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开题报告

2021-03-13 来源:一二三四网
济南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

《中职建筑专业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立项编号:125GH13026)

课 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主持人:历城二职专 刘善华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课堂教学背景。在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中,课堂教学设计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总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情绪疲劳,也容易养成学生的依赖心理,随着时代发展,这种设计思想已经无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也极大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书本知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等,成为学校教育的症结之一。为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每学期每门课程设计一个或两个大任务、每节课教师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小任务,学生时刻有任务的驱动,在思想上就有紧迫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的学习。

2、学情背景。近年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规模扩展较快,学生生源质量一直没有明显的提高,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差,学习成绩差,“三差”是大部分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这样的“三差”学生,为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各任课老师根据建筑专业各门课的模块知识设计制作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有目的自主学习。

二、课题的界定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的界定。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中职建筑专业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改革”就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全面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文献调研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教学虽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层面上的提升,因此导致负面影响日益显露,如任务的庸俗化、任务分类不清晰、教学目标片面化、教学评价简单化等,最终导致“学习”被误解为“应付任务”,很多研究者对“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任务”的

设计十分关注,而关于学生解决任务的学习活动策略的设计却很少,既使提出了很好的任务,缺乏学习策略的指导同样起不到驱动的效果。因此本研究从系统论的角度对任务驱动教学设计进行探索,即任务的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教师指导学生解决任务的策略有哪些?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如何?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实例)如何设计运用这一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某种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职业教育课程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职业教育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2、“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按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这样一种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走出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知识积累的老路子,其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目标

一是确立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形成“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二是构建学习体系。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三是培养学生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四是建立评价机制。一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五、研究内容及方法设计 1、研究内容:

一是探索“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设计原则,确立“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活动是学生明确任务后,解决任务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学生特征以及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因素,围绕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探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确立”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二是针对学习任务,探索指导学生习得任务的策略,构建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策略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多种策略的运用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三是通过课堂教学实施,检验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效果,建立多维、有效、稳定的评价机制。

四是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深入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过程,形成各课程自编教材或教学学案。。

2、方法设计:

(1)案例研究法:是结合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具体分析、解剖,促使人们进入特定的问题情景和问题过程,建立真实的问题感受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2)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筛选,吸收,结合本课题研究加以创新、发展。

(3)行动研究法:参与该课题研究的所有成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教学实践,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实践;外出参观及课题组研讨等也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六、研究人员及分工

课题主持人:刘善华。负责课题任务的分配,制定课题计划并监督实施。总结学科研究成果,推广形成本专业的研究成果等研究的全面工作。

课题组主要成员:赵善武、李金翠、韩伟伟、徐继东、张化民、梁伟。负责所教学科的研究,形成各学科的学案,形成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氛围。 七、课题研究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2013年9月—10月):准备工作。成立课题组,查阅相关文献,撰写研究方案,做好开题论证工作;组织理论学习,聘请专家指导,开展课题组成员培训活动。(负责人:刘善华、赵善武)

第二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8月):实施课题计划。形成各学科的学案,形成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氛围。(负责人: 刘善华 及全体题课题组成员)

第三阶段(2014年9月--2015年6月),检验课题计划实施情况,形成研究成果。本组成员集体研究,总结学科研究成果,推广形成本专业的研究成果。(负责人: 刘善华 及全体题课题组成员)

第四阶段(2015年7月—8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结题。课题组集体完成。(负责人:刘善华、韩伟伟) 八、成果的呈现形式

以学案形式展示:形成各课程自编教材或教学学案。 以论文的形式展示:撰写综合研究论文。 以报告的形式展示:撰写综合研究报告。 以活动的形式展示:组织展示课。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我校具有较强的专业师资队伍,有良好的实施课题研究的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并与企业有着广泛的联系与交流,具有较好的专业实践教学基础和条件,为本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校领导班子一贯重视教科研工作,课题主持人及主要成员有一定的教科研经验。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学校由教学副主任亲自挂帅,学校教科室负责和主持课题组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以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校学科骨干牵头的各研究小组,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按计划地运作。

2、制度保证: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将按课题管理的规范实施执行以下制度:a. 汇报制度。定期将课题的实施情况向总课题组汇报。b. 奖励制度。根据评估细则,对参加研究的教师进行量化考核,以精神奖励为主,辅以适

当的物质奖励。c. 学习制度。定期组织理论及科研知识的学习。d. 检查制度。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加强对过程的监控及流程的管理,保证研究的有序健康发展。

3、经费保证:课题启动后,学校将在研究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保证开题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保证理论学习培训、调查实验、资料采集、外出考察交流、会议研讨、论文结集出版、教学课件制作等各项支出的如期支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