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少年《东封书》被封官名人故事
刘晏,字子安,出生于公元715年,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理财家,也是一代名相。他初为夏县县令,后补温县县令,又迁侍御史;唐代宗即位后,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他先后担任理财官二十余年,改革漕运,整顿税制。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国家财政极度困难,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他又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为恢复和发展唐代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代宗在谈到刘晏的才华时曾称赞说:“刘爱卿,你就是朕的酂侯啊!”西汉萧何被封郧侯,唐代宗把刘晏比做萧何,可见刘晏当时在朝中的威望。
刘晏的饱学多才,是他自幼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的结果。本书所撰写的故事表明,他的卓越才华,在他的少年时代就已经充分显露出来了。
刘晏出生在一般官员家中。他的父亲刘知海,出任过武功县丞,虽然官职不高,但酷爱读书,精通史籍,即使从政期间,也是手不释卷。他深深懂得,自古以来,凡是能干成大事业的,都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故此,他对刘晏的读书学习当然是抓得早,抓得紧。
刘晏刚会说话,父辈们就教他识数、认字,到三四岁时,便引导他背诗作文;到五六岁时,便开始教他读经典著作了。刘晏天资聪颖,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使他看到了读书的重要,也看到了长辈们对他的厚望。为此,刘晏心中非常感动,学习也很用功。他六岁时,和祖父住一个房间,晚上常常学习到深夜。为了不影响老人睡觉,他在书桌上放个凳子,把油灯放在凳子底下,四周用衣服挡住光线,把头伸进去读书、写文章。即便如此,由于老人睡觉轻,仍然常常被他惊醒。后来,他干脆提出自己住一个房间。开始,祖父担心他无人照料,后在他苦苦央求下,勉强同意了。
就这样,刘晏用三年的时间,读完了《春秋》、《国语》、《尚书》、《史记》和《汉书》。他的文章富有文采,在当地小有名气。公元722年春,刘晏以饱学多识和文才出众考中了“神童科”,时年七岁。
公元723年,也就是刘晏八岁那年,唐玄宗到泰山封禅(五岳中泰山最高,古代帝王到这里所举行的祭祀活动叫封禅。筑坛祭天叫“封”,辟基祭地叫“禅”),当玄宗行至曹州作短暂停留时,刘晏特地写了一篇《东封书》,由他的父亲刘知海领着来到皇帝行营,亲手献给了唐玄宗。
这是一篇颂扬玄宗治国功德的礼赋,不仅立意新颖,文笔流畅,而且用词精当,文采出众。加之唐玄宗本人好大喜功,看后当然兴奋不已,连连称赞。但他回头一想,虽然早就听说有个叫刘晏的,年少有才,七岁考中“神童科”,却不相信这么一篇气势雄浑的礼赋,竟然会出自一个年仅八岁的孩子之手。为了证实这篇礼赋是否真是刘晏所写,便吩咐宰相张说出个题目,当场进行测验。
张说知道刘晏是个神童,对其不免有些偏爱,不想把题目出得太难,以免在皇帝面前出丑,于是便出了个简单的题目让刘晏回答,谁知刘晏不假思索,张口便答了出来。张说见刘晏答得如此流利,不由大奇,于是,又出了一个较难的题目,刘晏仍流利地答了出来。接着,张说又出了质疑问难的题目,刘晏依然对答如流。
张说甚是高兴,遂向玄宗庆贺说:“我朝出了这样一个奇才童子,真是国家兴旺的好兆头啊!”
玄宗听了,越发高兴,在到泰山封禅之后,就把刘晏带回长安,封为秘书省正字官,负责图书文字的校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