带动非团队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在他们的带动下,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成为科学组教师的共识。组内教师经常学习前沿理论,结合学习情况举行讨论会、交流会,指导教学实践;坚持开展听、评、说课,并且把这个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只要有公开课,都会主动抽时间去听。上学期我们先后派出47人次外出参观学习,回校后通过教师大讲堂分享所得,指导教学实践;学校还先后组织3次科学学科观摩培训活动,提升科学课老师的专业素养,鼓励不断加强自身的科学课业务水平。我校科学教师先后取得省级优质课7节,威海优质课12节,省级4个课题完成结题工作,发表省级论文10篇,威海论文8篇,课程资源多次获奖。许多兼职教师也先后在优秀课程资源评选、校际联谊观摩中斩等露头角。

  三、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提高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以《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为引领,探索课堂教学指导策略。科学探究不仅需要兴趣的引领,更需要严谨的精神。小学科学课的组织教学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否则就“乱”而难“收”,有效探究便无从说起,课题研究更难有实效。所以,上学期我们一方面从“注重过程评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入手,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保障、打好基础,激发呵护学生的科学兴趣。我们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管理,认真讨论研究制定了科学课学习过程评价标准,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实行争章夺星制度,将细心观察、认真倾听、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的问题、敢于说出自己的猜想和观点等与科学素养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指标中予以呈现。对学生的评价分为课堂行为规范、实验操作与小制作、期末考试三个方面。每月一检查,达到五星者可以自选座位,当小组长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

  另一方面,我们以“探究发现式”、“实验探索式”、“探究实践式”、“交流探究新知式”探究课堂四个主要模式为研究方向,进行了理论和方法层面的准备,并通过开展调查问卷、主题研讨、课堂观摩等课题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为下阶段的实践和研究打好基础。

  四、以科技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科学体验和科学素养

  科技活动是提升学生的科学体验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我校科技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一是“走进海洋”科技实践活动。延续了我校的海洋科普特色,校内外实践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对海洋的了解和关注,得到学生的广泛喜爱。二是科学素质提升兴趣小组。为满足学生孩子的兴趣和成长需要,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信息、电教、体育教师共同携手,开足开好航模、四驱车、机器人、网页设计、科幻画活动小组等,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更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实效性地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三是依托“校园科技节”,广泛开展科普活动。通过每年一届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提高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在威海市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科技实践活动、科技论文、科技发明多项获奖,其中科技实践活动获山东省一等奖

  新学期,我们重点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1.团队素质稳中求升。新学期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教师人员调动所带来的冲击,特别是团队负责人的离开使我们的许多工作限于被动。但我们相信,科学组团结向上,拼搏创新的精神是我们迅速成长的源动力。我们将迎难而上,通过结对帮扶、专业学习、说课标说教材、观摩研讨等途径,让每一个新加入的成员迅速成长起来,超越昨天,再创辉煌。

  2.课题研究全面铺开。新学期将按照研究计划,分工合作,对上述四种课型开展研究。为保证研究效果,我们将每月定计划、定主题,有活动、有总结,并将经过检验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在实践中研炼、提高。

  3.扩大科技活动普及面。一是扩大参与面。与学校活动课堂第二课堂相结合,我们航模组、四驱车组、网页设计组、科幻画组将以活动课程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放。每日一节,在课时上给予保障。二是丰富活动形式。与学校家长义教活动相结合,聘请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担任学校科技活动辅导员,让更多的孩子爱上科学,更多的家长关注科学。

  上述是我们在科学教学中的一点浅显的做法,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教学工作汇报

  全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启动培训会结束后,麟游县文教局和教研室立即行动起来,按照市教育局和教研室要求,做了一下几项具体工作:

  一、学习宣传

  提高认识

  1、在10月28日全县中小学校长会上教研室主任董海发传达了全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启动培训会议精神。并将会议精神整理,通过麟游教研网向全县中小学让广大教师进行了学习宣传。

  2、10月30日、11月6日、12月4日董主任利用分片教研活动机会向全县教师介绍了我市开展的“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的基本情况和有效教学的基本框架、模式。

  二、成立机构

  制定计划

  在全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启动培训会结束后,董主任及时向文教局领导进行了汇报、协商,成立了麟游县“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岳西乾(文教局主管教育的副局长),副组长董海发(教研室主任),成员有高崇会(教育股长)、闫存哲(中教组长)、马克农(小教组长)、闫福胜(综合组长)。指导小组组长董海发,成员有闫存哲、马克农、闫世强、闫福胜、郭志强。并确定在“职业中学(初中部)的七年级(1)班、西街小学的五年级(2)班语文科率先试行教改项目实验。会后根据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启动培训会议精神和李局长的讲话精神,制定了麟游县“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活动第一阶段推进计划。

  三、现场培训

  积极探索

  1、11月5日、9日董主任带领指导小组成员及推介员深入两个实验校传达市教改项目启动会议精神,并做了专场场辅导。结合韩教授“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县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充分发挥新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的主体作用。

  2、组织西街小学的领导、教研组长、实验教师12月中旬前往岐山麦禾营小学观摩学习。

  3、为了使这项教改项目在我县顺利启动和实施,参加市级培训人员在10月29日、11月8日对所有教研员进行了两次集中培训、学习、研讨。

  四、创造条件

  大胆实践

  1、县教研室分别到两个实验校召开了实验推进工作会议,具体研究了教改项目实施中的教师工作量、经费及设备问题。

  2、建立了教研员包抓制度。职业中学由中教组负责,西街小学由小教组负责。

  3、两位实验教师从11月25日开始在所带的班级进行实验,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听课、研讨。

  4、12月17日、18日,县教研室将在职业中学、西街小学举行“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教学工作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创建于1995年,是一所滨州市教学示范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在籍学生数242人,在职教职工19人,40岁以下教师18人,占总数的94.73%,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17人,占专任教师数的89.47%,执教县及以上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并获奖的教师1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57.89%。学校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人才”为办学目标,以“让社会满意,叫家长放心,使学生成才”为办学宗旨,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工作始终以课程改革为重点,围绕教学要为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打基础这一核心问题,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着力推动教学创新,转化教育价值观、质量观、教学观,强化教学管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育效率,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大力推进教学科研工作,扎实组织落实学生学习活动规范化,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的基础建设,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积极创造条件落实课程计划,建立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把教育教学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学校制订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教研制度等一系列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以之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学科计划、教研组计划等较全面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教学工作。我校积极推进目标化管理,对教职工的工作任务、工作常规和工作效果逐一分解,量化评分,实行奖优罚劣。严格学校教学秩序,树立严谨教风,学校秩序井然。

  三、切实加强常规过程管理,常规教学长抓不懈,扎实有效

  学校严格进行教学过程和终端管理,以规范教学常规,把各科教学常规制度内化成教师的自觉意识,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为此,学校一方面重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设,初步形成了教学常规管理体系,使备课、上课、作业、检测、评估等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为正常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学校注重教学常规的落实,坚持领导随机听课、课业负担问卷调查、月底作业、教案普查等等,强化教学常规,实行科学管理,形成认真负责的良好教风。

  我校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检查过程中,树立一批备课实、讲课精、批改细、辅导诚的常规教学教师典型。我们的教师备课认真详细,科学规范,字迹工整;备课是教师的职业劳动。教师在吃透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研究学生、摸清学生学习情况的前提下,按照教学的规律,进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设计。备好课是教师的基本职责。1、备课程标准。老师们备课前认真学习《国家课程标准》,以《标准》来指导自己的备课和教学。认真钻研,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及低、中、高各年段的具体教学目标和任务,把握各年级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2、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把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哪些是重点章节或重点内容,按照教学目标,认真组织和处理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关键。课堂是变化的,我们提倡写个性教案、实用教案、创新教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3、备学生。备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兴趣要求。备学生要摸清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底子(上、中、下)及发展变化情况,经常分析学生,特别是中下学生的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学习上的障碍,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教学有的放矢。还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状况、兴趣爱好,使教学符合学生实际。要面向全体学生,查漏补缺。特别对学习困难学生要深入了解,分析原因,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4、备教法学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研究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抓住关键的方法,探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途径。根据现有条件,充分运用教具、学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5、大力提倡教师写教学后思,因为许多精彩的教学片断或教学遗憾是课前无法预料的,教师不断总结教学实践情况,积累教学经验。

  教师们的教案除了有较完整的教学步骤外,还针对每节课的得失,撰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创新;教师们备课针对新课程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课时制订出知识性目标、过程性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性目标,体现了知识点、能力点、德育和美育的渗透点,学法指导上用功夫,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们在备课时因生制宜,就地取材,收集、剪贴、制作教学需要的资料、图片、投影片,上网查找扩展教育信息,很好地增强了教学效果。

  老师们在备课中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中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的思想,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把好心情、微笑、鼓励、趣味、游戏、音乐带进课堂,创造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授课,目标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充分利用四十分钟,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指点学法、方向,引导深入求异,设疑探究指导自学,及时点拨,理顺思路,激发兴趣。教师们用好学具、教具、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实效、优化、反馈、活动四大原则。

  老师们精心设计作业。做到“讲科学,重实效,严要求”,精心设计,精心筛选。课堂作业在课上完成,课外作业按有关文件要求布置,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对学生的作业有规范化的要求,严格进行训练。学生作业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清洁,格式规范。不允许以做作业来惩罚学生。让学生自己订正、修改作业的错误之处,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练习设计既面向全体,又注意因材施教。

  认真批改作业。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无错误,对作业中出现的普通性、典型性错误及时分析评讲,个别问题个别辅导。教师的改笔一律用红笔,字迹端正,书写清楚。及时批改。书面作业批改认真及时,不得有漏批、不批或代批现象。有鼓励性的评语,对学生实行二次评价,用许学生有再学习后改正的机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倡分层布置作业。

  考核和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鉴定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考核和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也为调节和控制教学进程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质量。(1)做好平时考查记载(作业、课堂情况、单元检测等)作为期末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2)严格执行考试规则,阅卷公平,评分公正,成绩真实,做好等级评价,做好成长档案袋的收集整理工作,严禁按成绩排名次。(3)认真做好考查后的质量分析,根据考查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管理还需要考核来加以约束,严格考核不仅可以起到奖优罚劣的作用,而且这种奖优罚劣中体现一个规范标准。我们的目标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了考核,如教学计划、听课、期末检测成绩及质量分析、备课作业批改检查、学生问卷调查、听课笔记、出勤情况、校内外公开课、论文及课题研究等等。总之,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我们以常规为依托、以考核为手段,通过实施反馈,使教师对教学工作做出及时的调整,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发展

  我校成立了语文、数学和综合三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又根据学段或学科划分为两个备课组,并以此为载体,组织教师定期(每周一下午)或不定期开展听课、说课、评课、议课活动,通过举行公开课、优质课等活动,推动学校教研教改工作的深入发展。各备课组的教师们联合教研,共同教改,效果明显。

  课程改革为教师的发展和创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也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学校管理者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实施课程实验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生命质量的过程。尊重教师、理解教师、激励教师,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创设展示的空间。我校从学校教研方式的改革入手为培养研究型的教师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以教师需求为切入点,体现教研的服务性

  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革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学校课改的组织者首先自要从教师需求出发,为一线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使教研为课改实际服务。

  2、解决资源需求问题,为课改铺路架桥

  我们首先进行了资源需求调查。教师们反映新教材的内容添加了很多和学生生活实际、社会事件相关联的内容,需要更丰富的资源给学生更直接、更直观地感受。老师们还感到课改相关资源缺乏,需要大量的学习资源和理论指导。我们迅速得到书店、出版社等地为课改教师购买相关的书籍资料,还开通了网站,方便教师查询课改信息,为实验年级的课堂提供更丰富的资源。

  3、实行集体备课,加强教师沟通,实现资源共享

  “新课改”要求教师们不仅要研究教材,更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了能够运用合适的教学法体现教学内容,并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实行集体备课,具体做法是:对本学段或学科内容统筹安排,确定某一单元或某一课时后,各备课组人员同时对同一内容进行备课,然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汇总交流,每一位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设计意见。这样使每位老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行“资源共同享”。同时,同一课的不同构思又为教师们扩展了思路,教师们从中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设计,并适当进行调整,应用于教学实际中。这样充分体现了师师沟通、资源共享,达到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水平的目的。

  4、以教研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提高教研实效性

  各教研组把抓好抓实课堂教学作为教研教改的突破口,组织教师开展讲一堂好课活动,组织教师之间进行“传帮带”,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研教改的重头戏,鼓励教师大胆尝试改革教学方法,效果明显。并结合立项的课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课程实验的特殊性将学校领导与教师摆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以往惯用的“领导讲、老师们听”的教研模式无法适应新形式,对于教学研讨活动,我们提出了:

  a、倡导参与式教研活动

  以教研活动改革带动课堂教学改革,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倡导“参与式”、“互动式”、“交流式”的教研活动。在组织形式上体现参与式,在研讨内容中突出重难点,在研讨效果上注重实效与迁移,要求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教研活动中呈现出“百家争鸣”的互动局面,大大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

  b、提供课堂教学中的“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立足教育科研求出路,图发展,把“问题——设计----行动----反思”作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结合课程改革开展学习讨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分层推进,逐步提高。我们把实验中课例的作用定位为“为教师提供研讨的载体,引发思考”,并开展同一主题不同处理的教学观摩,不固定模式,鼓励创造性使用教材,并开展互动式诊评,进行校际间交流。同时还鼓励教师将工作中有创新、效果好的教学方法进行“辐射”,并以分组参与式讨论等方式共同研究成功、不足及建议,使教师逐步改变“唯书、唯教参”的思想,将课堂教学的研究立足于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上。

  c、加强反思性教学

  课改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校采取一课一反思,一单元一总结的办法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并通过校内教研展示教师的优秀反思,以发挥他们的示范和先导作用。

  各教研组坚持每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题研究,认真研究、反思、总结本学科的教学,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学习如何将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人员落实、记载落实、时间落实,各教研组有教研活动计划,老师们认真记录每一次活动情况。并对各组的教研活动情况组织评比。

  五、抓实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全面、深刻的变革,建立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全面提升学校和教师的自我的研究能力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成为新课程推进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校本教研”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研究方式,它的内涵是行动研究,强调的是研究主体的观念、价值、目的,相信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研究;借助于观察、反思、行动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不断的循环来实现自身行为的改善。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力量。

  (一)、自我反思,提升教学研究的自主性、目的性。

  教师的课后反思,各组听课后教师的说课,大家的评课,教师的自我反思不仅要在教学层面,更要在教育层面;不仅在教学后进行批判性反思,也要在教学前进行前瞻性反思、在教学中进行调整性反思。要求教师的反思在内容上要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效果四个方面;不仅要进行自我反思,还要在同伴互助中进行反思,帮助同伴,提升自我。通过反思,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

  (二)、同伴互助,体现校本教研的开放性、合作性和经常性

  强调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主动的与教学伙伴进行合作性的切磋和讨价还价式的探讨,可共同分享经验,也可共同探究问题。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形式,可随时发生,也可随时结束。

  教研活动中,老师们总结、交流、反思每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无论是主讲教师,还是普通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研讨。通过开展实效性强的集体教研活动,集中了教研组或备课组集体的智慧,把合作学习方式引入到校本教研活动中,强化了合作意识,实行了资源共享,做到了优势互补。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学现象和问题,寻求共同认可的教改方案。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学会寻找教学目标、教学期望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在这种合作式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集思广益,既有相互间的合作,又有教师个性化的发挥。他们就课改实验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畅所欲言,思维的火花频频碰撞。

  (三)、专业引领,注重实效性

  校本教研虽然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因为校本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困于经验总结水平上的反复,甚至导致形式化、平庸化。我们参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刘华良博士提出的“问题一一计划一一行动一一反思”和上海教科院周卫先生提出的“发现问题-一一组织团队一一学习准备一一设计实施一一总结反思”来指导我校校本教研。

  问题式校本教研活动中所指的教学问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是在教学中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我们校本教研强调的是研究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就像有些老师说的我们的教研活动扎扎实实的讨论了两节课时间,我想这是因为这些都是老师们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研究,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再通过同伴互助将问题转化为本备课组的小课题。

  反思与困惑:

  如何高质量完成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对历史和民族高度负责?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我们也有不少困惑。

  1、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勤工俭学,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大办学投入,更新教学设施,集中有限的资金,分步骤、有计划地解决学校的教学设施问题。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尽可能地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切实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培训和业务培训,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师德和实践新课程的能力上来。

  3、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要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的办法,促使教师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要狠抓教师备、教、改、导、考、析、研等各个环节的落实,夯实教学基础。

  4、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涵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要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深刻领悟素质教育涵义,真正从教育实践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实践,不断深化教育科研、改进管理方法,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效率的关系处理上,在如何进一步规范教科研上作更深入的研究,努力使我校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教学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一、校情分析

  我校现有教师38名,其中公办教师35名,更换代理教师5名,男50岁以上、女45岁以上的教师就有十余名,一线代课教师27名。我们学校虽小,但工作样样不少,上级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都力求做到最好。由于教师队伍年龄整体偏高,年轻教师的工作都处于超负荷状态。我校英语、数学两个学科教师各代两个班的课程,其余一线教师全部兼职,学校中层领导无一例外,甚至部分中层身兼学校工作达五六个职务之多。比如:办公室主任贾园担任学校办公室工作、语文学科包科领导、学校校刊主要负责人、初三年级144班班主任、初三年级144班语文课程、初一年级153班生物课程;教导主任zz担任学校教务工作、数学学科包科领导、初一年级主任、初一年级153班数学课程、初二年级148班数学课程;政教主任zz担任学校的政教工作、政治学科包科领导、初三年级年级主任、初三年级146班班主任、初三年级145、146班政治课程。繁重的工作量、繁杂的学校工作势必分散教师精力,影响教师精神状态,影响教学成绩。

  多年来,我校年轻教师夫妻两地工作居多、县城买房等现象普遍,年长教师单职工较多,家庭负担过重;长期以来,造成了教师不思进取的思维惯性和深入教学过浅的行动惰性。住校教师很少,每天一来回的家校往来肯定会导致教师过多分心,关心学生不够,管理学生不到位,影响教学成绩。

  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学校教师队伍有史以来总趋于走出去的多,走进来的少,致使教师队伍素质出现断层现象,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对于生源巩固影响较大。

  我校有语文教师8名,分别兼职史地生各学科,数学、英语三个年级教师各5名,政治教师3名,理化教师各2名。因为教师兼职多,各学科组人数少,给学校教研工作带来不便,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在各年级设立重点班、普通班,似乎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优秀教师的推举,岂不知这样的举措更致使差生更差,带普通班的教师思想消极、行动懈怠,教育教学成绩整体推进缓慢。

  二、工作思路:

  在20xx年10月1日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来,针对以上校情,我校确定了一系列工作思路:

  1、学校管理层明确学校工作重心,做好人事调配。

  学校工作重心是:学校工作以教学工作为重心,学校一切工作服务于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以初三年级为重中之重。 在人事调配上给予初三年级充足的师资力量,争取在今年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学校常规以制度为依据,力求做到在工作中讲制度不讲人情、用制度提升信誉。

  我校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来,迅速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尤其在教学常规工作中,制度具体明细,责任明确,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教师量化考勤、绩效工资发放,严格遵循《西陌中学常规工作要求》《西陌中学量化考勤制度》《西陌中学升级统考奖惩制度》等制度,使学校常规工作执法公平、严明赏罚。

  3、学校工作以公平竞争为前提,以服务激励为准则,激发教师工作热情,营造校园竞争氛围。

  为了使全体学生有所发展,创造公平的学习工作环境,使优生更优,使弱势群体能够迎头赶上,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我校在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毅然决然地打破原有的班级模式,改为平行班,使每个教师、每个学生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创造新业绩。学校在元旦表彰大会上评出十佳优秀备课教师、十佳优秀作业批改教师、双十佳(备课和作业批改)先进个人,树立了教师竞争意识,激发了教师工作热情。

  4、学校管理工作采取平稳过渡、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的使全体教职工适应新的学校管理形式。

教学工作汇报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过程

  传统教学法又叫传授教学法,又称“讲授――接受”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系统授课。利用书本和黑板作为教师和学生的通讯工具进行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学生获得大量知识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传统课堂模式教学基础之上渐渐演化。偏重于教师活动,学生被动接受,其功能是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传统教学的优点是具有通俗化和直接性的优点,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减少学生对知识的畏惧情绪,使学习变成一件轻松的事情。一方面使学生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简捷和高效,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教材。

  传统教学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优点经久不衰。进入21世纪,创新性人才培养成为各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很大的挑战。在日益发展的新时代,各大高校引进多媒体等电子设备提高学生积极性,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并不是想象中的理想。

  二、研讨式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过程

  高等教育对象往往是研究生,大、中专的学生,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思考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思考逻辑,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听讲很难发挥自身优势,并且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压抑性。学生自身思想容易被禁锢,不利于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此时,研讨式教学应运而生。

  研讨式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所谓研讨式教学就是打破传统教育方式,由老师选定课题,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通过研究与学习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提高对知识的兴趣。它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体现的教学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循序渐进型及和谐型。它要求学生成为学习行为的主人,始终处于稳定的自主地位,发挥和创造内在潜力,施展才华,占据课堂主导地位。研讨式教学要求以“导”为主,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民主化体现。始终处于稳定的自主地位,发挥创造潜力,实现才华,让学生占据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另外,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

  首先,它要求教师由易到难、由繁到简和量力而行地循序渐进教学,达到学生个体和班级之间的共同共进。这种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的模式,创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形成一个教学和谐共进、教学相长的局面。研讨式教学是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学生上课前准备充分,逃课现象逐渐减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提高,效果是相对比较可观的。可见,研讨式教学的引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三、研讨式教学模式的优点

  1.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少学生会进行心灵的自我封闭,环境压抑。但是,研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只属于一个客位,具有组织、引导、参与的'作用,绝不会像以前的教育模式一样,更不会越俎代庖。学生可以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会担心同学们的嘲笑,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以开发。学生作为主体,是针对认知对象而言的,教师这一角色看似不占有很大比重成分,但是万万不能缺少。恰恰相反,教师的引导作用仍要放在首位。根据调查显示,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大脑的凝聚性思考可以使学生在认识方面产生困惑,进而产生冲突,引发定向探究式反射,教师巧妙设置问题,使学生大脑产生凝聚反应,会有效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热情。

  2.研讨式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讨式教学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更多课堂参与机会,每个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积极发表观点,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加深对个人学习过程难点内容的理解。研讨式教学往往从具体问题出发,使书变厚,再从具体框架看齐,将书读薄。

  3.研讨式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研讨式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优点,在自主学习后,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事情变多,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者,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增强。此外,它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打破知识的绝对化现象,形成探索的、发展的、科学的观念,全面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灵活性。

  4.研讨式教学增进同学间的情感。在研讨式教学模式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自由性和直接性交往增加,培养学生的社交意识,并尊重他人建议。帮助他人,增强合作意识。

  四、研讨式教学的不足

  1.事物都有两面性,教学方法也不例外。我们不能单纯地说一种教育模式好,也不能说一种教育模式差。研讨式教学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素养,但是,在此前提,是学生自身拥有一定的修养和素养。还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讨式教学适合运用在高等教育中,学前教育及初等教育不具备研讨式教学需要的学生自身的能力。另外,除了受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外,研讨式教学也会受教学内容的限制。有些课题适合研讨,但是有些课程,如高等数学和自然科学这类科目,抽象思维较强就不适宜使用研讨式教学。

  2.研讨式教学容易受到时间限制,因为研讨式教学虽然以人为本,但是如果一味引入课堂中,就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当然,还有一些少数同学浑水摸鱼。这些情况都是可以掌控的。但是作为研讨式,它的优点也决定了它的缺点,即研讨式教学实施过程是不受人掌控的,因为每个学生的条件和优点不同。

  3.教师更是充当了多个角色,既要组织、引导,又要参与其中。研讨式教学不容易把握。要真正做好,还需要不断尝试与积累。不要花费大量时间,但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浪费大量正常教学时间。

  五、结语

  研讨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和新的理念,是现阶段我国教育转型重要发展阶段的具体体现。这种教学模式贵在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调主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性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当然,事物不都是一成不变的,研讨式教学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弊端在所难免,我们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总结发展和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