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建设施工 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管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制,消除关键工序、关键部位、高危作业、起重机械、安全设施中的不安全因素,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依据国务院《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和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开展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深入、持久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确保生产和施工双安全为中心,以施工现场为平台,以特种设备和高危作业为重点,以“反三违”行为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工作机制;以两级安全管理网络的多种检查为主要手段,上下互动,强化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和治理;通过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最大限度的有效控制各类危险点、危险源,消除事
故隐患,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保持临港工程开工以来的平稳态势,实现临港工程“六杜绝”的安全总体目标。
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原则
1、隐患排查治理应以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常态工作机制为原则,应完善的基本制度有:
1).各参建单位都必需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落实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
2).建立多层次的隐患排查工作制度,包括安保部和监理构造的联合检查,项目部、分包单位按期或不按期的自查,安全小分队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按期安全检查、综合性安全检查、季节性检查,等。
3).项目部应建立项目重大隐患登记备案制度,实施信息化管理。
4).项目部应建立重大隐患报告与评估制度,科学评估,准确定性,提高隐患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项目部应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分部分项工程工作计划,运用目标管理和计划管理有序治理隐患。
6).监理应建立重大隐患治理监掌握度,强化隐患治理的过程掌握,提高隐患治理的实效性。
2、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施工现场经常性安全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施工现场的隐患排查,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是采取几次突击检查就能达到目的的,而要与经常性安全监管相结合,把隐患排查融入日常的监管、检查之中,形成常态化,这样才能实现“隐患是可以发现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的目标。
3、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危险源辨识、风险预控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隐患排查与危险源辨识,都是超前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等,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分析、评估、定性,并采取措施加以治理、消除或规避,从而达到作业过程安全受控的目的。危险源辨识往往在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拟定方案时同时进行,而隐患排查则是在作业过程中多次开展的。两者可起到互补的作用。而两者的结合就可最大限度的消除一切危险点和不安全因素。
4、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突出重点施工项目和高危作业监管相结合的原则。一般而言,重点施工项目和高危作业是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是事故高发作业项目,是安全监管的重点,因此,也是隐患排查的重点。两者的结合存在内在的必然性和关联性。
5、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监督、落实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安全技术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往往是隐患集中点,而且一旦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隐患被忽视、被遗漏,酿成安全事故的概率明显高于一般作业,因此,把两者结合起来是控制、减少、消除关键部位、关键工序隐患的关键。
6、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改进、提高安全办理相结合的原则。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隐患存在的本源与安全办理疏漏有着密不可分的干系。因此,通过对
隐患的梳理、分析与归纳,查找安全管理上的漏洞,进一步改进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思路,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才能巩固隐患排查治理的成果,真正实现安全受控。
三、隐患排查治理的办法和内容
隐患排查是以确保安全为目的,以各种安全检查为主要手段,通过两级安全办理收集及现场专职安全员日常有效的巡查、检查,及时发觉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和施工中存在的装置性缺点与安全步伐不到位的情况,进而提升施工安全的可控性及保障程度,从而完成避免各类事故发生的目的。
(一)安全检查
检查的种类分为经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定期性检查和综合性检查四类。
1)经常性检查,是指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班组或分包队伍安全员,对施工安全的日查、XXX查。检查的形式为岗位检查、巡逻检查、重点检查和相互检查四种。
(1)岗位检查是指各作业点班长、队长、安全员,进行的一班三检(班前、班中、班后)制。检查的重点是安全设施、安全步伐、安全防护、防火防爆、施工用电、作业环境和违章征象的纠正。
(2)巡逻检查是指两级安全办理人员,按期或不按期的巡逻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各种危险点、危险源掌握步伐的落实情况;特种装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起吊作业“十不吊”的执行情况;手动工器具、设施、装备和现场环境的安全状态,及时发觉和纠正各类“三违”征象等。
(3)重点检查是指项目部和安全部负责人,对各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管重点、对未遂事故所反映的问题,或根据上级布置的专项检查。
检查强调针对性和专业性,切实办理施工中存在的隐患问题。
(4)相互检查是指项目部或安全部组织的各分包单位、各班组间的相互检查。重点是检查作业现场安全员、安全设施、安全措施、安全监护的落实情
况,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惯性违章的纠正等。2)专业检查,是根据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有针对性的针对某种设备、设施及专项作业(如起吊作业、脚手架搭拆、高处作业、夜间作业、交叉作业、施工用电等)进行的特殊检查。
(1)重点设备的检查,特别是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必须报请特种设备检验部门进行检查认证,并取得使用合格证。
(2)重大危险源的检查,重点是直接干系人身损伤的重大施工项目、高危作业、起吊作业、脚手架搭拆、高处作业、夜间作业、交织作业、施工用电、特种装备等的安全状态。
(3)根据季节气候的特点,如防暑降温、防台防汛防雷等,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检查。
3)按期检查:是两级安全收集的安全办理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在日、周、月构造进行的定时检查。
(1)安全小分队每天上下午,对现场各个作业点进行一次全方位隐患排查;
(2)各分包单位安全员,每天上班后第一对本单位的作业项目,进行一次隐患排查,应成为固定的工作程序;
(3)各分包单位负责人,每周构造安全员进行一次综合性的隐患排查;
(4)各施工单位项目部负责人,每周构造安全部及各分包单位负责人,进行一次综合性的隐患排查;
(5)每月,监理共同安保部,构造各施工单位安全部负责人,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性隐患排查。4)综合性安全检查,就是对现场的人员、物资、装备、设施、环境等,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检查。检查的内容主如果“四查”:
(1)查思想:采取随机抽查的办法,检查分包单位负责人和农民工,对安全文件、规章制度、安全技术、“三违”行为、作业的危险源及防范步伐等的认知,是否符合规范及文件要求,是否做到安全研究到班组或个人。
(2)查制度:检查项目部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认真执行和落实,是否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管,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
(3)查管理:检查项目部安全管理各种资料是否齐全,各种档案是否完备,安全管理网络是否健全,现场安全员是否到位,是否做到“有施工就有方案,有作业就有安全措施,有工人就有监管”。
(4)查隐患:在施工的不同阶段隐患排查的重点有所不同。但也有共同点,那就是凡关系到人身伤害的、危险因素较大的作业行为、安全措施、设施设备、作业环境等,都是查隐
患的重点。如: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中,危险源辨识是否到位,预控措施是否完善,现场作业是否落实了预控措施;现场起重设备、特别是搭吊、施工升降机等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起重作业的警戒、监护是否到位;钢结构吊装中保险绳、自锁器或速差器是否到位;脚手架搭拆中的安全警戒、监护是否到位;脚手架的连墙拉结、剪刀撑、斜步道、安全防护棚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采用试按脱扣复位按钮的方法,检验二三级电源箱和拖线箱漏电保护器是否完好,有无一闸多用的违章现象;高处作业安全带是否正确使用,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得到全面落实;交叉作业的安全隔离措施、监护是否到位;夜间作业的安全员是否在现场,照明满足施工要求否等。
各种安全检查,都要有详细记录,对查出的问题有明确的整改意见,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时间要求。
四、隐患治理
隐患排查是手段,隐患治理是过程,安全受控是目的。只要通过有效的、不间断的隐患治理、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才能完成施工安全受控的目的。隐患治理的关键是要做到“五落实”。
1.落实隐患整改责任
一是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制度,明确项目部、分包单位和每个班组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职责。二是对各类事故隐患要按照“三定”的原则(定人员、定措施、定整改时间),把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落实到分包单位、班组和个人,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避免隐患治理滞后最终酿成事故。
2.落实隐患整改跟踪检查、复查与验收。
对队和班检查中查出的隐患,项目部要进行分类分级登记,建立档案,记实隐患的各类信息。同时由项目安全部分下达整改指令,限期整改。指令接收单位负责人要在指令书上签字,并制定整改步伐,在划定时期内整改完毕,经有关部分验收后,统一汇入隐患整改档案备查。重大隐患的整改还必需经监理复查确认。项目部要运用现代化的安全生产办理手段,通过编制安全检查表、微机办理和事故树分析的办法,提高隐患排查整改的力度和有效性,强化隐患整改步伐实用性,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施工作业环境。
3、抓根本,治隐患。
在一个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实现施工安全可控、能控、在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是权宜之计,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如何巩固隐患排查治理的成果,根本的措施在于通过安全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每个班组、员工参与、执行隐患排
查治理工作制度的自觉性,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为安全管理中一项程序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安全培训教育的形式如:PPT教育、站班会、班前班后会、班组研究、安全员培训、安全专题会议等形式,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和农民工,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掌握隐患排查治理的方法,增强隐患辩识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