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概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与监管

2023-11-06 来源:一二三四网
第13卷 第1期2014年2月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HUAIBEIPROFESS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Vol.13No.1

Feb.2014

概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与监管

康民军,郝金龙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摘要:网络舆情是大众以网络作为媒介所发表的各种观点的集合。较之传统的舆情形式,其具有开放性与随意性、虚拟性与匿名性、迅捷性与放大效应等显著特征。加强网络舆情监管要从整体上提高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在建立健全完善的预警处置机制的同时,转变工作方式,加强政府机关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并坚持“底线伦理”基础之上的道德自律。

关键词:网络;舆情;形成;特征;监管

()中图分类号:D6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401-0054-02应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运而先的网络媒体超越传统媒体的时空界限,逐步成为了反映当今社会舆情的主要媒介之一。网络舆情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应对与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成为了当前人们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舆、舆情与舆论

舆,原本是指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后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表示“众人的、广泛的、大众的”意思。如:“、“。《舆皂”舆隶”广雅》在解释“舆”的一个含义时,就说:“;《,舆,多也”左传·昭公七年》中“皂臣舆”即有人解释为“;《众也”汉书·陆贾传》中提到的“人众车舆,万物殷富”的“,舆”也就是“数量多”的意思。

“舆情”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五代时期后唐诗人李中

网络舆情是大众以网络作为媒介所发表的各种观点的集合,是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网民通过网络围绕某一社会现象或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及变化,对大家关心的若干社会现象所产生和持有的自我意识表示、态度和价值

[2]24

观。它归属于社会舆情的大范畴之中,是对特定事件的

发生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之后,通过与网民的互动实现自发的分类筛选,最终形成对该问题属性各种倾向性判断的

[3]47集合。

、、来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QQ聊天、微信等即BloBBSg时通讯软件,为人们发表观点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平台,网络日益成为大众反映民意、诉说民情的新途径。截至2013年6月底的统计显示,我国目前拥有5.网络的91亿网民,普及率达到4即时通讯网民规模达到4.人均4.1%,97亿,

[4]

每周上网2可以说,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正在1.7小时。

网络舆情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

《“”献乔侍郎》一诗中:格论思名士,舆情渴直臣。成书于五代后晋时期的《旧唐书》中,也有“采于群议,询彼舆情”一说。当前人们所讨论的舆论、舆情,一般泛指群众的观点、意见和态度。其是由个人以及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自己及与自身群体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不同态度和意见交错的综合。

舆情不同于舆论。诚如“舆情作为舆论的原初表露,可以是一种零散的、非体系化的的东西,也不需要得到大

[1]187

。多数人的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由此可

通过网络途径表达他们对特定事件的态度与利益诉求

在网民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各自的观点、意见与态度交相辉映,人们根据自身头脑中长期形成的思维意识、价值观、知识结构及道德观念等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类、筛选和组织,当某个特定的问题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甚至于是共鸣的时候,网络传播的迅捷性和放大效应便会吸引更多的群体参与跟帖、交流以及讨论。随着意见和讨论的深入与扩展,人们的关注点便会深入到某一个焦点,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较为明确的网络舆情。

(二)网络舆情的特征

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布相较于通过传统媒介表达的意见、观点和态度而言,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

第一,网络舆情的开放性与随意性。“任何人都可以

见,相较于舆论而言,在广度和维度上,舆情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当舆情朝着共同的方向发展并聚集时,就将会向着舆论的方向转化。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与特征(一)网络舆情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收稿日期:2013-10-28

),康民军(男,河南修武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作者简介:1970-边界争端的网络舆情研究。

),郝金龙(男,满族,河北滦平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研究方向:中印1987-011级硕士研究生,

·54·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 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这种观点有多奇异,都不必受

[5]5

。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网络为人们探讨交流

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机关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普遍相、“、“对薄弱,监管者们普遍习惯于将“封”堵”撤”等办法作为应对舆情危机的手段,这些方法虽然在处理负面网络舆情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极容易引发新的矛盾和争议。因此,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制定符合舆情发生发展特点的控制措施,切实加强政府机关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实现网络舆情危机管控效能最大化。

第四,坚持“底线伦理”基础之上的道德自律

人们在发表网络舆情时,应当尽可能的避免给他人造成不7]155

,。它要求所谓“底线伦理”即是最低的道德标准[

问题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基于这个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表自己的观点,搜寻自身需要的信息而不必受到约束,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便是,网络也容易成为人们吐露各种负面情绪和发布不实信息的平台,损毁整个网络的健康氛围。

第二,网络舆情的虚拟性与匿名性。在网络的世界“中,人们挣脱原有身份的束缚,以化名的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隐匿了其在真实世界的部分或全部身份进而在网络

[6]65

。上重新营造自己的私领域”这也为人们更加随意的发

泄不满情绪或者散布不正确的言论提供了良好的温床会稳定的突发.各种信息混杂在一起,特别是一些影响社事件、社会领域的焦点热点问题等在网络中迅速地传播,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事件真实性的有效判断。

第三,网络舆情的迅捷性与放大效应。网络舆情往往依托特定的热点事件而出现,一经发生就可以通过闻点评、博客网站、网络日志、网络转帖以及快照等各种BBS、新网络方式迅速传播,其迅捷性是普通传输媒介所不能及的。加之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个别人的误读与宣泄的裹挟,一些能刺激眼球和渲染效应的信息被有意的放大或丑化。这使得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或言行,都可能在现实中风起云涌,触发“蝴蝶效应”,引起难以预料的、爆炸行的连锁反应或放大效应,从而酿成或加剧突发事件的不良后果。

三、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措施

转型期的当下,多发的冲突在公众内心之中滋生的相对被剥夺感日盛,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便演化为对社会的不满与厌世,加之网络舆情匿名性与隐藏性的作祟,很容易诱发严重网络舆情危机,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为此,我们必须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第一,改变工作作风,从整体上提高网络舆情危机意识长期以来,我国有关部门普遍存在舆情危机意识不强的问题,不重视网络媒体的作用,缺乏宣传公关意识,在政务公开方面和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方面表现的比较被动,对网络上反映的意见和问题不太关心或缺乏重视,缺乏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甚至少数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也成为引发舆情危机的根源。为此,我们要加强网络宣传队伍建设,占领网上正面舆论的主阵地,以更加理性、开放、包容和科学的态度面对网络舆情危机。

第二,建立健全完善的预警处置机制

古语云,“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周易·系辞下》)严密完善的预警机制,因势利导,防患于未然对于管控与疏导网络舆情具有极强的意义。预防是减少危机的重要方法,监管者应时刻关注网上的各类舆情,制定可行的预警处置方案,未雨绸缪,以不变应万变,一旦危机爆发便可有章可循。

第三,转变工作方式,加强政府机关的网络舆情应对

必要的伤害,应该遵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准则,应尽可能的摒弃与防范个人自由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等偏激思潮的泛滥。将外在的规范与道德内化为网民心目中赖以信任、服从并以实际行动践行的言行举止。网民只有形成道德自律能力,才能够正确处理好本位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利益纠葛。在发表网络言论时,发自内心的自觉约束自身的言行。

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传播的舆情的一种特定表现形式,它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而迅猛发展。因其开放性与随意性、虚拟性与匿名性以及传播的迅捷性与放大效应等特点,而很难被监管机构及时掌握与疏解。因此要从整体上提高网络舆情的危机意识,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加强政府机关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同时,教育人们加强道德自律,四种措施并举,正确引导和疏解网络舆情危机。参考文献:

[1] 曾润喜2009(8.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

J].情报杂志,[2] 郝文江[.互联网舆情监管的主客体分析及方法研究[3] 朱四倍J].警察技术,.突发事20件11(中6)的网.络舆情危机及应对机制研究[[4] 中国互联网络J].新闻界,信20息11(中2)心.状况统计报告[.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h-l1w2]tjbg

.h/t2t//0p1307wEB//tw2w.OL]01c3n0n.(7i1c27._n04e10t36.6c-4n0/7.hhl-tw1m.fz7)[:yj/2h0l1w3xz-b0g

8/[5] 王文宏学学报.网络文化对权威意识的挑战[,2006(2).

J].北京邮电大[6] 黄少华2003(5.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J].兰州大学学报,[7] 顾习龙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影响与疏解[J].

.现代教育科学,2012(1).责任编辑:朱水龙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