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春季养肝,按揉太冲穴、阳陵泉穴
平肝清热—— 太冲穴
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中医学认为肝是主怒的“将军之官”,也就是人们常说“肝火旺,爱发脾气”的原因。所以从中医角度来说,高血压与肝阳上亢、肝火旺有关,按摩太冲穴可有效降压,并且对于容易发怒、生气的人来说,按摩太冲穴有助于缓解情绪。
取穴法: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搜索公号天下养生网,将为您提供最专业的养生保健知识。
日常按摩:
用拇指指腹按揉,以有酸胀痛感为佳,每次按压的时间持续4~5分钟就可以了,按摩结束后喝适量的水有助于加速体内的代谢。春季经常按摩太冲穴,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疏肝理气等保健作用。
阳陵泉穴取穴和按摩
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用手心对准膝盖骨,大拇指在内侧,四指在膝盖下外侧旁边有一个高出来的小骨头即为腓骨小头,阳陵泉穴就位于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坐位,两手拇指分别按置于两侧阳陵泉穴。先按揉阳陵泉穴1分钟,再用力横向弹拨穴位处的肌腱3~5次,以有酸麻感为好。每天早、中、晚各拨动一次。配合太冲穴按揉可增强效果。
注意事项:
肝火旺盛者23点之前入睡,23~1点是肝经,1~,3点是胆经,所以23~3点必须保证熟睡,身体才能养肝血,分泌胆汁。可以在晚上9点左右用40度左右的温水或老艾饼泡脚15~30分钟,泡完立刻睡觉,可以养肾、降肝火。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的肝气也因春天而开始变得旺盛。春季容易肝火旺,常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或胁肋灼痛,或耳鸣耳聋,或肿痛流脓。火热内扰,神魂不安,故可致失眠多梦。肝开窍于目,因此易出现眼红、眼干、眼胀、眼涩、视物模糊、分泌物增多等眼部症状。肝不藏血,迫血妄行,则可见吐血、衄血。由于火旺可灼伤津液,故有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小便黄、大便秘结。部分女性还可有经血量减少、经期延迟或者闭经。导致肝火旺盛的原因不只是情志不遂,过嗜烟酒辛辣肥甘之品,或是其他脏腑的火热之邪,都可能引发肝火炽盛。
宜食食物
应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的摄取,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谷豆类的黑米、豆豉、大豆及其制品;禽鱼类的鸽子、鹌鹑、鲫鱼、泥鳅;蔬菜类的芥菜、菠菜、油菜、胡萝卜、春笋;果品类的菠萝、甘蔗、橄榄等。
偏方
1.夏枯草桑叶菊花饮
用法: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将夏枯草、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30分钟后煮30分钟,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
功效:夏枯草清泻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桑葚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菊花平肝明目、散风清热。三者合用,清肝火效果更佳明显。但女性不宜久服。
2.银耳莲子粥
银耳60克、桂圆肉10克、去心莲子20克、红枣6克,莲子与银耳加600毫升的水,小火煮40分钟,然后再加入桂圆肉、红枣再熬煮15分钟,加冰糖适量,即可食用。
功效:清肝火、美容养颜。
禁忌食物
平时要少食辛辣、海腥、过腻过酸、煎炸食品,以及羊肉、海虾、肥肉、乌梅等,以免“火上浇油”。不宜食用生姜、花椒、胡椒、桂皮等调味品,以及狗肉、螃蟹、乌鸡、枸杞、人参、党参、鹿茸、黄芪等滋补品。
除了饮食治疗,太冲穴、阳陵泉穴也能让你“消消气”。
三月按摩调养好有哪些好方法?常用穴位在人体的哪些部位?
阳春三月,是人们调理养生的好时节,春季调理养生既可以对当季的身体健康做出贡献,还能为今年接下来的三个极度带来健康的身体,促进人体正常机能的工作,那么三月按摩调养好到底有哪些好方法?日常常用的穴位分别在人体的哪些部位?
1、三月按摩调养方法
1、温和艾灸缓解疲倦乏力
春困秋乏,很多人感到全身乏力。除了适当休息外,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杜金行表示,用艾条温和灸关元穴和足三里穴各15分钟,然后拇指按揉合谷穴和太冲穴各5分钟。可使人四肢矫健,消除四肢的酸痛乏力症状。
2、摩腹按揉应对肠胃不适
正月里都是年,很多人在饭局间奔波。各种美味佳肴也增加了胃肠负担,造成诸如胃胀、胃痛、胃酸等肠胃不适。这种情况可摩腹5分钟,拇指按揉中脘穴、梁门穴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摩腹时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将手掌叠放于上腹部并施加一定压力,以肚脐为中心做环形揉动,动作要缓慢、均匀,以腹内有热感、舒适为宜。摩腹与按揉穴位合用有助于快速消除胃部症状。
3、摩掌熨目巧治眼睛干涩
长时间注视电脑、电视或手机屏幕,以及熬夜等,可导致眼睛干涩。专家表示,可以摩掌熨目5~10遍,点揉印堂穴、睛明穴、四白穴和太阳穴各3分钟。摩掌熨目是防止眼睛干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方法是先将两掌相互摩擦,使手掌发热,然后将两手掌心放置在双眼之上,使眼部有温热舒适之感。此法有安神定志、养睛明目的作用。印堂穴、睛明穴、四白穴和太阳穴均位于眼睛周围,点揉这些穴位可以疏通眼部气血,进而消除眼睛干涩。
2、常用穴位定位
1、关元穴: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
2、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1横指。合谷穴:手背,当拇、食指合拢时,隆起的肌肉最高处即是本穴。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处。
3、中脘穴: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梁门穴:上腹部,中脘穴旁开两寸。
4、印堂穴:前额两眉内侧端两线的中点处。
5、睛明穴:眼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
6、四白穴:眼部,目视正前方,在瞳孔正下,眼眶下缘可触及一个骨性凹陷即眶下孔,即是本穴。
7、太阳穴:颞部,眉毛外侧端与眼角外侧端两线的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春夏养肝除湿气不求人!按6个穴位疏肝健脾、养血补气
【刘乃刚(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针灸科主治医师)】 四季养生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