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运用语言,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主题为语言学习者提供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范围。本文以Go for it!九年级Unit 10为例,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面,探讨如何在主题意义引领下,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有效的单元教学设计。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主题意义,单元教学设计 一、引言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程的总目标逐渐从综合语言能力转向育人价值的实现,倡导育人应该高于语言知识的学习。然而在目前的英语学科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部分教师注重语言知识传授,忽视话题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支离破碎,难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素养;单篇课文篇幅短小,学生获得的体验碎片化,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和思维空间,导致了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割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单元教学承载着完整课程内容的传递和培养核心素养的任务,是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促进成长进步的完整周期。如何有效地进行单元设计,避免英语教学的碎片化,是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规划、合理设计、从而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课标》提出,英语学习活动观,即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以各种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实践应用、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的英语学习活动,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英语学习活动观使围绕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从基于语篇的学习和理解逐步过渡到深入语篇、超越语篇的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实现学生从认知到能力,从能力到素养的转变。英语学习活动观作为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之间的桥梁,突出了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向,指明了课程实施的宏观途径,强调了内容诸要素的整合,是《课标》倡导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高洪德,2018)。教师需在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作为原则和方向的基础上,选择和设计出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活动。本文以Go for it!九年级Unit 10为例,探讨如何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引领下进行有效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二、实施方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和实施的教学行为都应该以学生的需求和表现为依据。”(盛艳萍,2017)。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明确主题范围,慎重选择语篇,深入解读文本,合理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语言学习的受益者。
1. 主题意义分析
《课标》提出,“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主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理解语篇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
本单元主题属于三大主题语境中的“人与社会”,涉及的话题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主题范围比较清晰,也较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在获知、体会、梳理、概括世界各国文化习俗的基础上阐述、欣赏、评价并接纳各国不同的文化习俗。对于截然不同的文化习俗,学生可尝试去理性分析和推断其形成的可能原因,并在此过程中吸收和内化各国优秀文化。教师需要在此主题的引领下,创设与该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情境,充分挖掘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鼓励学生展开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探究。同时教师需要通过对比中外不同文化,引导学生构建多文化视角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2. 语篇调整
作为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载体,语篇为探究主题意义提供各种文本素材。语篇的选择一方面要考虑满足学生的需求。高质量的语篇应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引发学生对内容的兴趣和对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要考虑能否为主题的展开提供服务。在这两个原则的基础上,笔者对Go for it!九年级Unit 10的语篇进行了重新整合。
Go for it!九年级Unit 10原有语篇包括Section A的3则短对话、一篇说明文、Section B一则长对话和一篇应用文。Section A中,为了避免话题的重复和语篇的碎片化,首先删去了关于问候的三个对话的其中之一;带有个人观点的关于不同时间观念的说明文因不同于一般说明文而得到保留;而Section B的对话和应用文都和餐桌礼仪相关,笔者对它们进行了合并。考虑到文化这个主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新增了关于送礼的语篇,在实现内容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集中探讨;最后安排了一堂展示课,希望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文化习俗做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究,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达到思维的进阶。(具体安排参见下表)
以上各语篇均为主题服务,长度短适中,由易到难,涵盖各种类型,同时还兼顾语篇在体现文化差异、促进学生思维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3. 文本解读和目标设定
课时 内容 文本解读 教学目标 对话出自Unit10 Section A1b和2a,讲述了墨西哥、巴Period 1 Greetings 西、日本和韩国四个国家不同的问候方式以及因问候不当而遭遇的尴尬经历。对话使读者能感受到不当的问候带来的跨文化交流学生能够: 通过听力活动获取并梳 理各国不同的障碍,因此认识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文本带有对话的语言特点,用过去式描述经历,句式难度适中,目标词汇明确。 问候方式。 理解因不当问候方式导 致的跨文化交流障碍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式。 本文出自Unit10 Section A3a,描述了哥伦比亚和瑞士人对待时间的不同态度和做法。作者通过两名学生自述两国人民对待时间的态度,引发学生思考其背后原因并比较不同观念下产生Period 2 Time 的不同行为的利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本文为说明文,结构简单,在阐述观点时用了一般现在时,体现说明文客观表达事物的特点。语言上采取第一人称使学生有亲近感。 学生能够: 立足文本,归纳哥、瑞两 国人民对待时间的态度和做法。 推测和分析态度背后的 各种原因和导致的行为利弊。 包容各国不同文化。 本文合并了Unit10 Period 3 Table Manners Section1b和2a。早读课自主听读1b对话,提前预热一些中国的餐桌礼仪。2b的应用文介绍了一中国学生在一个法国交换生项学生能够: 列举并比较中法两国的 不同餐桌礼目面临的困难,尤其是餐桌礼仪;作者通过该生的体验和心境变化让读者感受到文化冲击带来的挑战以及克服这种困难的成就感;这封信件开篇、叙述、结尾结构清晰,主题句起到概括段落的作用,目标语言明确。 仪。 思考文化冲击带来的挑 战并分享相应解决方式。 用信件形式给出解决跨 文化问题的建议。 本文来自网络媒体,介绍了日美人民不同的送礼习俗;作者通过描述两国人民不同的送礼形式和礼品背后所承载的意义,引发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如何送礼来表达情感;文本的总分形式结Period 4 Gift Giving 构清楚,连接词的合理使用令逻辑清晰,语言上和前几则语篇相比难度略微提升。 学生能够: 获知美日人民的不同送 礼习俗。 通过比较和分析探索不 同送礼方式背后的原因。 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送礼 问题。 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分别对五种文化习俗进行梳理、比较、分析、鉴赏、总结。 学生能够: 在自主与合作的过程中 倾听他人观Period 5 Presentation 点,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评价补充同伴的观点。 探究不同习俗所承载的 意义。 4. 活动设计
根据《课标》,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运用语言,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英语学习活动观应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围绕主题语境,根据口头和书面等多模态形式的语篇,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容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主题意义的理解。现以补充材料Gift Giving的教学设计为主,以本单元其它三课时的三个活动设计为补充,分别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面探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引领作用。
【Period 4 Gift Giving 教学活动设计】 (1)学习理解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属于学习理解层面,主要包括感知、注意、获取与梳理、整合和概括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在此基础上,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
Step 1 激活背景知识,创设主题情境
Activity 1 Brainstorm: What pops into your mind when we mention gifts? On what occasions do people usually give gifts?
Activity 2 Share experience: What do you consider when giving gifts?
活动一学生围绕礼物展开头脑风暴,思考需要送礼的各种场合,此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引出和gifts相关的词汇。活动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送礼要考虑哪些细节?学生在获取梳理概括过程中为最终如何解决送礼问题奠定基础。
Step 2 感知注意文本,梳理整合内容
Activity 1 Read for the gist : Read the article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main idea. What can help you get the main idea quickly?
Activity 2 Read for the details: Read between lines and find out how the attitudes of Americans and Japanese towards gift giving differ from each other.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获取文章大意。运用标题解读和中心句等策略获知文章主要内容。细节阅读帮助学生梳理文本信息,建立信息联系。学生通过感知、注意、获取、梳理和整合获得新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熟悉并理解一些固定搭配和文本特有的表达方式。
(2)应用实践类活动
应用实践类活动在学习理解类活动获得新知的基础上侧重于分析实践能力层面,主要包括描述阐释、分析判断、内化运用等深入语篇、内化知识、形成能力的活动。
Step 3 实践内化新知,赏析语篇形式 Activity 1 Read for thinking:
①Why do Americans and Japanese behave so differently when giving gifts?
②What is the similarity in gift giving between the people in two countries?
学生根据梳理后的信息,运用新学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分析判断为什么两国人民在送礼这件事上表现得如此不同,同时归纳总结他们的共同点。除了文本提供的信息,围绕送礼这个主题,学生可推测更多形成这种习俗的原因,深度解读文化差异,促进学生自动运用语言,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Activity 2 Read for appreciation: How does the writer organize the article?
学生讨论作者如何谋篇布局(总分结构),分析作者如何系统地组织、合并和排列信息使逻辑缜密(大量衔接词使用),评价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客观)。教师由此引导学生整合运用这些手段综合运用语言,提升写作能力。
(3)迁移创新类活动
迁移创新类活动是英语学习活动中最高层次的活动。它侧重于创新能力层面,体现深度学习,能力向素养的转化,具体包括推理论证、批判评价、创造想象等超越语篇的活动。
Step 4 关联主题意义,理性表达观点
Activity Share opinions: What way of giving gifts do you appreciate and why?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送礼的意义。学生能利用理据展开判断和评价,提出令人信服的个人见解。此活动涉及批判性思维、情感立场、价值取向等综合素质,促成高阶思维的介入,是能力与素养的体现。
Step 5 迁移创新能力,解决陌生问题
Activity Solve problems and role play: Do you have to give gifts on the following occasions? If so, what might be the proper gifts?
a. You receive a birth announcement from your co-worker. b. Your best friend is going to study in Canada.
c. Tim is often invited by his American friend Jeff to meet his family on the weekend.
此活动基于已知信息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创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来提出送礼的解决方案。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将新的知识结构和语言技能等迁移到接近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用于解决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引导他们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真正实现学用合一。
【其他活动实例】 (1)学习理解活动 Period 1 Greetings
Activity Video watching: Watch a video about greeting with the questions followed: What’s it about? What ways of greeting did you see? How will you be greeted if you go to Europe?(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此活动属于Period 1的warming up 环节。学生在视频帮助下感知与注意不同的问候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出话题。学生获取信息之后教师创设情境, 激活背景知识。
(2)应用实践活动 Period 3 Table Manners
Activity Complete the flow chart: Why is Lin Yue in France? What was her feeling at first? How has she changed? What made that change? (学生精读课文,完成流程图)
设计意图:学生在再次梳理文本信息的基础上,不仅能用流程图的方式阐释主人公的心境变化,而且能根据语言材料或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结合事实来阐述、证明为什么有如此变化。从事实性到推断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
(3)迁移创新活动 Period 5 Presentation
T asks each group to do a presentation. Requirements for the Ss: You are expected to present how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behave on the topics below: ①Greeting ②Gift giving ③Time ④Table manners ⑤Others(Taboos, Compliments, etc)
1. Included:(包括但不限于)
-Basic introduction about the related customs. -Performances are acceptable in the presentation. -A poster should be prepared for the topic. 2. Notes:
-每个小组选择以上所列习俗之一,请勿重复; -展示形式自选,可选择多种展示方式互相融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理分工,互相合作,基于新的知识结构,运用综合语言技能,理性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实现深度学习。
三、实践启示与反思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主题单元设计教学实践给笔者带来以下启示: 1. 《课标》提出了主题引领的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其中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最重要。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下学习语言,挖掘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完成和主题相关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为学生发展思维提升学习能力提供基础。
2. 只有基于文本解读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展开符合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实践。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设计继而影响学生对主题和语篇的理解和探究。教师可尝试《课标》提出的从“What, Why和How”三个方面深入解读文本。
3. 学习活动应与教学目标相契合。Gift Giving案例的各环节活动均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包括获取、梳理、整合,从理解到分析、评判和应用,最后实现能力迁移,在学习语篇的各活动中探究与创新。
4. 英语学习活动观引领下的活动设计要体现多层次。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协助学生不断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主题单元设计教学实践不仅给教师带来启发,也让学生受益匪浅。课后,笔者通过访谈获得了学生以下反馈: “主题单元学习让我们对各国不同礼仪习俗有了更加全面透彻的理解和感悟”;“本单元的学习促发我们思考本国和本民族文化”; “展示课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自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这次Culture Week的教学安排绝不是单纯地提升我们的英语语言水平,而是帮助我们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态度并能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种灵活处理文化的差异性。”
本单元的教学实践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由于文化主题的特殊性,有些课堂环节过于严肃而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活泼性,英语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融入度较低。在今后的主题单元活动设计中,笔者将兼顾各层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搭建脚手架慢慢探索,以保护他们从不同视角探究主题的兴趣。
四、结语
英语学习活动观引领下的单元教学应围绕单元主题语境调整语篇,深入解读文本,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出一系列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多层次活动,让学生依托活动发展语言和技能,促成学生对语篇和主题的深刻理解,发展思维品质,形成积极的情感和价值取向。英语学习活动观体现了“活动”和“学生为主体”的本质,使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性价值融合统一,为当代英语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M].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洪德.2018.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和实践探讨 [J]. 中小学外语教学(4):1-6
盛艳萍.2017.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人与社会”主题意义与内涵的探究 [J].英语学习(12):9-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