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情绪的影响分析

2024-08-20 来源:一二三四网


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伴有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心理干预疗效。 方法 选择ACS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116例,序号法分为干预组(n=58)和对照组(n=58),入选病例均给予规范的心血管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正常治疗基础上加心理干预治疗。观察4个月后两组ACS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组ACS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无意外死亡病例。 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合并有焦虑、抑郁症状的ACS患者更有效,且安全性良好。

标签:急性冠脉综合症;焦虑;抑郁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ZHU Xiaoji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Yanta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Yantai 2641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anxiety, depression,who wer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ethods 116 ACS patients,who were anxiety and depression,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n=58) and control group (n=58) though Serial number method.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standar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rugs. In the normal therapy,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rapy. 4 months later, ACS symptoms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CS symptom improvement rate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wo groups were no adverse drug reaction and no cases of accidental death during the loading phase. Conclusio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ore effective with anxiety, depressive symptoms of the merger of the ACS patients, and the safety is good.

[Key words]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xiet; Depression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1-2]。随着现代医学由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冠状动脉粥样硬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心身关系越来越重视。ACS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作为冠心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3-5]。近年研究发现[6-7],ACS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日益增多,这部分患者采用常规心血管药物规范治疗效果欠佳,本研究通过对ACS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了解ACS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状态,为ACS患者实施心理评估,对已经存在有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ACS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并通过自身对照的方

法评价心理干预对合并有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ACS患者的心理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8月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并住院后首次心理评定发现合并有焦虑、抑郁、混合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患者116例,序号法分为干预组(n=58)和对照组(n=58),入选病例均给予规范的心血管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凝、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他汀类药物),干预组在正常治疗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治疗。

1.2 调查方法

采用患者自评与工作人员测评调查法。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按统一指导方法完成整个调查项目,内容包括:应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 [8]。两量表各有20项。测评所得总组分乘以1.25,得标准分T分,T分值>50分为阳性。此两表由患者本人填写。应用Hanmilton编制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HAMD有24项,分值>20分为阳性;HAMA有14项,总分值>14分为阳性。此两表由测评人员填写。

1.3 心理干预的方法

患者入院后3 d内进行首次心理评定出现焦虑、抑郁、混合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2组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干预组采取心理干预措施,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包括:(1)心理支持与解释;(2)缓解不良情绪的松弛措施;(3)指导与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不良行为模式与应付方式;(4)地西泮(diazepam,安定)2.5mg,3次/d,加氟西汀(Fluoxetine,百忧解)20mg,1次/d。然后患者出院前再次进行心理评定,通过自身对照的方法对合并有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状态的患者经过心理干预治疗后,比较两次心理评定的评分结果,分析心理治疗的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1.5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性别比例构成、平均年龄、不同ACS类型、各种心血管

病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血脂紊乱、吸烟嗜酒、缺乏锻炼、肥胖)以及已行PCI手术的患者比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及治疗有效率比较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在治疗前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但干预组药物治疗结束后共有91.38%(53/58)的患者获得改善,其中显效29例,有效24例,无效5例、对照组药物治疗结束后共有70.69%(41/58)的患者获得改善,其中显效18例,有效23例,无效17例。干预组治疗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ACS是最常见和病死率最高的一种心血管急症。近年来发现心理因素与ACS的预后密切相关,抑郁、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障碍可引起体内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激活血小板和巨噬细胞,释放多种促凝物质、炎性介质及强烈血管收缩物质,可引起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或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成为急性冠脉事件的重要原因[9]。

焦虑抑郁与ACS可相互影响,此外,焦虑还可降低心率变异性,增加SCD的发生率,并使得患者的依从性明显下降。本研究显示,通过对有焦虑抑郁情绪的ACS患者进行“双心疗法”,显著提高了ACS改善率,并且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有效改善了这部分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但是其他负性情绪是否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改善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季建林.医学心理学[M].第4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34.

[2]奚丹.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情绪障碍及护理干预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2):2478-2479..

[3]杨菊贤. 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时的诊断与治疗[J].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2,29(2):67-70.

[4]周卓琳.认知行为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15):56-57.

[5]刘鹤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BNP变化对临床护理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8):86-87.

[6]王恒,李国庆.脑钠肽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2:366-368.

[7]Anderson JL,Adams CD,Antman EM,et al.ACC/AHA 2007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non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irculation,2007,116(7):e148-e304.

[8]马文林,李美婧,张俊蒙,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后焦虑抑郁时点患病率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5):396.

[9]叶任高,钟南山. 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